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填料塔复合管液体平均分配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39726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填料塔复合管液体平均分配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填料塔复合管液体平均分配装置,包括复合管,所述复合管包括相互焊接固定的上腔和下腔;所述上腔为圆管,沿圆管的长轴方向开有一排或多排液体分布孔;所述下腔为上敞口的多边形长槽,所述多边形长槽的下部设置有多个分布小孔;当流体从本发明的复合管的上腔流入,经上腔的液体分布孔流出,进入下腔后将动能全部转为静压能,通过下腔的分布小孔流出的液流只具有位能和静压能;即将流体的动能转化为静压能,以达到分布小孔出液均匀的目的,符合柏努利方程原理;本发明可用来制造化工塔器的进料器或分配器,可广泛用于化工、石油化工、乙烯、炼油等工业领域。
【专利说明】一种填料塔复合管液体平均分配装置【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化工填料塔用管式液体分配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填料塔复合管液体平均分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化工塔器的塔内件包括分配装置和分布装置,液体进料后通过分配装置连接分布装置,从而实现液体的分布;如果将分配装置比喻为树干,那么分布装置就是树枝。
[0003]丹尼尔.伯努利在1726年提出了 “伯努利原理”。这是在流体力学的连续介质理论方程建立之前,水力学所采用的基本原理,其实质是流体的机械能守恒。即:位能+动能+静压能=常数。其最为著名的推论为:等高流动时,流速大,压力就小。
[0004]现有各结构形式的管式液体分配装置,普遍采用的均为圆形等截面管,根据柏努力方程式可知,其水平设置的分配管上的各分布孔所流出的液量取决于孔径和该处截面上的静压能(位能为零),从分配管的进液端到末端,其动能由最大到零变化而静压能从小到大变化,因为管式液体分配装置的任一截面上的位能+动能+静压能=常数,所以各分布孔所流出的液量不可能相等,导致现行的管式液体分配装置质量较差,无法满足现代工业要求。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化工填料塔用管式液体分配装置存在的液体分布性能不足以及分布机理上缺陷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填料塔复合管液体平均分配装置。
[0006]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填料塔复合管液体平均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管,所述复合管包括相互焊接固定的上腔和下腔;所述上腔为圆管,沿圆管的长轴方向开有一排或多排液体分布孔;所述下腔为上敞口的多边形长槽,所述多边形长槽的下部设置有多个分布小孔。
[0007]所述多边形长槽的内部水平设置有筛孔板,所述筛孔板位于所述液体分布孔的竖直下方。
[0008]优选的,所述筛孔板的下方沿长轴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与长轴方向垂直。
[0009]所述加强筋板设置有多个通孔,以增加液体的流动性。
[0010]所述上腔与所述下腔连接方式的技术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三种:
[0011](1)所述多边形长槽上敞口的两边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圆管的直径,所述多边形长槽上敞口的两边与所述圆管的两侧或底部焊接固定;
[0012](2)所述多边形长槽上敞口的两边宽度大于所述圆管的直径,所述多边形长槽上敞口的两边延伸弯曲至所述圆管的顶部或两侧,并与所述圆管焊接固定;所述圆管的四周设置多个液体分布孔。
[0013](3)所述多边形长槽设置为圆形外管,所述圆管设置在圆形外管的内部,所述圆管的顶部与所述圆形外管的内壁顶部焊接,圆管的下部安装有液体分布孔,圆形外管的下部设置有分布小孔。
[0014]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是:当流体从复合管的上腔流入,经上腔的液体分布孔流出,进入下腔后将动能全部转为静压能,通过下腔的分布小孔流出的液流只具有位能和静压能;即将流体的动能转化为静压能,以达到分布小孔出液均匀的目的,符合柏努利方程原理。本发明可用来制造化工塔器的进料器或分配器,可广泛用于化工、石油化工、乙烯、炼油等工业领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2所示分别为实施例1中复合管的正视图和右视图;
[0016]图3、4所示分别为实施例2中复合管的正视图和右视图;
[0017]图5、6所示分别为实施例3中复合管的正视图和右视图;
[0018]其中,I是复合管,2是圆管,3是液体分布孔,4是多边形长槽,5是分布小孔,6是筛孔板,7是加强筋板,8是通孔,9是圆形外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0]实施例1:
