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式压滤机脱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03051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式压滤机脱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废水处理的固液分离装置,尤其是一种带式压滤机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带式压滤机的压力区能够有效实现固液分离,其工作原理是被滤物料装于滤袋内,当滤袋经过辊筒挤压,水和料浆被挤压出来。然而现实生产中常出现如下问题,两个挤压辊筒的表面透水孔由于孔径小经常形成垢层,产生堵塞,辊筒内的水和料浆无法排不出,在其内部反复随着滚动,此时,当滤袋进入压力区在挤压力的作用下,水带着大量料浆从滤袋两侧喷出,污染工作环境,容易堵塞引水盘,并且造成滤袋厚薄不均,产生滤布跑偏或打折损坏,循环负荷增加。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带式压滤机脱水装置,确保辊筒表面不积垢,辊筒内不积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带式压滤机脱水装置,包括上辊筒、下辊筒,以及下辊筒下方的接水槽,在上辊筒和下辊筒的外圆周面设置有透水孔,分别在上辊筒和下辊筒的两端面均匀设置通孔,在上辊筒和下辊筒的外圆周面设置的透水孔的直径为15毫米——20毫米。在上辊筒和下辊筒的两端面均匀设置通孔的直径为30毫米一50毫米。采用上述装置,滤袋中被挤压出的水和料浆,通过辊筒端面的通孔流入接水槽,并且对上辊筒和下辊筒外圆周面透水孔限定了尺寸,这样既能保证上辊筒和下辊筒的强度,又能有效避免透水孔产生堵塞现象;还可以用水管通过辊筒端面的通孔对滚筒进行冲洗。本装置试用后,挤压排水良好,防止了料浆从滤袋两端喷出,杜绝引水盘堵塞,滤饼厚薄均匀,滤布跑偏或打折明显减少,系统处理量提高,能耗下降。

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上辊筒结构示意图;附图中I上辊筒2下辊筒3接水槽4滤袋5通孔6透水孔 7输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图2所示,被滤物料装于滤袋4内,滤袋4放置于输送带7上,输送带7带动滤袋4通过上辊筒I和下辊筒2之间的间隙,并被上辊筒I和下辊筒2挤压,在上辊筒I和下辊筒2的外圆周面设置有透水孔6,分别在上辊筒I和下辊筒2的两端面均匀设置通孔5,在上辊筒I和下辊筒2的外圆周面设置的透水孔6的直径为15毫米一20毫米;在上辊筒I和下辊筒2的两端面均匀设置通孔5的直径为30毫米一50毫米,在下辊筒2下方设置的是接水槽3,滤袋4中被挤压出废水及料浆通过接水槽3流走。
权利要求1.一种带式压滤机脱水装置,包括上辊筒(I)、下辊筒(2),以及下辊筒(2)下方的接水槽(3),在上辊筒(I)和下辊筒(2)的外圆周面设置有透水孔(6),其特征在于分别在上辊筒(I)和下辊筒(2)的两端面均匀设置通孔(5),在上辊筒(I)和下辊筒(2)的外圆周面设置的透水孔(6)的直径为15毫米一20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带式压滤机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辊筒(I)和下辊筒(2)的两端面均匀设置通孔(5)的直径为30毫米一50毫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式压滤机脱水装置,包括辊筒和滤袋,以及辊筒下方的接水槽,在上辊筒和下辊筒的外圆周面设置有透水孔,分别在上辊筒和下辊筒的两端面均匀设置通孔,在上辊筒和下辊筒的外圆周面设置的透水孔的直径为15毫米—20毫米;在上辊筒和下辊筒的两端面均匀设置通孔的直径为30毫米—50毫米;采用本实用新型,挤压排水良好,防止了料浆从滤袋两端喷出,杜绝引水盘堵塞,滤饼厚薄均匀,滤布跑偏或打折明显减少,系统处理量提高,能耗下降。
文档编号B01D33/044GK202802913SQ20122052318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5日
发明者李忠民 申请人: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