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压式雾化喷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9526发布日期:2019-04-20 03:51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压式雾化喷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压式雾化喷枪。



背景技术:

喷枪,是利用液体或压缩空气迅速释放作为动力的一种设备。喷枪通常分为普压式和加压式两种。喷枪广泛用于生物物料雾化、工业自动化喷涂、化工脱硫脱硝等技术领域。其中,生物物料的雾化用喷枪一般属于加压式。

生物技术上需要雾化的物料常见的有蛋白、核苷酸和赖氨酸等。由于生物物料颗粒精细,使用喷枪对生物物料雾化时要求高压空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同时物料在和高压空气进行混合前的颗粒尺寸应足够小。

目前,生物技术上所使用的喷枪,大多数都是仿造国外进口喷枪。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雾化喷枪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进口和仿造的喷枪在结构大体一致,主要结构包括枪体4、风管2、料管3、枪针6等。其中,进风口7和进料口8分别设置在枪体4头部的两侧,而风管2出口和料管3出口处连通形成造粒床腔。生产使用时,高压空气从一侧的进风口7进入风管2,而物料在另一侧从进料口8进入料管3,两者在造粒床腔内混合后利用空气的压力和动能形成雾状颗粒。这种结构的喷枪具有如下有待解决的技术缺陷:

1、高压空气压力稳定性差

风管出口与造粒床腔连接处的通道直接简单,使得风压稳定性差,从而导致雾化效果不佳。

2、物料雾化前颗粒尺寸过大

虽然物料在料管内已进行初步打散,但由于料管出口距离较长,使得雾化前物料颗粒粉碎不足,最终的雾化效果也大打折扣。

3、安装空间和操作空间较大

由于现有喷枪的进风口和进料口分别设置在枪体的两侧,在使用时进风管路和进料管路占用空间很大,操作不方便,并且,高压空气和加压物料在进入枪体后流动动能也有所损失。

所以,如何改进雾化喷枪的结构设计,提高空气压力稳定性、降低物料颗粒度、提高生物浆液的雾化效果,并且改善设备的安装和使用空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压式雾化喷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雾化喷枪存在的高压空气压力稳定性差、物料雾化前颗粒尺寸过大、安装空间和操作空间较大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加压式雾化喷枪,包括风管、料管和枪体;所述风管和所述料管从外到内依次同轴设置;所述枪体包括头部和枪针,所述头部设置于所述风管的前端,所述枪针一端连接所述头部,一端延伸至所述料管的后端出口;所述头部的前端设置有进风口和进料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风管连通,所述进料口与所述料管连通;所述风管和所述料管之间形成内高压风道,所述料管后段的外沿设置有凸环,所述凸环上设置有第一泄压通道;所述料管的后端出口的内径从前往后逐渐减小,所述枪针的外沿设置有第二泄压通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第一泄压通道为外螺纹,设置于所述凸环的外环面。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外螺纹的纹路窄小且延伸方向与凸环的轴线不同,所以高压空气在外螺纹的挤压下,不仅能够加快流动速度,并且能够驱使高压空气形成旋转的风,以利于将生物浆液物料的最终雾化。

