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辣椒酱加工设备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辣椒酱生产用的干辣椒打扁碾碎装置。
背景技术:
辣椒酱是用辣椒制作成的酱料,是餐桌上比较常见的调味品。以湖南为多,有油制和水制两种。油制是用芝麻油和辣椒制成,颜色鲜红,上面浮着一层芝麻油,容易保存,水制是用水和辣椒制成,颜色鲜红,加入蒜,姜,糖,盐,可以长期保存,味道更鲜美。
例如申请号:cn201510382847.5中提供了一种辣椒研磨粉碎机,包括支架、挤压结构和粉碎结构;所述支架上设有研磨桶;所述挤压结构支撑在所述支架上,其包括升降电机、升降杆和挤压盘;所述升降电机固定连接有与其轴心线共线的升降齿轮,该升降齿轮包括若干个沿圆周方向分布的升降齿;该升降杆的下端与所述挤压盘固定连接,该挤压盘位于所述研磨桶内;所述粉碎结构支撑在所述支架上,其包括旋转电机、旋转杆和搅拌刀;该搅拌刀包括圆形的本体和沿圆周方向固定在本体上的刀片,所述搅拌刀位于所述研磨桶内。
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现有的一些研磨设备由于多为单工位工作结构,如上述专利中提到的装置由搅拌装置与挤压结构构成,但整体构成了一个研磨工位,这种结构的研磨装置在应用时,虽然能对辣椒进行研磨处理,但是如果一处研磨结构发生故障时,需要停机进行维修处理,会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辣椒酱生产用的干辣椒打扁碾碎装置,以解决现有的一些研磨设备由于多为单工位工作结构,如上述专利中提到的装置由搅拌装置与挤压结构构成,但整体构成了一个研磨工位,这种结构的研磨装置在应用时,虽然能对辣椒进行研磨处理,但是如果一处研磨结构发生故障时,需要停机进行维修处理,会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具有双工位研磨结构的辣椒酱生产用的干辣椒打扁碾碎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辣椒酱生产用的干辣椒打扁碾碎装置,包括左支架,右支架,第一工位,第二工位,马达,接槽,刮板,压辊,第一马达,下料口,传送带,轴承座,联轴器,中间进料槽,底拖盘,顶压盘,转座开关,漏孔,压槽,接料孔和后护罩: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的顶面分别安装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且在左支架和第二工位之间安装有一处接槽;所述第二工位的底侧贯穿有一处下料口,且在第二工位的顶面坐落安装有一处第一马达,此第一马达通过联轴器在第二工位内安装有一处圆盘形结构的顶压盘,并且此顶压盘与第二工位底面安装的底拖盘摩擦接触;所述第一工位内平铺安装有一排压辊,且压辊与第一工位内腔底面留有一厘米的距离;所述第一工位的顶面平铺焊接有一排刮板,且第一工位与第二工位之间贯穿连接,第一工位的右端贯穿进入第二工位的中间进料槽内;所述第一工位的左端安装有马达且此马达通过传送带与压辊组的第一节压辊实现传动连接,而在第一工位内的所有压辊通过后护罩内的三角带实现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工位为槽腔结构,且呈右倾斜状态与第二工位左侧的中间进料槽贯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工位为圆形腔结构,其内腔底面安装有圆形实心的底拖盘,且此底拖盘与顶面摩擦接触的顶压盘交错压合接触,顶压盘与下料口所在的位置留有下料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顶压盘的底侧外周开设有一圈深孔结构的接料孔,且这些接料孔与左侧中间进料槽所在的高度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刮板的长度与压辊的长度一致,且它们与压辊所在的位置形成一一接近相切位置交错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工位的底面自左向右开设有一排漏孔,且这些漏孔所在的位置与底部安装的接槽所在的位置形成对应,并且在第一工位的内腔底面设有一排压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工位的顶部向下贯穿安装有一处底部为弧形板结构的转座开关,且此转座开关直入中间进料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底拖盘和顶压盘之间的摩擦接触结构为类似于磨盘压槽式结构的接触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与对比文件及现有技术结构的研磨机所不同的是,本结构的干辣椒结构为左右两个工作工位结构