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氧化物废气回收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65171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氮氧化物废气回收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氮氧化物废气回收净化系统,包括依次通过总管道连接的洗酸回收塔,碱液吸收塔和净化吸收塔,所述洗酸回收塔将氮氧化物废气进行液化回收;所述碱液吸收塔采用降膜吸收方式,用碱液降低氮氧化物含量;所述净化吸收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包括废气进气口、吸收液出液口以及净化气出气口,所述塔体包括设置在最上层的脱水水膜、中间层的喷淋装置以及净化填料,以及最下层的酸碱药液储池。通过采用洗酸回收塔,碱液吸收塔和净化吸收塔三联结构,对氮氧化物废气进行充分的净化回收,其中塔体包括设置在上层的脱水水膜、中间层的喷淋装置以及净化填料,以及最下层的酸、碱、药液储池,通过该结构最终使得氮氧化物废气的净化回收更高效和充分。
【专利说明】一种氮氧化物废气回收净化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气回收净化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氮氧化物废气回收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0002]不锈钢酸洗废气、不锈钢钝化废气、铝制品钝化废气等有使用硝酸且会产生大量氮氧化物废气。由于传统氮氧化物废气处理工艺没有资源回收概念,一味使用碱溶液和氨气,氨水等喷淋吸收,中和处理排放,随废气带进净化设备的酸液没有回收造成浪费,且大量酸存在增加了吸收净化的碱液成本,许多企业不堪处理成本重负将酸性废气偷偷排放大气中,导致空气重度污染。传统氮氧化物废气处理工艺不能解决NO 二次生成问题,所以处理效果差,处理后废气效果达不到环保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氮氧化物废气回收净化系统,以解决目前相关生产工艺中产生的大量氮氧化物废气回收净化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氮氧化物废气回收净化系统,包括依次通过总管道连接的洗酸回收塔,碱液吸收塔和净化吸收塔,所述洗酸回收塔将氮氧化物废气进行液化回收;所述碱液吸收塔采用降膜吸收方式,用碱液降低氮氧化物含量;所述净化吸收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包括废气进气口、吸收液出液口以及净化气出气口,所述塔体包括设置在最上层的脱水水膜、中间层的喷淋装置以及净化填料,以及最下层的酸碱药液储池。
[0005]进一步的,所述净化气出气口连接有烟囱,所述烟囱设置有助力风机。
[0006]进一步的,所述洗酸回收塔前置有与洗酸回收塔连接的热交换装置,所述热交换装置连接有冷却塔,所述洗酸回收塔连接有酸槽。
[0007]进一步的,所述洗酸回收塔设置有第一循环泵,用于循环喷淋。
[0008]进一步的,所述碱液吸收塔设置有第二循环泵,用于循环喷淋。
[0009]进一步的,所述净化吸收塔设置有第三循环泵,用于循环喷淋。
[0010]进一步的,所述洗酸回收塔和碱液吸收塔之间设置有引风机。
[0011]进一步的,所述净化吸收塔中间层为多层结构,所述层与层之间通过填料支撑板隔开,所述填料支撑板设置有规则分布的圆孔,层与层之间可通过圆孔互通,每层设置有喷淋装置,每层的底部由PP多面球平铺。
[0012]进一步的,所述PP多面球距离喷淋头40厘米。
[00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氮氧化物废气回收净化系统,通过采用洗酸回收塔,碱液吸收塔和净化吸收塔三联结构,对氮氧化物废气进行充分的净化回收,其中塔体包括设置在上层的脱水水膜、中间层的喷淋装置以及净化填料,以及最下层的酸、碱、药液储池,通过该结构最终使得氮氧化物废气的净化回收更高效和充分。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氮氧化物废气回收净化系统整体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净化吸收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17]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氮氧化物废气回收净化系统,包括依次通过总管道连接的洗酸回收塔10,碱液吸收塔20和净化吸收塔30,所述洗酸回收塔将氮氧化物废气进行液化回收;所述碱液吸收塔采用降膜吸收方式,用一定浓度的碱液循环喷淋,吸收氮氧化物,将氮氧化物含量降低后进入后段。所述净化吸收塔30包括,塔体300,所述塔体包括废气进气口 320、吸收液出液口 330以及净化气出气口 310,所述塔体包括设置在最上层的脱水水膜305、中间层的喷淋装置302以及净化填料303,以及最下层的酸碱药液储池304。塔顶设置脱水水膜层305,利用特种薄层增强纤维的吸附力在吸收水雾后形成表面张力进行水气分离。净化吸收塔使用净化吸收剂循环喷淋吸收,将生成的NO转化为络合物被净化,末段采用水膜脱水层结构,使NOx最终达标排放。
[0018]连接洗酸回收塔10和碱液吸收塔20之间的管道12,连接碱液吸收塔20和净化吸收塔30之间的管道23,连接洗酸回收塔10与酸槽40之间的管道41统称为总管道。
[0019]进一步的,所述净化气出气口 319连接有烟囱33,所述烟囱设置有助力风机34。
