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过滤器及使用该过滤器的过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领域,尤其是一种过滤器及使用该过滤器的过滤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水处理过滤器通常是由三个独立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管道混合器,内部盛放有絮凝药剂,通过管道混合器的原水和药剂一起进入第二部分的过滤环节;第二部分是絮凝反应器,在絮凝反应器内装有用于充分混合原水和药剂的设备,通常是使用一种搅拌装置使原水和药剂混合,在原水与絮凝药剂充分混合后形成肉眼可见的絮凝体;第三部分是过滤器,过滤器内装有能够过滤掉絮凝体的设备,从第二部分流出的带有絮凝体的水进入过滤器,絮凝体被过滤器阻滞住,只有清水可以通过,因此水质得到了充分的浄化后排出过滤器。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水处理过滤器中,三部分都是独立的设备,相对来说占用的工作空间较大,在各个部分的连接排布上有局限性,整体结构安装不方便。另外,在絮凝 反应器中使用搅拌装置来实现原水与药剂的混合很容易造成混合不充分的现象,因此过滤出的水质有可能并不合乎标准。其它类似结构的过滤装置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为改进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过滤器及使用该过滤器的过滤系统,用以改进水处理过滤器的设备分离和原水与药剂混合不充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过滤器,包括进水管,外壳和出水管,还包括管道混合器,内部盛放絮凝药剂,并且从所述外壳顶部与内腔连通;絮凝单元,位于所述外壳内腔的上方;过滤单元,位于所述絮凝单元的下方,并与其间隔限定距离,之间形成间隔区域;待处理水从所述进水管流入所述管道混合器,与絮凝药剂混合后依次流经所述外壳内腔中的絮凝单元和过滤单元,并从所述出水管排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过滤器,将原有的多个过滤设备整合在一起并按顺序依次排列,形成一体化的工作模块,減少了占用的工作空间,同时也省去了复杂的安装程序以及调试过程,简化了装配程序。所述外壳底部与反洗入水管道接通,所述外壳的侧壁上设有连通外壳内部的所述间隔区域的排水ロ,并在所述排水口外接有反洗排水管道。在过滤器中设置反洗装置,可以通过反洗的方式对过滤器内部沉积的絮凝体进行清洁,使过滤器更好的实现过滤功能。所述反洗排水管道上设置有反洗排水阀门。设置反洗排水阀门可以防止在正向过滤时待处理水从排水ロ顺着反洗排水管道流出。所述反洗入水管道连接在所述出水管上,并与所述出水管连通;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用于封闭出水管并使流入反洗入水管道的液体进入所述外壳内部的出水阀。[0015]将反洗入水管道与出水管设计为一体,目的在于只通过ー个出水管就可以实现两种功能。所述间隔区域内安装有与所述排水ロ连接的并且管壁上设有通孔的汲水管。将带有通孔的汲水管设置在絮凝反应单元与过滤单元之间,可以更好的使污水通过通孔进入汲水管,并从反洗排水管道排出,另外还減少了进入絮凝反应单元内的污水。所述汲水管在所述外壳内腔中的结构为沿外壳的内腔周相环绕并呈螺旋状向外壳内腔周相的中心收缩。此种设计可以増大汲水管在外壳内腔中的分布面积,进一歩减少污水进入絮凝反
应单元。所述汲水管为多条且汇集为ー处形成叉状结构,叉状结构的叉柄部与排水ロ连接。设置托条形成叉状结构的汲水管,并且在外壳的内腔中分布,目的也是增大分布面积,更好的使污水进入汲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连接有与出水管连通的正洗排水管道,所述正洗排水管道上设置有正洗排水阀门。将正洗排水管道设置在排水管上,目的也是只通过ー个出水管就可以实现多种功倉^:。所述絮凝反应单元为微涡流反应球;所述过滤単元包括无烟煤和石英砂。微涡流反应球的结构可以增加药剂与原水的混合机率,进ー步提高混合的效果;无烟煤和石英砂可以充分过滤掉水中的絮凝体,达到净化的效果。ー种过滤系统,包括至少两个串联的过滤器。通过串联多个过滤器,可以对水质进行多次清洁过滤,达到更好的浄化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过滤器及使用该过滤器的过滤系统,通过将过滤设备整合为ー体,減少了占用的工作空间,简化了安装和调试过程,并且通过在絮凝反应单元中使用微涡流反应球,使药剂与原水得到充分混合,更好的形成絮凝体,从而实现更好的过滤效果。
