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析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99545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层析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层析柱[0001]技术领域[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种应用于混合化学组分分离、纯化的可视层析柱。[0003]背景技术[0004]目前,多种化合物的组合物、天然产物及中药的分离纯化,主要是采用柱色谱,使 用层析柱,通过柱层析过程来实现。传统的柱色谱是将混合化合物放置在玻璃柱柱床的顶 端,使混合溶剂组成的洗脱剂(流动相)在重力作用下,通过装有吸附性介质材料(固定 相)的垂直玻璃柱,分离得到各个较纯的产品(纯品),其原理是由于混合化合物中各组 分对色谱柱中固定相和流动相的亲和力不同,故根据混合化合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固定相 和流动相,可以达到将其中各组分尽可能分离的目的,分离的产品在柱子出口分别被收集 到各个收集瓶中,然后,鉴定各个收集瓶中的收集到的层析液,根据鉴定结果合并和浓缩各 相同层析液,得到各个纯品。中国专利公开了 CN201120198679.1 一种透紫外线新型层析 柱,包含柱体、柱体上部的磨砂口、柱体下端的滴液管,层析柱的柱体由可以透紫外线的材 质制成。中国专利还公开了 CN201120012910.3 —种可视荧光层析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可 视荧光层析柱设有由透紫外光谱的石英玻璃构成的柱体和安设在柱体端部的接头,所述柱 体内装填有荧光或发光填料,所述柱体两端设有防止所述荧光或发光填料泄露的过滤板。 但是现在普遍使用的层析柱是由普通玻璃、普通高硼硅玻璃、可以透紫外线的材质或透紫 外光谱的石英玻璃制作,都存在不能承受太大的压力缺陷。[0005]发明内容[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承受一定压力,可以将树脂 抽干抽实的层析柱。[0007]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0008]层析柱,包括可视柱体、可视柱体下端设置的滴液管,所述的可视柱体下端还设置 有抽真空接口。[0009]所述的可视柱体内设置有支层筛板。[0010]所述的抽真空接口设置在抽真空管上,所述的滴液管设置在抽真空管内。[00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0012]1、实现了柱层析分离过程的实时可视化后,还可以实时根据观测到的分离效果, 实时在线选择和调整不同比例的混合洗脱剂(流动相),从而可对柱层析分离效果进行即 时修正,真正使柱层析过程实现实时在线可视化操作,不仅柱层析分离效率会显著提高,并 且各组分的分离效果也会得到显著改善,分离的成功率也会显著提高。[0013]2、可视柱体下端还设置有抽真空接口,可以将树脂抽干抽实,避免了玻璃不能承 受太大的压力缺陷。[0014]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16]图中序号1、可视柱体,2、滴液管,3、抽真空接口,4、支层筛板,5、抽真空管。[0017]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19]根据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层析柱,包括可视柱体1、可视柱体I下端设置的滴 液管2,所述的可视柱体I下端还设置有抽真空接口 3,所述的抽真空接口 3设置在抽真空 管5上,所述的滴液管2设置在抽真空管5内,所述的可视柱体I内设置有支层筛板4。[0020]实施例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 围的限制,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或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方 案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层析柱,包括可视柱体⑴、可视柱体⑴下端设置的滴液管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视柱体⑴下端还设置有抽真空接口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析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视柱体⑴内设置有支层筛板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析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抽真空接口⑶设置在抽真空管(5)上,所述的滴液管⑵设置在抽真空管(5)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层析柱,包括可视柱体、可视柱体下端设置的滴液管,所述的可视柱体下端还设置有抽真空接口。该层析柱不仅实现了柱层析分离过程的实时可视化,而且能够承受一定压力,可以将树脂抽干抽实。
文档编号B01D15/22GK202822867SQ201220391848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9日
发明者徐开泉, 沈梅和, 马静 申请人:江苏九寿堂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