[0021]如图1、2所示一种填料塔复合管液体平均分配装置,包括复合管1,所述复合管I包括相互焊接固定的上腔和下腔;所述上腔为圆管2,沿圆管2的长轴方向开有一排或多排液体分布孔3 ;所述下腔为上敞口的多边形长槽4,所述多边形长槽4的下部设置有多个分布小孔5 ;所述多边形长槽4上敞口的两边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圆管2的直径,所述多边形长槽4上敞口的两边与所述圆管的两侧焊接固定。
[0022]本发明的液体平均分配装置的分布小孔5为化工塔的分布器或分配器所必须,如果作为化工塔的其他器件使用,则可以不需要设置分布小孔。
[0023]更进一步的,所述多边形长槽4的内部水平设置有筛孔板6,所述筛孔板6位于所述液体分布孔3的竖直下方。圆管2中的液滴通过液体分布孔3掉落在所述筛孔板6上,筛孔板6能够对其进一步分流,将液滴的动能全部转为静压能。
[0024]实施例2:
[0025]与实施例1不同,实施例2的圆管2与所述多边形长槽4的焊接位置不同,如图3、4所示,所述多边形长槽4上敞口的两边宽度大于所述圆管2的直径,所述多边形长槽4上敞口的两边弯曲延伸至所述圆管的顶部(当然也可以延伸至圆管2的两侧),并与所述圆管2焊接固定;所述圆管2的四周均可设置多个液体分布孔3,液滴通过圆管2的液体分布孔3滴落到筛孔板6。
[0026]优选的,当本发明用于化工塔器的分配装置使用时,复合管I的两侧会连接有多个分布装置,导致复合管I的两侧受力较大,为了避免其变形或断裂,所述筛孔板6的下方沿长轴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加强筋板7,间隔距离为0.5m至2m为最佳;所述加强筋板7与长轴方向垂直;更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板7设置有多个通孔8,以增加液体的流动性,避免加强筋板对复合管内的液流产生阻断效果。
[0027]实施例3:
[0028]与实施例1、2不同,实施例3中的复合管的正视图和右视图如图5、6所示,将所述多边形长槽4替换为圆形外管9,圆管2的外表面的顶部与所述圆形外管9的内壁顶部焊接,圆管2的下部安装有液体分布孔3,圆形外管9的下部设置有分布小孔5。
[0029]本发明中当液体从复合管的上腔流入,经上腔的液体分布孔流出,进入下腔后将动能全部转为静压能,通过下腔的分布小孔流出的液流只具有位能和静压能;即将流体的动能转化为静压能,以达到分布小孔出液均匀的目的,符合柏努利方程原理。本发明可用来制造化工塔器的进料器或分配器,可广泛用于化工、石油化工、乙烯、炼油等工业领域。
[0030]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填料塔复合管液体平均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管,所述复合管包括相互焊接固定的上腔和下腔;所述上腔为圆管,沿圆管的长轴方向开有一排或多排液体分布孔;所述下腔为上敞口的多边形长槽,所述多边形长槽的下部设置有多个分布小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填料塔复合管液体平均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边形长槽的内部水平设置有筛孔板,所述筛孔板位于所述液体分布孔的竖直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填料塔复合管液体平均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孔板的下方沿长轴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加强筋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填料塔复合管液体平均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板设置有多个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填料塔复合管液体平均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边形长槽上敞口的两边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圆管的直径,所述多边形长槽上敞口的两边与所述圆管的两侧或底部焊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填料塔复合管液体平均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边形长槽上敞口的两边宽度大于所述圆管的直径,所述多边形长槽上敞口的两边延伸弯曲至所述圆管的顶部或两侧,并与所述圆管焊接固定;所述圆管的四周设置多个液体分布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填料塔复合管液体平均分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边形长槽设置为圆形外管,所述圆管设置在所述圆形外管的内部,所述圆管的顶部与所述圆形外管的内壁顶部焊接,所述圆管的下部安装有液体分布孔,所述圆形外管的下部设置有分布小孔。
【文档编号】B01J19/32GK103801251SQ201410069476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7日
【发明者】肖波 申请人:天津市天大津康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