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12344阅读:16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凝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设备,特别是一种分凝器。
背景技术
精馏塔顶出来的气相,一般需要用其它冷媒冷疑(如循环水、冷冻水或冷混料),具体是采用全凝器冷凝或分凝器冷凝以及选用何种冷媒,要看被冷凝的气相温度高低及气相组分的沸点高低。当被冷凝的气相温度较高及组分较单一且常温下为液态时,一般采用全凝器冷凝,用循环水做冷媒;当被冷凝的气相温度较高但组分较多且常温下有某组分为气态或易气化时,一般采用分凝器冷凝,先用循环水做冷媒将气相中沸点较高的组分冷凝下来,未冷凝气体再用低温冷冻水做冷媒冷凝,即所谓分凝器冷凝。当然,也可以就用低温冷冻水进行全凝器冷疑。但因冷冻水比循环水成本高,经济上不合算。在N-甲基苯胺生产过程中,反应生成的粗品N-甲基苯胺,成份为N-甲基苯胺、N, N- 二甲基苯胺、苯胺、甲醇、水和高沸点混合物等,原料经烷基化触媒催化反应,经冷凝器全冷,全部重组分及大多数轻组分冷凝下来,再经过精馏工段分离,该工艺所需冷凝器设备庞大,能耗较多,且对后续精馏分离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将精馏所需的混料与精馏生成的气相进行热交换的分凝器,以解决设备占用空间大和能耗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分凝器,包括封闭的容器,容器上设有进气口、出气口和冷凝出口,其特征在于:容器上还设有混料入口和混料出口,混料入口和混料出口之间通过热交换管连接。进一步,容器上还设有第二混料出口和第三混料出口,前述两个混料出口均通过热交换管与混料入口连接。根据冷凝出口排出的油相的温度,从混料出口、第二混料出口和第三混料出口中选择预热后的出口位置。进一步,容器内设有多层换热板,以提高容器内部的热交换效率。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分凝器利用反应后的气相热量来预热混料,通过混料来冷凝反应出来的气相,这样充分利用热量,大大降低了能耗且操作比较灵活,也降低了设备空间占地大小。且为后续进一步精馏能起到高效快速的分离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分凝器结构图。图中标记:1为进气口,2为出气口,3为冷凝出口,4为混料入口,5为混料出口,6 为第二混料出口,7为第三混料出口,8为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分凝器,包括封闭的容器8,容器8上设有进气口 1、出气口 2和冷凝出口 3,容器8上还设有混料入口 4和混料出口 5,混料入口 4和混料出口 5之间通过热交换管连接。反应生成的气相从进气口 I进入分凝器,未冷凝气相从出气口 2出来去脱轻塔;原料混合后经混料入口 4进入容器8预热,之后从混料出口 5输出,进入后续的精馏工段。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反应后的混料热量来预热混料,通过混料来冷凝反应出来的混料,这样充分利用热量。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容器8上增设第二混料出口 6和第三混料出口 7 ;前述两个混料出口也混料入口 4通过热交换管连接。根据冷凝出口 3排出的油相的温度,从混料出口 5、第二混料出口 6和第三混料出口 7中选择预热后的出口位置。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大大降低了能耗且操作比较灵活,也降低了设备空间占地大小。实施例3:在实施例1或者实施例2的基础上,在容器8内设有多层换热板,以提高气相与混料的热交换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分凝器,包括封闭的容器(8 ),容器(8 )上设有进气口( I)、出气口( 2 )和冷凝出口(3),其特征在于:容器(8)上还设有混料入口(4)和混料出口(5),混料入口(4)和混料出口(5)之间通过热交换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凝器,其特征在于:容器(8)上还设有第二混料出口(6)和第三混料出口(7),前述两个混料出口均通过热交换管与混料入口(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凝器,其特征在于:容器(8)内设有多层换热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凝器,包括封闭的容器(8),容器(8)上设有进气口(1)、出气口(2)和冷凝出口(3),其特征在于容器(8)上还设有混料入口(4)和混料出口(5),混料入口(4)和混料出口(5)之间通过热交换管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分凝器利用反应后的气相热量来预热混料,通过混料来冷凝反应出来的气相,这样充分利用热量,大大降低了能耗且操作比较灵活,也降低了设备空间占地大小;且为后续进一步精馏能起到高效快速的分离效果。
文档编号B01D5/00GK203043603SQ20132006814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6日
发明者周金元, 刘绍明, 谢燕, 沈文光, 陈秉辉 申请人:常州市宝隆化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