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吹风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00696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吹风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吹风管组件。
背景技术
车间里常对一些高温产品采用吹风管进行吹风降温,但通常要靠人工调节吹风管上下左右的位置,由于风管体积较大,调节较为吃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调节便利的吹风管组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吹风管组件,包括 支架、出风管、连接管、进风软管,进风软管通过连接管与出风管相连通,所述的支架底部设置有若干滑轮,支架上还设置有导向圈,导向圈上周向设置有若干导向滑轮,出风管的出风端设置在导向圈内,导向滑轮与出风管外壁相接触,支架上还设置有可自由转动的蜗轮及驱动蜗轮的蜗杆,蜗轮内设置有带螺纹的安装孔,安装孔内穿设有丝杆,所述的连接管上设置有一定位座,丝杆顶端通过一轴承设置在定位座内。所述的蜗杆顶端设置有手轮。所述的出风管内管壁上依次设置有一层无纺布过滤网及一层金属网。所述的出风管内管壁上的金属网上还设置有另一层无纺布过滤网及金属网。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采用了通过蜗杆、涡轮和丝杆带动出风管及连接管上下运动的结构,使用者能轻松对出风管进行上下调节;又由于在支架底部设置有若干滑轮, 使出风管水平移动简单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示意图。图中1.支架,2.出风管,3.连接管,4.进风软管,5.滑轮,6.导向圈,7.导向滑轮,8.蜗轮,9.蜗杆,10.丝杆,11.定位座,12.手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一下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如图1、图2所示,一种吹风管组件,包括支架1、出风管2、连接管3、进风软管4, 进风软管4通过连接管3与出风管2相连通,所述的支架1底部设置有若干滑轮5,支架1 上还设置有导向圈6,导向圈6上周向设置有若干导向滑轮7,出风管2的出风端设置在导向圈6内,导向滑轮7与出风管2外壁相接触,支架1上还设置有可自由转动的蜗轮8及驱动蜗轮8的蜗杆9,蜗轮8内设置有带螺纹的安装孔,安装孔内穿设有丝杆10,所述的连接管3上设置有一定位座11,丝杆10顶端通过一轴承设置在定位座11内。所述的蜗杆9顶端设置有手轮12。所述的出风管2内管壁上依次设置有一层无纺布过滤网及一层金属网。所述的出风管2内管壁上的金属网上还设置有另一层无纺布过滤网及金属网。由于采用了通过蜗杆9、涡轮8和丝杆10带动出风管2及连接管3上下运动的结构,使用者能轻松对出风管2进行上下调节;又由于在支架1底部设置有若干滑轮5,使出风管2水平移动简单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吹风管组件,包括支架、出风管、连接管、进风软管,进风软管通过连接管与出风管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底部设置有若干滑轮,支架上还设置有导向圈,导向圈上周向设置有若干导向滑轮,出风管的出风端设置在导向圈内,导向滑轮与出风管外壁相接触,支架上还设置有可自由转动的蜗轮及驱动蜗轮的蜗杆,蜗轮内设置有带螺纹的安装孔,安装孔内穿设有丝杆,所述的连接管上设置有一定位座,丝杆顶端通过一轴承设置在定位座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一种吹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蜗杆顶端设置有手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一种吹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风管内管壁上依次设置有一层无纺布过滤网及一层金属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所述的一种吹风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风管内管壁上的金属网上还设置有另一层无纺布过滤网及金属网。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吹风管组件,包括支架、出风管、连接管、进风软管,进风软管通过连接管与出风管相连通,所述的支架底部设置有若干滑轮,支架上还设置有导向圈,导向圈上周向设置有若干导向滑轮,出风管的出风端设置在导向圈内,导向滑轮与出风管外壁相接触,支架上还设置有可自由转动的蜗轮及驱动蜗轮的蜗杆,蜗轮内设置有带螺纹的安装孔,安装孔内穿设有丝杆,所述的连接管上设置有一定位座,丝杆顶端通过一轴承设置在定位座内。所述的蜗杆顶端设置有手轮。由于采用了通过蜗杆、涡轮和丝杆带动出风管及连接管上下运动的结构,使用者能轻松对出风管进行上下调节;又由于在支架底部设置有若干滑轮,使出风管水平移动简单方便。
文档编号B01D35/02GK201992198SQ20112010913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4日
发明者陈炳根 申请人:张家港保税区炬德化纤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