,左工位为多辊式碾压结构,右工位为磨盘式压磨结构,当左工位结构或右工位结构发生堵塞或部件损坏时,可利用右侧工位结构继续工作,使得维修工人对一处工位结构维修时,工作仍然可在另一工位继续,不会影响工作正常工作,双工位结构的收料结构通过底侧设有的倾斜式接槽实现贯穿连接,也就是说,本装置也可以实现双工位同时工作,对干辣椒实施研磨后的辣椒粉由底部连接的接槽实现统一回收,结构合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由图2引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侧视平面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后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中间进料槽结构示意图。
图7,图8是本发明的顶压盘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左支架-1,右支架-2,第一工位-3,第二工位-4,马达-5,接槽-6,刮板-7,压辊-8,第一马达-9,下料口-10,传送带-11,轴承座-12,联轴器-13,中间进料槽-14,底拖盘-15,顶压盘-16,转座开关-17,漏孔-18,压槽-19,接料孔-20,后护罩-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辣椒酱生产用的干辣椒打扁碾碎装置,包括有:左支架1,右支架2,第一工位3,第二工位4,马达5,接槽6,刮板7,压辊8,第一马达9,下料口10,传送带11,轴承座12,联轴器13,中间进料槽14,底拖盘15,顶压盘16,转座开关17,漏孔18,压槽19,接料孔20和后护罩21:所述左支架1和右支架2的顶面分别安装有第一工位3和第二工位4,且在左支架1和第二工位4之间安装有一处接槽6;所述第二工位4的底侧贯穿有一处下料口10,且在第二工位4的顶面坐落安装有一处第一马达9,此第一马达9通过联轴器13在第二工位4内安装有一处圆盘形结构的顶压盘16,并且此顶压盘16与第二工位4底面安装的底拖盘15摩擦接触;所述第一工位3内平铺安装有一排压辊8,且压辊8与第一工位3内腔底面留有一厘米的距离;所述第一工位3的顶面平铺焊接有一排刮板7,且第一工位3与第二工位4之间贯穿连接,第一工位3的右端贯穿进入第二工位4的中间进料槽14内;所述第一工位3的左端安装有马达5且此马达5通过传送带11与压辊组的第一节压辊8实现传动连接,而在第一工位3内的所有压辊8通过后护罩21内的三角带实现传动连接。
其中,第一工位3为槽腔结构,且呈右倾斜状态与第二工位4左侧的中间进料槽14贯穿连接,由此可看出,两研磨工位在中间进料槽14部位实现互通。
其中,第二工位4为圆形腔结构,其内腔底面安装有圆形实心的底拖盘15,且此底拖盘15与顶面摩擦接触的顶压盘16交错压合接触,顶压盘16与下料口10所在的位置留有下料间隙,使得顶压盘16与底拖盘15发生摩擦时,产生的粉状辣椒会进入右侧空隙,并通过下料口10向下漏出。
其中,顶压盘16的底侧外周开设有一圈深孔结构的接料孔20,且这些接料孔20与左侧中间进料槽14所在的高度位置相对应,使左工位处放入的干辣椒向右通过旋转动作的顶压盘16上的一圈接料孔20注入,并在底部底拖盘15的研磨作用下实现右工位的研磨。
其中,刮板7的长度与压辊8的长度一致,且它们与压辊8所在的位置形成一一接近相切位置交错排列,这些刮板7的设置及位置的设定,可使底侧排列旋转的压辊8表面滚动带起的辣椒被刮掉。
其中,第一工位3的底面自左向右开设有一排漏孔18,且这些漏孔所在的位置与底部安装的接槽6所在的位置形成对应,本装置也可以实现双工位工作的同时,又可以利用连接在一起的接槽6实现向右统一回收,结构合理,并且在第一工位3的内腔底面设有一排便于与顶部压辊8发生挤压摩擦的压槽19。
其中,第二工位4的顶部向下贯穿安装有一处底部为弧形板结构的转座开关17,且此转座开关17直入中间进料槽14内,转座开关17的旋转动作,可使进料槽14实现关闭与打开,从而控制左工位与右工位的连通与关闭。
其中,底拖盘15和顶压盘16之间的摩擦接触结构为类似于磨盘压槽式结构的接触结构,使进入底拖盘15和顶压盘16的干辣椒实现磨盘式碾压。
使用时:根据装置工位的情况进行选择性的使用第一工位3或第二工位4,当两个工位某一工位发生故障时,可将准备好的干辣椒放置在第一工位3和第二工位4内,装置马达5和第一马达9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后并通过外部开关或现有技术的操作面板进行按钮控制,如果第一工位3发生故障需要对刮板7或压辊8进行维修更换时,可使左侧停止工作,打开转座开关17,使第二工位4实现装料状态,将干辣椒由如图6所示的中间进料槽14位置处投入,使旋转动作的顶压盘16利用接料孔20将干辣椒接入,并通过接料孔20中间的圆形孔下落到底侧的底拖盘15内,利用磨盘碾压原理实现工作。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