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环境污染治理的消化器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522076发布日期:2019-08-24 09:54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环境污染治理的消化器制备方法,属于环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微环境是指公交车内环境、地铁内环境、出租车内环境、家居环境以及所有公共场合的环境。我们日常生活中随时接触的“微环境”,比如刚装修好的新家、爸爸的二手烟、新入手的爱车等等。这些微环境容易产生粉尘、甲醛、臭氧等污染物,其危害性不亚于大环境的雾霾等污染物。

针对微环境污染治理的产品比如硅藻泥、活性炭、纳米二氧化钛等,存在产品性能单一、成本高、使用寿命短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环境污染治理的消化器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且得到的产品处理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环境污染治理的消化器制备方法,其将陶粉、沸石、硅藻泥、生物质颗粒、贝壳粉、催化剂混合均匀,制成棒条,在温度为500~900℃、时间为5-10h和无氧条件下制备成炭,然后在温度为800~1200℃、水蒸气中处理3-60min、冷却,即可。其中陶粉、沸石、硅藻泥、催化剂、贝壳粉和生物质颗粒质量比为0.1~10:0.1~10:0.1~10:0.1~10:0.1~10:10;陶粉是陶片磨制的粉末;生物质颗粒是竹粉、木粉、草粉、果壳粉的一种或几种;贝壳粉是指螃蟹、贝壳、乌龟壳、虾壳的一种或几种粉末;催化剂是氧化铁、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钛、氧化银、氧化铜按照质量比0.1~10:0.1~10:0.1~10:0.1~10:10混合得到的粉末;制成棒条的过程为将陶粉、沸石、硅藻泥、生物质颗粒、贝壳粉、催化剂混合物加入质量份数为5-20%的水,经过1-5大气压进行压制成型。

本发明采用陶粉、沸石、硅藻泥、生物质颗粒、贝壳粉、催化剂为原料,通过高压下挤压、高温下碳化和水蒸气下高温处理,可以得到高活性的活性炭,同时使得陶粉、沸石、硅藻泥、贝壳粉、催化剂均匀负载在活性炭上,同时可以发挥各个组分的特点,使得产品的性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工艺简单,成本低,其产品可快速消除微环境中的有机气体,且处理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实施例具体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微环境污染治理的消化器制备方法,其将陶粉、沸石、硅藻泥、生物质颗粒、贝壳粉、催化剂混合均匀,制成棒条,在温度为500~900℃、时间为5-10h和无氧条件下制备成炭,然后在温度为800~1200℃、水蒸气气氛中处理3-60min、冷却,即可。其中陶粉、沸石、硅藻泥、催化剂、贝壳粉和生物质颗粒质量比为0.1~10:0.1~10:0.1~10:0.1~10:0.1~10:10;陶粉是陶片磨制的粉末;生物质颗粒是竹粉、木粉、草粉、果壳粉的一种或几种;贝壳粉是指螃蟹、贝壳、乌龟壳、虾壳的一种或几种粉末;催化剂是氧化铁、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钛、氧化银、氧化铜按照质量比0.1~10:0.1~10:0.1~10:0.1~10:10混合得到的粉末;制成棒条的过程为将陶粉、沸石、硅藻泥、生物质颗粒、贝壳粉、催化剂混合物加入质量份数为5-20%的水,经过1-5大气压进行压制成型。

实施例一

一种微环境污染治理的消化器制备方法,其将陶粉、沸石、硅藻泥、生物质颗粒、贝壳粉、催化剂混合均匀,制成棒条,在温度为700℃、时间为7h和无氧条件下制备成炭,然后在温度为1050℃、水蒸气气氛中处理51min、冷却,即可。其中陶粉、沸石、硅藻泥、催化剂、贝壳粉和生物质颗粒质量比为6:0.1~10:6:8:7:10;陶粉是陶片磨制的粉末;生物质颗粒是竹粉、木粉和草粉;贝壳粉是指螃蟹、贝壳、乌龟壳;催化剂是氧化铁、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钛、氧化银、氧化铜按照质量比4:5:6:5:10混合得到的粉末;制成棒条的过程为将陶粉、沸石、硅藻泥、生物质颗粒、贝壳粉、催化剂混合物加入质量份数为12%的水,经过3大气压进行压制成型。

实施例二

一种微环境污染治理的消化器制备方法,其将陶粉、沸石、硅藻泥、生物质颗粒、贝壳粉、催化剂混合均匀,制成棒条,在温度为700℃、时间为7h和无氧条件下制备成炭,然后在温度为1100℃、水蒸气中处理40min、冷却,即可。其中陶粉、沸石、硅藻泥、催化剂、贝壳粉和生物质颗粒质量比为5:6:6:7:6:10;陶粉是陶片磨制的粉末;生物质颗粒是竹粉、木粉;贝壳粉是指乌龟壳、虾壳;催化剂是氧化铁、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钛、氧化银、氧化铜按照质量比4:6:8:5:10混合得到的粉末;制成棒条的过程为将陶粉、沸石、硅藻泥、生物质颗粒、贝壳粉、催化剂混合物加入质量份数为13%的水,经过4大气压进行压制成型。

实施例3

一种微环境污染治理的消化器制备方法,其将陶粉、沸石、硅藻泥、生物质颗粒、贝壳粉、催化剂混合均匀,制成棒条,在温度为750℃、时间为7h和无氧条件下制备成炭,然后在温度为930℃、水蒸气气氛中处理40min、冷却,即可。其中陶粉、沸石、硅藻泥、催化剂、贝壳粉和生物质颗粒质量比为6:6:8:5:4:10;陶粉是陶片磨制的粉末;生物质颗粒是草粉、果壳粉;贝壳粉是指乌龟壳、虾壳;催化剂是氧化铁、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钛、氧化银、氧化铜按照质量比5:5:3:5:10混合得到的粉末;制成棒条的过程为将陶粉、沸石、硅藻泥、生物质颗粒、贝壳粉、催化剂混合物加入质量份数为10%的水,经过4大气压进行压制成型。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环境污染治理的消化器制备方法,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其将陶粉、沸石、硅藻泥、生物质颗粒、贝壳粉、催化剂混合均匀,制成棒条,在温度为500~900℃、时间为5‑10h和无氧条件下制备成炭,然后在温度为800~1200℃、水蒸气气氛中处理3‑60min、冷却,即可。本发明的一种微环境污染治理的消化器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且得到的产品处理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技术研发人员:彭万喜;葛省波;邓和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彭万喜
技术研发日:2018.02.08
技术公布日:2019.08.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