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83461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脱硫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烟气处理的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煤炭消耗量逐年递增,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也逐年增多, 酸雨污染日趋严重,严重影响到经济的持续发展。燃煤工业锅炉是我国二氧化硫污染的重 要来源,减少燃煤工业锅炉二氧化硫排放量,是我国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主要任务。进行 脱硫处理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的主要途径,烟气脱硫处理分为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目前 使用最广泛的是湿法脱硫中的旋流板塔脱硫技术,但现有旋流板塔存在占地面积大、设备 体积大等问题,而且脱硫除尘效果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设备体积小而且脱硫除 尘效果好的脱硫除尘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脱硫除尘装置,包括罐体,所述 罐体内设有纵向隔板,所述纵向隔板分隔所述罐体的内腔为至少两个旋流腔,所述旋流腔 相互串联形成烟气旋流通道,所述烟气旋流通道的始端连接有烟气进入管,所述烟气旋流 通道的末端设置有烟气排出管,所述旋流腔的底部连通有沉淀腔,所述沉淀腔连接有出液 装置,至少一个所述旋流腔内设有喷淋装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纵向隔板分隔所述罐体的内腔为第一旋流腔、第二旋 流腔和第三旋流腔,所述第一旋流腔、第二旋流腔和第三旋流腔的底部连通有沉淀腔,所述 第一旋流腔连通有烟气进入管,所述第一旋流腔和所述第二旋流腔之间的第一隔板的下底 边低于所述沉淀腔内液面的高度,所述第一旋流腔和所述第二旋流腔的顶部相连通,所述 第二旋流腔和所述第三旋流腔之间的第二隔板的下底边高于所述沉淀腔内液面的高度,所 述第二旋流腔和所述第三旋流腔的顶部不连通,所述第三旋流腔的顶部设有烟气排出管。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出液装置包括进液管,所述进液管连接有溢流出液管。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罐体内还设有防虹吸装置,所述防虹吸装置包括放空 管,所述放空管一端连接在进液管上,所述放空管的另一端开口在所述溢流出液管的溢流 出液高度以上。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沉淀腔为锥形腔。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沉淀腔连接有排污管。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喷淋装置设在所述第一旋流腔和所述第二旋流腔。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旋流腔、所述第二旋流腔和所述第三旋流腔内设 有旋流装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旋流装置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表面为弧形面。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一旋流腔与所述第三旋流腔之间的第三隔板兼作所述导流板。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脱硫除尘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设有纵向隔板, 所述纵向隔板分隔所述罐体的内腔为至少两个旋流腔,所述旋流腔相互串联形成烟气旋流 通道,所述烟气旋流通道的始端连接有烟气进入管,所述烟气旋流通道的末端设置有烟气 排出管,所述旋流腔的底部连通有沉淀腔,所述沉淀腔连接有出液装置,至少一个所述旋流 腔内设有喷淋装置;纵向隔板分隔所述罐体的内腔为至少两个旋流腔,所述旋流腔相互串 联形成烟气旋流通道;有效利用了罐体的内部空间,减小了设备体积和占地面积,而且脱硫 除尘效果较好。