纳滤膜组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41349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纳滤膜组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膜过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纳滤膜组件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膜分离过程作为一种新型的高分离、浓缩、提纯、净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 于海水净化、污水治理、纯水制造等。膜分离技术是利用一张特殊制造的、具有选择透过性 能的薄膜,在外力推动下对混合物进行分离、提纯、浓缩的一种分离方法,这种薄膜必须具 有使有的物质可以通过、有的物质不能通过的特性。膜分离技术通常分为微滤(MF)、超滤 (UF)、纳滤(NF)、反渗透(RO)四大类。纳滤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发的一种新型膜分 离过程,它具有对一、二价离子有不同选择性,对小分子有机物有较高的截留率、节能等特 点。纳滤膜截留分子量在150 500之间,通过的物质直径在几个纳米之间,过滤性病毒要 缩小100倍才能通过,其分离特性较符合饮用水需求,较低分子量的物质容易通过纳滤膜, 而对人体有害的金属或化合物,因分子量都很大,无法通过纳滤膜,纳滤膜操作压力低。然而由于中空纤维纳滤膜的直径纤细,膜层很薄,非常容易损坏,因此其制造和组 装过程中存在非常多的困难,采用纳滤膜的净水组件也因此至今都没有大规模的普及市 场。普通的中空纤维组件在组装过程中都需要进行灌胶,通常该灌胶过程都是首先将粘结 剂均勻地涂在纳滤膜束的出水端面,静置1至2小时待粘结剂凝固,然后用榔头等硬物将出 水端的纳滤膜束打散,使各中空纤维膜彼此不相粘连;将中空纤维膜组件组装好之后送入 离心机中,对中空纤维膜组件的出水端灌胶,使密封胶进入到中空纤维膜之间的间隙中,将 组件静置12小时左右直到密封胶干透;再将组件送入离心机对其进水端灌胶,同样静置12 小时左右直到密封胶干透。现有技术中,粘结剂的凝固时间长,生产效率低,而且在粘结剂干燥后,再使纳滤 膜束的出水端发散比较困难,需要采用捶打等方式,不但效率低、效果不理想,而且还会损 坏膜的结构,这种方式对于加工大直径和膜层较厚的中空纤维膜影响可能会比较小,但这 种加工手段会使直径小和膜层较薄、较脆弱的纳滤膜断裂,而无法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纳滤膜组件制作方法,其 不会损害纳滤膜,同时又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便于加工制造。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方案是一种纳滤膜组件制作方法,它包括以下 步骤第一步将多根中空纤维纳滤膜并行排列组成纳滤膜束,用粘结剂灌封该纳滤膜 束的出水端,并在所述的粘结剂凝固之前将所述的纳滤膜束的出水端揉散,使所述的多根 中空纤维纳滤膜之间相互分离;第二步待所述的粘结剂干燥后,用透水性薄膜将所述的纳滤膜束包裹,并将中心管装入纳滤膜束的中心,将所述的纳滤膜束卷绕成圆柱状并装入纳滤膜组件的外壳中;
第三步用密封胶灌封所述的纳滤膜束的出水端和进水端,使所述的纳滤膜束与 所述的外壳之间密封结合,得到纳滤膜组件;第四步对所述的纳滤膜组件的出水端进行切头,切削长度大于所述的粘结剂灌 封的长度,使所述的中空纤维纳滤膜的出水端导通;其中,该粘结剂的初始粘度为1700 2400CPS。这里所说的初始粘度是指粘结剂 在混配以后凝固之前的粘度。所述的粘结剂为无溶剂型低粘度环氧树脂胶。所述的中空纤维纳滤膜以三醋酸纤维素为膜材料。本发明采用在粘结剂凝固之前首先将纳滤膜束揉散,再使粘结剂干燥的方式,一 方面不会损伤到纳滤膜表面,缩减了工序、更便于加工;另一方面,纳滤膜的出水端分散开 还能够进一步缩短粘结剂的凝固时间,从而节省纳滤膜组件的制造时间。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纳滤膜组件制作方法,所述的纳滤膜采用三醋酸纤维素为膜材料,将该三醋 酸纤维素与致孔剂共溶于溶剂中制成共混溶剂,在一定温度下,通过控制搅拌强度使各组 分充分混合得到纺丝物料,将纺丝物料加热至熔融态进行纺丝,纺出的中空丝在水中冷却 凝固,使溶剂挥发并在薄膜的内外表面形成致密的皮层,得到纳滤膜。