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式雾化降尘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09942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碰撞式雾化降尘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过滤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多根雾化棒对水珠发生碰撞后形成雾化的水分子与雾化室内流动空气中的粉尘充分结合,经水、气分离后从而实现降尘的目的碰撞式雾化降尘设备。
背景技术
据权威机构报告:目前国内尘肺病累积病例及可疑尘肺(0+)病例在中国至少有600万。我也相信这个数字是有多无少,因为我的“导压便盆”专利在广东潮州恒洁卫浴厂实施,亲身体验了四年,甚至担心不知不觉中就有可能“中标”。尘肺病是危害我国工人健康的最严重的职业病。尤以煤炭、陶瓷工业系统为重,每年尘肺病给国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80多亿元,同时在国内外还造成不良的政治影响。面对众多的现有患者,企业特别是社会上更是散布着许多已与用人单位脱离的尘肺患者,成为急需救助的弱势群体,这些都已演变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现在人们采取的防范措施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尽量净化施工场地。净化场地的方法分无动力降尘、喷雾过滤降尘、直接通风降尘。无动力降尘的降尘时间长、效果也较差,这种方式工厂极少采用;喷雾过滤降尘耗费动力大,管用的面积较小,且达不到直接呼吸空气标准;直接通风降尘在工厂、住户比较密集地区根本无法采用,虽然耗能大,但速度快、效果好。可惜的是净化了小场地而破坏了大环境。特别是环保条约执行严格的今天,外部的环境管控也十分严格,通风降尘的方法已不可能运用。二是尽量督促员工戴口罩防尘。这是各厂通行的没有办法之下的办法。口罩虽然能将大部分粉尘挡在口鼻之外,但超细的粉尘和有害的气体会顺着空气侵蚀人体。况且,口罩的四周无法完全密封,漏气的边缘严重破坏了理想效果。更为烦恼的是人们戴了 口罩之后总是感到呼吸不畅,心烦气闷,不经意间就摘了而忘记继续戴上。从医学病灶方面分析,长时间戴口罩或戴过厚口罩也容易使鼻黏膜变得脆弱,引起呼吸道疾病。我是因为有自己的“导压便盆”发明专利在广东佛山恒洁卫浴厂批量生产,四年来,天天目睹粉尘对员工的伤害。在这里,我说句实话,现在绝大部分私营企业对于防尘问题都是束手无策:工人的习惯扭转不过来、净化空气成本太高、直接排放政策又不允许。所以,防尘问题仍然只是喊在口头,实际的只能见到墙头上要戴口罩的温馨提示。我真为3亿农民工兄弟的身体状况愁肠百结。早在三个月前,我申报了名为“清风面罩”的发明专利,是利用大气风源持续保持口鼻腔内带有微压的流动清新空气,使口鼻呼吸自如、外界气体无法侵入的工作原理,只对固定区域工作的岗位有防尘、防毒气伤害的作用,收到了极好的效果,但对于大面积降尘还是束手无策。近三个月中,我又作了如下实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多根雾化棒对水珠发生碰撞后形成雾化的水分子与雾化室内流动空气中的粉尘充分结合,经水、气分离后从而实现降尘的目的碰撞式雾化降尘设备。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提供一种如下结构的碰撞式雾化降尘设备而解决的,该设备包括:机壳、降雾室、排雾扇、气道、雾化室、滤尘箱、存水面、分气网、滤箱补水孔、雾化棒、电机、雾化补水孔、皮带、旋转轴、进风口、滤水坡。所述雾化室内的多组旋转轴中,至少有一组旋转轴上的雾化棒能将存水面之下的水搅动,并将部分水珠带上雾化室与多根雾化棒发生碰撞后形成雾化的水分子,由雾化的水分子与雾化室内流动空气中的粉尘充分结合,经水、气分离后从而实现降尘的目的。本发明碰撞式雾化降尘设备与市场现有空气过滤装置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雾化效果好。市场上的雾化设备多为喷淋式雾化的办法,耗水多且雾化度有限,所以过滤效果差。本发明碰撞式雾化降尘设备可任意增多和提高旋转轴的转速,使水珠彻底雾化,从而实现最健降尘效果。2、使用性能好。市场上的雾化设备多为体积庞大、耗能极高的设备,既占场地又耗不起。本发明碰撞式雾化降尘设备体积小巧、耗能极低,且清洗方便、移动自如。3、造价低廉、经久耐用。本发明碰撞式雾化降尘设备结构简单、无易损件。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本发明碰撞式雾化降尘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出了本发明碰撞式雾化降尘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机壳I内隔开为雾化室5与降尘室2,在雾化室5顶部安装排雾扇3。雾化室5 —侧设进风口 15,中间设多根旋转轴14经电机11由皮带13带动。多根旋转轴14中至少有一根旋转轴上的雾化棒10能伸至存水面7之下。排雾扇3之上的滤水坡16设计为一个斜面。降雾室2经气道4后与滤尘箱6之中的分气网8相通。安装时,将雾化补水孔12与滤箱补水孔9相通连,并都设置于存水面7之下。当人们接上电源,电机11、排雾扇3开始运转。雾化室5内位于下部的雾化棒10将水溅上来,多个相对而转的雾化棒10对水珠进行雾化。排雾扇3将雾化的水分子连带粉尘冲向滤水坡16,含水的粉尘大部分会顺壁下流,气体则经气道4导入分气网8再次与水中和,实现粉尘和水与气体的分离。在排雾扇3开始运转,雾化室5内形成负压后,进气口 15自动补气。在实际使用中,若还要进一步增强降尘效果,采用附加滤纸于进风口 15之前或滤尘箱6之后均可。若条件允许,采用喷淋供水雾化效果更佳。在调试降尘效果时,根据旋转轴14的转速高低选择雾化棒10的构成形状,可为方形、圆形、多边形、汤匙形等。毫无疑问,本发明碰撞式雾化降尘设备还可以有多种变换及改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如雾化棒之间的耦合形式、降雾室多种构成方式的种种变幻等。总之,本发明碰撞式雾化降尘设备的保护范围还应包括那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交换、替代及改形。
权利要求
1.一种碰撞式雾化降尘设备,它包括:机壳、降雾室、排雾扇、气道、雾化室、滤尘箱、存水面、分气网、滤箱补水孔、雾化棒、电机、雾化补水孔、皮带、旋转轴、进风口、滤水坡,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室(5)内的多组旋转轴(14)中,至少有一组旋转轴(14)上的雾化棒(10)能将存水面(7)之下的水搅动,并将部分水珠带上雾化室(5)内与多根雾化棒(10)发生碰撞后形成雾化的水分子,由雾化的水分子与雾化室(5)内流动空气中的粉尘充分结合,经水、气分离后从而实现降尘的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碰撞式雾化降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上雾化室(5)内的水珠或者由喷淋供给水珠再经多根雾化棒(10)发生碰撞后形成雾化的水分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碰撞式雾化降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14)上雾化棒(10)的构成形状为方形、圆形、多边形、汤匙形。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碰撞式雾化降尘设备,它包括机壳、降雾室、排雾扇、气道、雾化室、滤尘箱、存水面、分气网、滤箱补水孔、雾化棒、电机、雾化补水孔、皮带、旋转轴、进风口、滤水坡,利用多组旋转轴上雾化棒的相对运动将水珠通过碰撞后形成雾化的水分子,由雾化的水分子与雾化室内流动空气中的粉尘充分结合,经水、气分离后从而实现降尘的目的。
文档编号B01D47/06GK103143218SQ20131010340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8日
发明者段鳗珊 申请人:段鳗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