可选地,进一步,所述第一泄压通道为斜通孔,贯穿所述凸环,孔径方向与所述风管的轴线呈倾斜交叉角度。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同样的,斜通孔能够加快高压空气的流动速度形成旋转的风,另外,设置于凸环上的斜通孔结构稳定,不容易由于侧壁的磨损而出现尺寸偏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斜通孔的孔径从前往后逐渐减小。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孔径由大变小的设计,能够提高高压空气的压力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第二泄压通道为外螺纹,设置于所述枪针的外沿。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外螺纹的纹路窄小且延伸方向与枪针的轴线不同,所以物料浆液在外螺纹的挤压下,不仅能够加快流动速度,并且能够驱使物料浆液形成不同方向喷射而出的流体,利于在高压空气作用下实现最终的雾化。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枪针能够沿自身的轴线旋转。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枪针旋转时可以调整外螺纹的角度,并且能够疏通流道,以防流通封堵或者浆液粉碎效果不良。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枪针能够沿自身的轴线方向移动。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枪针沿自身轴线方向可微调,同时,由于料管的后端出口的内径从前往后逐渐减小,所以,调整枪针前后位置,能够改变枪针外沿和料管出口内壁之间的距离,从而增加或者减小物料的流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还包括套管;所述套管围设在所述风管和所述头部的外周,使所述套管和所述风管之间的腔体形成外高压风道。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由于套管和风管之间的腔体形成外高压风道,与内高压风道形成两股高压流动空气,分别与粉碎后的浆液混合雾化,进一步提高了生物物料的雾化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内高压风道、外高压风道的空气压力均可自由调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套管的边缘圆滑设置。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套管的边缘设计得圆润光滑,抓握更安全,方便了工人的包装运输和使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套管、所述风管、所述料管和/或所述枪体的材质为不锈钢。该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不锈钢在常见的潮湿和温度变化大的环境中不易生锈,在接触酸、碱、盐等生物化学制剂时也不发生腐蚀,并且具有较高的硬度。而雾化喷枪需长时间接触蛋白、核苷酸和赖氨酸等生物浆液,采用不锈钢制作,提高了喷枪的耐腐蚀性,延长了工具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压式雾化喷枪,通过第一泄压通道改善高压空气的稳定性,利用第二泄压通道在雾化前减小物料的颗粒尺寸,进而提高物料的最终雾化效果,实现造粒均匀稳定,保证产品品质优良的目的。同时,将进风口和进料口设置于枪体前端,改善了设备的安装和使用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技术特征及其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内容中阐述地更加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践可以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雾化喷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二提供的加压式雾化喷枪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左视图;

图4为图2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适用于实施例一);

图5为图2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适用于实施例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套管的加压式雾化喷枪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左视图。

图标:1-套管;2-风管;3-料管;4-枪体;5-头部;6-枪针;7-进风口;8-进料口;9-凸环;10-第一泄压通道;11-第二泄压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现有技术说明:

目前,生物技术上所使用的喷枪,大多数都是仿造国外进口喷枪。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雾化喷枪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进口和仿造的喷枪在结构大体一致,主要结构包括枪体4、风管2、料管3、枪针6等。其中,进风口7和进料口8分别设置在枪体4头部5的两侧,而风管2出口和料管3出口处连通形成造粒床腔。生产使用时,高压空气从一侧的进风口7进入风管2,而物料在另一侧从进料口8进入料管3,两者在造粒床腔内混合后利用空气的压力和动能形成雾状颗粒。这种结构的喷枪具有如下有待解决的技术缺陷:1、高压空气压力稳定性差,2、物料雾化前颗粒尺寸过大,3、安装空间和操作空间较大。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概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加压式雾化喷枪,包括风管2、料管3和枪体4;风管2和料管3从外到内依次同轴设置;枪体4包括头部5和枪针6,头部5设置于风管2的前端,枪针6一端连接头部5,一端延伸至料管3的后端出口;头部5的前端设置有进风口7和进料口8,进风口7与风管2连通,进料口8与料管3连通;风管2和料管3之间形成内高压风道,料管3后段的外沿设置有凸环9,凸环9上设置有第一泄压通道10;料管3的后端出口的内径从前往后逐渐减小,枪针6的外沿设置有第二泄压通道11。

上述加压式雾化喷枪的技术方案,能够较好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雾化喷枪存在的高压空气压力稳定性差、物料雾化前颗粒尺寸过大、安装空间和操作空间较大等问题:通过第一泄压通道10改善高压空气的稳定性,利用第二泄压通道11在雾化前减小物料的颗粒尺寸,进而提高物料的最终雾化效果,实现造粒均匀稳定、保证产品品质优良的目的。同时,将进风口7和进料口8设置于枪体4前端,改善了设备的安装和使用空间。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方案存在的技术问题,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地解释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压式雾化喷枪,其中: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二提供的加压式雾化喷枪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左视图;图4为图2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适用于实施例一)。如图2~4所示,加压式雾化喷枪包括风管2、料管3和枪体4;风管2和料管3从外到内依次同轴设置;枪体4包括头部5和枪针6,头部5设置于风管2的前端,枪针6一端连接头部5,一端延伸至料管3的后端出口;头部5的前端设置有进风口7和进料口8,进风口7与风管2连通,进料口8与料管3连通;风管2和料管3之间形成内高压风道,料管3后段的外沿设置有凸环9,凸环9上设置有第一泄压通道10;料管3的后端出口的内径从前往后逐渐减小,枪针6的外沿设置有第二泄压通道11。