[0020]进一步的,所述洗酸回收塔10前置有与洗酸回收塔10连接的热交换装置60,所述热交换装置连接有冷却塔50,所述洗酸回收塔10连接有酸槽40。冷却塔50和热交换装置60之间的管道设置有管道泵62。通过冷却塔50循环冷却将循环喷淋液温度处于最佳反应温度,提高洗酸及回收效率。酸洗、钝化等生产工序产生的含HCL、HF、H2SO4, NOx等多种成份的酸性废气经PP风管收集进入洗酸回收塔。废气经冷却后的循环喷淋液喷淋后液化储存于洗酸回收塔底层贮液箱。洗酸回收塔贮液箱内安装有耐腐蚀液位浮球使液位控制于一定高度。当贮液箱内循环液酸度达到一定浓度后,酸浓度检测仪将信号传递至液位控制器后自动控制,使酸回用于指定地点。洗酸回收塔将废气中的HCL、HF、H2S0J?底液化,并且大部分NOx转化为HNO3被回收,仅有部分二次生成的NOx进入后段净化设备(理论公式:(4+3x) N02+02+ (2+x) H2O = = (4+2x) HN03+xN0 ; (x>0)
[0021]进一步的,所述洗酸回收塔设置有第一循环泵11,用于循环喷淋。
[0022]进一步的,所述碱液吸收塔设置有第二循环泵24,用于循环喷淋。
[0023]进一步的,所述净化吸收塔设置有第三循环泵32,用于循环喷淋。
[0024]进一步的,所述洗酸回收塔10和碱液吸收塔20之间设置有引风机22。选用高压不锈钢风机,设置于洗酸回收塔10和碱液吸收塔20之间,即防止混合酸气的强腐蚀又能通过变频控制以维持洗酸回收塔10微负压,同时保证碱液吸收塔20和净化吸收塔30正压。
[0025]进一步的,所述净化吸收塔30中间层为多层结构,所述层与层之间通过填料支撑板301隔开,填料支撑板301上设置有填料303。所述填料支撑板301设置有规则分布的圆孔,层与层之间可通过圆孔互通,每层设置有喷淋装置302,每层的底部由PP多面球平铺。
[0026]进一步的,所述PP多面球距离喷淋头40厘米。
[002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氮氧化物废气回收净化系统,从HCL,HF,H2SO4等酸雾及NOx废气产生工序引出集气支管,集气支管汇入集气总管,由集气总管连接至洗酸回收塔上,洗酸回收塔将HCL,HF,H2S04等酸雾及大部分NOx废气转化为HNO3回收。再经不锈钢引风机,跟碱液吸收塔连接,碱液吸收后再进入净化吸收塔净化吸收后达标排放。通过采用洗酸回收塔,碱液吸收塔和净化吸收塔三联结构,对氮氧化物废气进行充分的净化回收,其中塔体包括设置在上层的脱水水膜、中间层的喷淋装置以及净化填料,以及最下层的酸碱药液储池,通过该结构最终使得氮氧化物废气的净化回收更高效和充分。
[0028]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氮氧化物废气回收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通过总管道连接的洗酸回收塔,碱液吸收塔和净化吸收塔,所述洗酸回收塔将氮氧化物废气进行液化回收;所述碱液吸收塔采用降膜吸收方式,用碱液降低氮氧化物含量;所述净化吸收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包括废气进气口、吸收液出液口以及净化气出气口,所述塔体包括设置在最上层的脱水水膜、中间层的喷淋装置以及净化填料,以及最下层的酸碱药液储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氧化物废气回收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气出气口连接有烟囱,所述烟囱设置有助力风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氧化物废气回收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洗酸回收塔前置有与洗酸回收塔连接的热交换装置,所述热交换装置连接有冷却塔,所述洗酸回收塔连接有酸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氧化物废气回收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洗酸回收塔设置有第一循环泵,用于循环喷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氧化物废气回收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液吸收塔设置有第二循环泵,用于循环喷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氧化物废气回收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吸收塔设置有第三循环泵,用于循环喷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氧化物废气回收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洗酸回收塔和碱液吸收塔之间设置有引风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氧化物废气回收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吸收塔中间层为多层结构,所述层与层之间通过填料支撑板隔开,所述填料支撑板设置有规则分布的圆孔,层与层之间可通过圆孔互通,每层设置有喷淋装置,每层的底部由PP多面球平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氮氧化物废气回收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P多面球距离喷淋头40厘米。
【文档编号】B01D53/56GK204093294SQ201420621696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4日
【发明者】吴承立 申请人:重庆嘉渝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