为清楚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有益效果,结合以下附图对实施例的进行详细描述,其中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カ提供的过滤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カ提供的带反洗排水管道的过滤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过滤器外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參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部”、“下部” “上方”、“下方”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过滤器,包括进水管2,外壳I和出水管6,还包括管道混合器3,内部盛放絮凝药剂,并且从外壳I顶部与内腔连通;絮凝单元4,位于外壳I内腔的上方;过滤单元5,位于絮凝単元4的下方,并与其间隔限定距离,之间形成间隔区域;待处理水从进水管2流入管道混合器3,与絮凝药剂混合后依次流经外壳I内腔中的絮凝单元4和过滤单元5,并从出水管6排出。 充分混合后的混合液会形成絮凝体,之后进入到过滤单元5进行过滤,在过滤单元5中会过滤掉形成的絮凝体,剰余的清水会从过滤器底部设置的出水管6排出,完成整个过滤过程。在上述的过滤器各个部件的连接结构中,管道混合器3设置在外壳I外部的好处是方便添加或者更换药剂。通过管道混合器3的原水混合了药剂一起流入外壳I内部的絮凝反应单元4,在絮凝反应单元4中进ー步充分混合形成絮凝体。本实用新型在絮凝反应单元4中使用的是微涡流反应球,混合液与微涡流反应球碰撞时会形成微小的涡旋流,有利于混合液中的原水和药剂充分混合,提高絮凝体的形成率。接着,在絮凝反应单元4中形成絮凝体之后,就会进入到过滤单元5中进行充分的过滤,滤掉形成的絮凝体,将剩余的清水从过滤单元5排出,从而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在过滤单元5中使用的是大颗粒的无烟煤51和石英砂52配合过滤,具体分布形式是,大颗粒的无烟煤51在最上层,可以过滤掉体积较大的絮凝体,石英砂52在下层,继续对颗粒较小的絮凝体进行过滤。石英砂52层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分成粗石英砂层和细石英砂层,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过滤絮凝体,使过滤后的水质更清洁。上述过程实现了对水质的过滤,絮凝体会被过滤单元5阻滞住。当过滤器应用较长时间后,过滤单元5中会附着大量的絮凝体,形成一层起阻滞作用的沉淀膜,阻挡待过滤水不能再继续通过。因此,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外壳I本体上还设置了反清洗装置,具体结构为在外壳I的底部设有反洗入水管道62,在外壳I侧壁上设有连通外壳I内部的间隔区域的排水ロ,并且排水口外接反洗排水管道63,为了进一歩限制从反洗排水管道63排出的反洗水,在反洗排水管道63上可以设置反洗排水阀门。另外,反洗入水管道62可以单独设置在外壳I的底部,也可以设置在出水管6上,当反洗入水管道62设置在出水管6上时,在出水管6上需要设置用于封闭出水管6并使流入反洗入水管道62的清水进入外壳I内部的出水阀61。具体就是当出水阀61关闭后,清水只能顺着反洗入水管道62进入到外壳I内部。清水通过反洗入水管道62可以进入到外壳I的底部,随着水位的增长向外壳I内腔的上方蔓延,对过滤単元5内反向冲洗,这样就可以使附着在过滤单元5中的絮凝体沉淀膜被冲起,脱离过滤単元5而向上浮起,当反洗排水管道63开启吋,带着被冲洗出的絮凝体的污水会通过排水ロ后顺着反洗排水管道63排出,从而达到清洁过滤単元5的作用。设置排水ロ是为了排出反洗后的污水,所以将排水口连通外壳内部的间隔区域,可以使絮凝体在到达絮凝反应单元4前排出过滤器本体,減少或避免了对絮凝反应单元4的冲刷,从而增加絮凝反应单元4的使用寿命。当然,还可以在间隔区域内设置ー个与排水ロ连接的汲水管631,汲水管631的管壁上设置通孔,当污水触及到汲水管631时,会从通孔进入,并顺着汲水管631进入反洗排水管道63排出过滤器。汲水管631的具体结构可以是ー根直管,也可以是沿外壳I的内腔周相环绕并呈螺旋状向外壳I内腔周相的中心收缩的螺旋管,相当于螺旋盘踞在絮凝反应单元4与过滤単元5之间的区域内;还可以是多条汲水管631并且汇集为ー处形成叉状结构,叉状结构的叉柄部与排水ロ连接,相当于平均铺放在间隔区域内,并且所有汲水管631的一端汇集为一个管路,和排水ロ连接;进一步减少了反洗后的污水对絮凝反应单元4的冲刷。上述实施カ中简述了过滤器的内部结构,如果要进一歩对过滤器内部进行清理,还需要对过滤器进行正洗。如图I所示,可以在出水管6上连接正洗排水管道64,并在正洗排水管道64上设置有正洗排水阀门。