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粒机用空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38401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粒机用空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粒机用空轴,特别涉及环模制粒机用空轴,其属于环模制粒机专用模具。
背景技术
环模制粒机的工作原理是经过调质的粉碎物料由斜槽经压模罩,借助于重力以及环模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以及喂料刮刀的作用均勻地喂入环模内的压制空间内。在环模和压辊的强烈挤压作用下,物料逐渐被压实,挤入环模的模孔中并在模孔中成形,由于物料在模辊之间的挤压是连续的,因此成形后的料从模孔中不断呈柱状排出,然后由切刀切成所需长度的颗粒。环模制粒机主要由电机、传动空轴、压模和压辊组成。对于皮带轮传动的环模制粒机而言,电机通过皮带轮带动传动空轴旋转,传动空轴再驱动压模或/和压辊旋转。对于齿轮传动的环模制粒机而言,电机通过齿轮带动传动空轴旋转,传动空轴再驱动压模或/和压辊旋转。现有技术环模制粒机用空轴如图4 图6所示,其包括第一曲面1、第二斜面6和第一平面4,第二斜面6位于第一曲面1和第一平面4之间。与现有技术环模制粒机用空轴相配合的现有抱箍7与现有技术环模制粒机用空轴之间为斜面接触,接触面不牢固,空轴与抱箍容易脱落,影响制粒机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接触可靠的制粒机用空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制粒机用空轴,包括第一曲面和第一平面,所述第一曲面和第一平面之间设有第一斜面和第一直角,第一斜面一侧与所述第一曲面连接,第一斜面另一侧与第一直角连接,第一直角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平面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直角的水平距离Dl等于所述第一斜面的水平距离D2。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接触面由原有的单一斜面变为斜面与直面配合,方便与制粒机用空轴相配合的改进抱箍能更好的与制粒机用空轴接触,空轴与抱箍接触可靠,不易脱落。2、第一直角的水平距离等于第一斜面的水平距离,进一步提高抱箍与制粒机用空轴配合度,使空轴与抱箍更加可靠、牢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与部件5的配合示意3[0014]图4为现有技术环模制粒机用空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现有技术环模制粒机用空轴与部件7的配合示意图。图中1、第一曲面,2、第一斜面,3、第一直角,4、第一平面,5、改进抱箍,6、第二斜面,7、现有抱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如图1 图3所示,一种制粒机用空轴,包括第一曲面1和第一平面4,第一曲面 1和第一平面4之间设有第一斜面2和第一直角3,第一斜面2 —侧与第一曲面1连接,第一斜面2另一侧与第一直角3连接,第一直角3的另一侧与第一平面4连接。其中第一直角3的水平距离Dl等于第一斜面2的水平距离D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与制粒机用空轴相配合的改进抱箍5能更好的与制粒机用空轴接触,增加两者的配合度。正常工作时,制粒机用空轴与改进抱箍5之间不易脱离, 接触可靠、牢固。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替换形成的技术方案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制粒机用空轴,包括第一曲面(1)和第一平面(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 (1)和第一平面(4)之间设有第一斜面(2)和第一直角(3),第一斜面(2) —侧与所述第一曲面(1)连接,第一斜面(2)另一侧与第一直角(3)连接,第一直角(3)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平面(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粒机用空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角(3)的水平距离 Dl等于所述第一斜面(2)的水平距离D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粒机用空轴,特别涉及环模制粒机用空轴,其属于环模制粒机专用模具。本实用新型公开制粒机用空轴,包括第一曲面(1)和第一平面(4),所述第一曲面(1)和第一平面(4)之间设有第一斜面(2)和第一直角(3),第一斜面(2)一侧与所述第一曲面(1)连接,第一斜面(2)另一侧与第一直角(3)连接,第一直角(3)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平面(4)连接。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空轴与抱箍接触可靠,不易脱落。
文档编号B01J2/22GK202169159SQ20112028101
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4日
发明者杨永君 申请人:溧阳市振杨机械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