将水中的纳滤膜取 出,浸泡在甘油浓度依次升高的溶液中,最后得到表面具有微量水分和大量甘油的纳滤膜, 将所述的纳滤膜在甘油中取出备用。在纳滤膜组件组装之前,先将纳滤膜放置在离心机内脱去甘油,使纳滤膜的表面 仅保留少量甘油,这样易于在灌胶的过程中使密封胶顺着纳滤膜的走向进入纳滤膜之间的 缝隙,并与纳滤膜组件的外壳之间形成密封。下面开始组装纳滤膜组件第一步将多根中空纤维纳滤膜并行排列组成纳滤膜束,用初始粘度在1800 2000CPS的无溶剂型低粘度环氧树脂胶做粘结剂,首先粘结剂涂在纳滤膜束的出水端,由 于纳滤膜的直径较小,因此大部分粘结剂会进入到膜的内部,少量粘结剂会留在纳滤膜之 间的缝隙中,此时粘结剂仍未凝固,由于其粘度较低,很容易将所述的纳滤膜束的出水端揉 散,使所述的多根中空纤维纳滤膜之间相互分离并将其摊开。所述的无溶剂型低粘度环氧 树脂胶分为A、B两剂,通过混胶机定量给胶将A、B两胶按照一定配比进行混配均勻,得到初 始粘度在1800 2000CPS,凝固时间10分钟左右的粘结剂。第二步在25°C左右的环境温度下,静置10分钟左右,所述的粘结剂干燥固化,用 透水性薄膜将所述的纳滤膜束包裹,并将中心管装入纳滤膜束的中心,将所述的纳滤膜束 卷绕成圆柱状并装入纳滤膜组件的外壳中,所述的透水性薄膜一般采用无纺布。第三步用密封胶灌封所述的纳滤膜束的出水端和进水端,使所述的纳滤膜束与 所述的外壳之间密封结合,得到纳滤膜组件。第四步对所述的纳滤膜组件的出水端进行切头,使所述的中空纤维纳滤膜的出 水端导通。其中粘结剂在配制过程中添加有带颜色的染料,在对纳滤膜组件的出水端进行切头时,将切片放在显微镜或者放大镜下,观察切片中染料的颜色,切片中有颜色的部分说明 此处仍存在粘结剂,纳滤膜组件的出水端未导通;切片中没有颜色的区域说明此处粘结剂 灌封的长度已经被去除,纳滤膜组件的出水端已经导通。如果切片上的颜色分布均勻且大部分区域都有颜色,可以对整个出水端面进行切削;如果切片上仅小部分区域有颜色,也可 以采用局部切削的方式去除粘结剂。最终,观察到的切片上不在有颜色,就说明纳滤膜组件 的出水端已经导通了。 第五步用端盖封装在所述的纳滤膜组件的出水端和进水端, 将测试合格的成品 纳滤膜组件中灌入保存液。
权利要求
一种纳滤膜组件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多根中空纤维纳滤膜并行排列组成纳滤膜束,用粘结剂灌封该纳滤膜束的出水端,并在所述的粘结剂凝固之前将所述的纳滤膜束的出水端揉散,使所述的多根中空纤维纳滤膜之间相互分离;第二步待所述的粘结剂干燥后,用透水性薄膜将所述的纳滤膜束包裹,并将中心管装入纳滤膜束的中心,将所述的纳滤膜束卷绕成圆柱状并装入纳滤膜组件的外壳中;第三步用密封胶灌封所述的纳滤膜束的出水端和进水端,使所述的纳滤膜束与所述的外壳之间密封结合,得到纳滤膜组件;第四步对所述的纳滤膜组件的出水端进行切头,切削长度大于所述的粘结剂灌封的长度,使所述的中空纤维纳滤膜的出水端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滤膜组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结剂的初始粘 度为 1700 2400CPS。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纳滤膜组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结剂为无溶剂 型低粘度环氧树脂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滤膜组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空纤维纳滤膜 以三醋酸纤维素为膜材料。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滤膜组件制作方法,包括下述步骤一、用粘结剂灌封纳滤膜束的出水端,并在粘结剂凝固之前将纳滤膜束的出水端揉散,使多根中空纤维纳滤膜之间相互分离;二、待粘结剂干燥后,用透水性薄膜将纳滤膜束包裹并将其装入纳滤膜组件的外壳中;三、灌封纳滤膜束的出水端和进水端,使纳滤膜束与外壳之间密封结合,得到纳滤膜组件;四、对纳滤膜组件的出水端进行切头,使中空纤维纳滤膜的出水端导通。本发明的优点是不会损伤到纳滤膜表面,便于加工;进一步缩短粘结剂的凝固时间,从而节省纳滤膜组件的制造时间。
文档编号B01D53/02GK101829471SQ200910115060
公开日2010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0日
发明者赖裕兴 申请人:苏州优水纳滤膜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