正洗的过程和过滤的过程相同,区别只在于正洗时通 入的是没有混合药剂的清水,在高压下,清水对外壳I内部进ー步进行清洁,在出水管6关闭而正洗排水管道64开启时,污水可以从正洗排水管道64排出。进ー步,如图3所示,在外壳I上还可以设置方便更换内部设备的检修ロ 11 ;为了便于观察外壳I内部的具体情况,还可以设置目镜12,根据具体需要,可以设置相应的设备。另外,还可以将多个过滤器串联在一起,此种设置方式是为了实现多次过滤的目的,使过滤后的水质更加清洁。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过滤器及使用该过滤器的过滤系统,通过将过滤设备整合为ー体,減少了占用的工作空间,简化了安装和调试过程,并且通过在絮凝反应单元中使用微涡流反应球,使药剂与原水得到充分混合,更好的形成絮凝体,从而实现更好的过滤效果。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g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过滤器,包括进水管(2),外壳(I)和出水管(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管道混合器(3),内部盛放絮凝药剂,并且从所述外壳(I)顶部与内腔连通; 絮凝单元(4),位于所述外壳(I)内腔的上方; 过滤单元(5),位于所述絮凝单元(4)的下方,并与其间隔限定距离,之间形成间隔区域; 待处理水从所述进水管(2)流入所述管道混合器(3),与絮凝药剂混合后依次流经所述外壳(I)内腔中的絮凝单元(4)和过滤单元(5),并从所述出水管(6)排出。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I)底部与反洗入水管道(62)接通,所述外壳⑴的侧壁上设有连通外壳⑴内部的所述间隔区域的排水口,并在所述排水口外接有反洗排水管道(6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洗排水管道上设置有反洗排水阀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洗入水管道(62)连接在所述出水管(6)上,并与所述出水管(6)连通;所述出水管(6)上设置有用于封闭出水管(6)并使流入反洗入水管道¢2)的液体进入所述外壳(I)内部的出水阀(61)。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区域内安装有与所述排水口连接的并且管壁上设有通孔的汲水管¢3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汲水管(631)的结构为沿所述外壳(I)的内腔周相环绕并呈螺旋状向外壳(I)内腔周相的中心收缩。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汲水管(631)为多条且汇集为一处形成叉状结构,叉状结构的叉柄部与排水口连接。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6)上连接有与出水管(6)连通的正洗排水管道(64),所述正洗排水管道(64)上设置有正洗排水阀门。
9.如权利要求I 8任一所述的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反应单元(4)为微涡流反应球;所述过滤单元(5)包括无烟煤(51)和石英砂(52)。
10.一种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串联的如权利要求I 8任一所述的过滤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领域,尤其是一种过滤器及使用该过滤器的过滤系统。包括外壳,还包括管道混合器,内部盛放絮凝药剂,与进水管连接;絮凝反应单元,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管道混合器连接;过滤单元,用于过滤从所述絮凝反应单元排出的液体。出水管,用于将所述过滤单元过滤后的液体排出外壳。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过滤器及使用该过滤器的过滤系统,将原有的多个过滤设备整合在一起并按顺序依次排列,形成一体化的工作模块,减少了占用的工作空间,同时也省去了复杂的安装程序以及调试过程,简化了装配程序。
文档编号B01D24/10GK202387285SQ20112042921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日
发明者李善仁, 林秀玉, 黄祁 申请人:北京万邦达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