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循环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47950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雨水循环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雨水循环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地面及地下水源的一种有力补充,雨水不仅可用于植被灌溉等,对其进行汇集利用更是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现实意义。目前人们对雨水的汇集利用,往往是采用储水池先对其进行归集并进行自然沉降处理,然后再添加药剂等以进行进一步的处理。由于雨水在沿地面流动过程中掺杂进大量的悬浮物及污泥,因而采用沉降处理的方式,往往需要经常对储水池进行清淤处理,同时这种处理方式处理效率也很低,不能满足雨水的及时利用,且空间利用率低,往往需要建立很大容积的储水池,降低了雨水的利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雨水循环净化装置,可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多级沉淀处理,延长了沉淀路径和时间,空间利用率高,净化效果好,且分为多个沉泥区,降低了污泥的处理难度。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雨水循环净化装置,包括主体、沉泥箱,所述主体外壁设有所述沉泥箱,所述主体内设有上沉泥区、下沉泥区,所述上沉泥区包括斜板一、沉泥室、沉泥通道,所述斜板一上均匀分布有多个隔板,相邻两个所述隔板间形成隔板区,所述沉泥通道对应于所述隔板区下部设有通口,所述沉泥通道与所述沉泥室底部相连通,所述沉泥室、隔板上部均设有溢流口,所述斜板一下表面设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下沉泥区分为左沉泥区和右出水区,所述左沉泥区包括多个倾斜设置的斜板二,所述斜板二向所述沉泥箱方向倾斜向下,所述沉泥箱对应于每个所述斜板二均连通设有排污口一,所述主体侧壁上对应于所述右出水区上部贯穿设有出水管,所述主体侧壁上对应于所述上沉泥区连通设有进水管。

优选的,所述斜板一为在前后方向上向所述沉泥通道倾斜设置,在左右方向上向所述沉泥室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分隔板为闪电状。

优选的,所述斜板二至少设有3个,所述斜板二自上而下长度逐渐增加。

优选的,所述斜板一、斜板二前后侧与所述主体内壁相连。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清水区内设有软管段,所述软管段底端贯穿设有浮板。

优选的,所述主体侧壁上对应于所述沉泥室底部设有排水口一、排泥口一,所述主体底部侧壁设有排水口二、排泥口二。

优选的,所述沉泥箱上部设有溢出口,所述沉泥箱底部设有排污口二。

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多级沉淀处理,延长了沉淀路径和时间,空间利用率高,净化效果好,且分为多个沉泥区,降低了污泥的处理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的俯视图;

图中:1主体、101进水管、102出水管、103排水口一、104排泥口一、105排水口二、106排泥口二、2沉泥箱、201排污口一、202溢出口、203排污口二、3上沉泥区、301斜板一、302沉泥室、303沉泥通道、304隔板、305隔板区、306溢流口、4下沉泥区、401左沉泥区、402右出水区、403斜板二、5分隔板、6软管段、601浮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雨水循环净化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主体1、沉泥箱2,所述主体1外壁设有所述沉泥箱2,所述主体1内设有上沉泥区3、下沉泥区4,所述上沉泥区3包括斜板一301、沉泥室302、沉泥通道303,所述斜板一301上均匀分布有多个隔板304,相邻两个所述隔板304间形成隔板区305,所述沉泥通道303对应于所述隔板区305下部设有通口,所述沉泥通道303与所述沉泥室302底部相连通,所述沉泥室302、隔板304上部均设有溢流口306,所述斜板一301下表面设有分隔板5,所述分隔板5将所述下沉泥区4分为左沉泥区401和右出水区402,所述左沉泥区401包括多个倾斜设置的斜板二403,所述斜板二403向所述沉泥箱2方向倾斜向下,所述沉泥箱2对应于每个所述斜板二403均连通设有排污口一201,所述主体1侧壁上对应于所述右出水区402上部贯穿设有出水管101,所述主体1侧壁上对应于所述上沉泥区3连通设有进水管102。

优选的,所述斜板一301为在前后方向上向所述沉泥通道303倾斜设置,在左右方向上向所述沉泥室302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分隔板5为闪电状,适应于斜板二的长度变化。

优选的,所述斜板二403至少设有3个,所述斜板二403自上而下长度逐渐增加,即经上层斜板二中沉淀后上部较清的雨水再进入下层斜板二,依次流下,沉淀效果好。

优选的,所述斜板一301、斜板二403前后侧与所述主体1内壁相连。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101位于所述右出水区402内设有软管段6,所述软管段6底端贯穿设有浮板601,即出水管出水时吸取的雨水总是处于右出水区上方的清液,有效避免了对沉淀泥沙的排出。

优选的,所述主体1侧壁上对应于所述沉泥室302底部设有排水口一103、排泥口一104,所述主体1底部侧壁设有排水口二105、排泥口二106,用于将主体、沉泥室内的污水、沉泥排出。

优选的,所述沉泥箱2上部设有溢出口202,避免装置内处理流量过大负载,可保证雨水循环流动的不间断的进行净化处理,所述沉泥箱20底部设有排污口二203,用于排出沉泥箱内的污泥。

本实用新型可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多级沉淀处理,延长了沉淀路径和时间,空间利用率高,净化效果好,且分为多个沉泥区,降低了污泥的处理难度。

具体的,收集的雨水从进水管排入主体内的上沉淀区,经过多个分隔区的沉淀溢流后进入沉泥室,然后再通过溢流口进入下沉淀区的左沉淀区内,从上至下依次经过多个斜板二的沉淀过滤,最后从右出水区经出水管的软管段吸取排出上部清液。在此过程中,分隔区内的沉泥会在重力作用在滑落至沉泥室内,然后经排泥口一排出,斜板二上的沉泥会在重力作用下滑落至沉泥箱内,然后经排污口二排出,主体内底部的沉泥可经排泥口二排出。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