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第一泄压通道10为外螺纹,设置于凸环9的外环面。

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第二泄压通道11为外螺纹,设置于枪针6的外沿。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枪针6能够沿自身的轴线旋转。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枪针6能够沿自身的轴线方向移动。

在上述实施例一中,1、外螺纹的纹路窄小且延伸方向与凸环9的轴线不同,所以高压空气在外螺纹的挤压下,不仅能够加快流动速度,并且能够驱使高压空气形成旋转的风,以利于将生物浆液物料的最终雾化。2、外螺纹的纹路窄小且延伸方向与枪针6的轴线不同,所以物料浆液在外螺纹的挤压下,不仅能够加快流动速度,并且能够驱使物料浆液形成不同方向喷射而出的流体,利于在高压空气作用下实现最终的雾化。3、枪针6旋转时可以调整外螺纹的角度,并且能够疏通流道,以防流通封堵或者浆液粉碎效果不良。4、枪针6沿自身轴线方向可微调,同时,由于料管3的后端出口的内径从前往后逐渐减小,所以,调整枪针6前后位置,能够改变枪针6外沿和料管3出口内壁之间的距离,从而增加或者减小物料的流量。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压式雾化喷枪,其中: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二提供的加压式雾化喷枪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左视图;图5为图2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适用于实施例二)。如图2、3、5所示,加压式雾化喷枪包括风管2、料管3和枪体4;风管2和料管3从外到内依次同轴设置;枪体4包括头部5和枪针6,头部5设置于风管2的前端,枪针6一端连接头部5,一端延伸至料管3的后端出口;头部5的前端设置有进风口7和进料口8,进风口7与风管2连通,进料口8与料管3连通;风管2和料管3之间形成内高压风道,料管3后段的外沿设置有凸环9,凸环9上设置有第一泄压通道10;料管3的后端出口的内径从前往后逐渐减小,枪针6的外沿设置有第二泄压通道11。

如图5所示,进一步地,第一泄压通道10为斜通孔,贯穿凸环9,孔径方向与风管2的轴线呈倾斜交叉角度。

如图5所示,进一步地,斜通孔的孔径从前往后逐渐减小。

如图5所示,进一步地,第二泄压通道11为外螺纹,设置于枪针6的外沿。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枪针6能够沿自身的轴线旋转。

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枪针6能够沿自身的轴线方向移动。

上述实施例二,除了具备上述实施例一中相应的技术效果外,还具有如下技术特点:1、斜通孔能够加快高压空气的流动速度形成旋转的风,另外,设置于凸环9上的斜通孔结构稳定,不容易由于侧壁的磨损而出现尺寸偏差。2、孔径由大变小的设计,能够提高高压空气的压力稳定性。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套管1的加压式雾化喷枪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的左视图。在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6、7所示,加压式雾化喷枪还包括套管1。套管1围设在风管2和头部5的外周,使套管1和风管2之间的腔体形成外高压风道。外高压风道与内高压风道形成两股高压流动空气,分别与粉碎后的浆液混合雾化,进一步提高了生物物料的雾化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内高压风道、外高压风道的空气压力均可自由调节。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套管1的边缘圆滑设置。套管1的边缘设计得圆润光滑,抓握更安全,方便了工人的包装运输和使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套管1、风管2、料管3和/或枪体4的材质为不锈钢。不锈钢在常见的潮湿和温度变化大的环境中不易生锈,在接触酸、碱、盐等生物化学制剂时也不发生腐蚀,并且具有较高的硬度。而雾化喷枪需长时间接触蛋白、核苷酸和赖氨酸等生物浆液,采用不锈钢制作,提高了喷枪的耐腐蚀性,延长了工具的使用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