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脱硫除尘装置,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内设有纵向隔板,所 述纵向隔板分隔所述罐体的内腔为至少两个旋流腔,所述旋流腔相互串联形成烟气旋流通 道,所述烟气旋流通道的始端连接有烟气进入管,所述烟气旋流通道的末端设置有烟气排 出管,所述旋流腔的底部连通有沉淀腔,所述沉淀腔连接有出液装置,至少一个所述旋流腔 内设有喷淋装置;所述纵向隔板分隔所述罐体1的内腔为第一旋流腔2、第二旋流腔3和第 三旋流腔4,所述第一旋流腔2、第二旋流腔3和第三旋流腔4的底部连通有沉淀腔9,所述 第一旋流腔2连通有烟气进入管13,所述第一旋流腔2和所述第二旋流腔3之间的第一隔 板5的下底边52低于所述沉淀腔9内液面的高度,所述第一旋流腔2和所述第二旋流腔3 的顶部相连通,所述第二旋流腔3和所述第三旋流腔4之间的第二隔板6的下底边62高于 所述沉淀腔9内液面的高度,所述第二旋流腔3和所述第三旋流腔4的顶部不连通,所述第 三旋流腔4的顶部设有烟气排出管8,所述出液装置包括进液管10,所述进液管10连接有 溢流出液管11,所述罐体1内还设有防虹吸装置,所述防虹吸装置包括放空管12,所述放空 管12 —端连接在进液管10上,所述放空管12的另一端开口在所述溢流出液管11的溢流 出液高度以上,所述进液管10伸出所述罐体外的一端安装有阀门16 ;所述沉淀腔9为锥形 腔,所述沉淀腔9连接有排污管15 ;所述喷淋装置14设在所述第一旋流腔2和所述第二旋 流腔3,所述烟气进入管13内也设有喷淋装置;所述第一旋流腔2、所述第二旋流腔3和所 述第三旋流腔4内设有旋流装置,所述旋流装置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表面为弧形面, 所述第一隔板5、第二隔板6和所述第一旋流腔2与所述第三旋流腔4之间的第三隔板7兼 作所述导流板。处理时,烟气从烟气进入管进入第一旋流腔,冲击沉淀腔水面,将水面冲起涡旋及 水花,大部分烟尘被吸湿沉到沉淀腔,少量烟气和水珠随气流继续上升,在经喷淋装置喷淋 后,从第一旋流腔的顶部进入第二旋流腔,在第二旋流腔内在喷淋装置的作用下继续脱硫 处理,到达第二旋流腔底部时,再次冲击沉淀腔水面进行脱硫和除尘处理,余下的烟气经第 二隔板下底边进入第三旋流腔,从烟气排出管流出罐体。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 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 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一切 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所作出的结构变换均落在本实 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设有纵向隔板,所述纵向隔板分隔所述罐体的内腔为至少两个旋流腔,所述旋流腔相互串联形成烟气旋流通道,所述烟气旋流通道的始端连接有烟气进入管,所述烟气旋流通道的末端设置有烟气排出管,所述旋流腔的底部连通有沉淀腔,所述沉淀腔连接有出液装置,至少一个所述旋流腔内设有喷淋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隔板分隔所述罐体的内 腔为第一旋流腔、第二旋流腔和第三旋流腔,所述第一旋流腔、第二旋流腔和第三旋流腔的 底部连通有沉淀腔,所述第一旋流腔连通有烟气进入管,所述第一旋流腔和所述第二旋流 腔之间的第一隔板的下底边低于所述沉淀腔内液面的高度,所述第一旋流腔和所述第二旋 流腔的顶部相连通,所述第二旋流腔和所述第三旋流腔之间的第二隔板的下底边高于所述 沉淀腔内液面的高度,所述第二旋流腔和所述第三旋流腔的顶部不连通,所述第三旋流腔 的顶部设有烟气排出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装置包括进液管,所述进 液管连接有溢流出液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还设有防虹吸装置,所 述防虹吸装置包括放空管,所述放空管一端连接在进液管上,所述放空管的另一端开口在 所述溢流出液管的溢流出液高度以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腔为锥形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腔连接有排污管。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设在所述第一旋流 腔和所述第二旋流腔。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流腔、所述第二旋流腔 和所述第三旋流腔内设有旋流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装置包括导流板,所述导 流板的表面为弧形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脱硫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所述 第一旋流腔与所述第三旋流腔之间的第三隔板兼作所述导流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脱硫除尘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设有纵向隔板,所述纵向隔板分隔所述罐体的内腔为至少两个旋流腔,所述旋流腔相互串联形成烟气旋流通道,所述烟气旋流通道的始端连接有烟气进入管,所述烟气旋流通道的末端设置有烟气排出管,所述旋流腔的底部连通有沉淀腔,所述沉淀腔连接有出液装置,至少一个所述旋流腔内设有喷淋装置;纵向隔板分隔所述罐体的内腔为至少两个旋流腔,所述旋流腔相互串联形成烟气旋流通道;有效利用了罐体的内部空间,减小了设备体积和占地面积,而且脱硫除尘效果较好。
文档编号B01D47/06GK201735316SQ20102020986
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1日
发明者郎咸法 申请人:郎咸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