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泡剂消泡的MVR蒸发浓缩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6652发布日期:2019-09-12 10:09阅读:710来源:国知局
消泡剂消泡的MVR蒸发浓缩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发浓缩领域的MVR蒸发浓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消泡剂消泡的MVR蒸发浓缩设备。



背景技术:

浓缩工艺是化工、食品、医药等很多行业领域的产品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常用生产工艺。在物料的浓缩过程中,由于物料的特性所致,常会遇到料液起泡的情况,容易形成跑料、爆沸等现象,导致浓缩工艺过程处于不稳定状态、浓缩工艺达不到生产要求、浓缩设备无法稳定运行等严重影响浓缩工艺生产效率的情况发生。尤其是对于MVR蒸发浓缩设备,起泡会造成压缩机进料,严重影响压缩机和MVR蒸发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使用消泡剂是一种有效的蒸发浓缩消泡方法,但是,在很多蒸发浓缩生产工艺中,生产产品不允许使用消泡剂,致使没有有效可行的消泡方法和措施可使用,阻碍了相关物料蒸发浓缩工艺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泡剂消泡的MVR蒸发浓缩设备,对于物料在浓缩过程中易起泡、料液中不允许加消泡剂的工况,通过使用消泡剂达到防止蒸汽夹带物料进入压缩机、或者是影响提取凝液纯度的现象发生,同时消泡剂还不会污染浓缩物料,达到物料浓缩和提纯的生产工艺要求,满足MVR蒸发浓缩设备稳定运行的要求,消除消泡剂对浓缩物料的污染,满足相关物料采用MVR蒸发浓缩方法进行浓缩提取生产工艺的有效应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消泡剂消泡的MVR蒸发浓缩设备,包括蒸发器、分离室、消泡室、压缩机;

所述蒸发器入口连通于原料供给管路,出口连通于分离室,蒸发器加热侧入口连通于主压缩机出口,蒸发器加热侧出口接凝液收集或排出管路;

所述分离室通过汽相通道连通于消泡室,通过液相通道分别连通于蒸发器循环料液入口、浓缩液排出管路;

所述消泡室通过气相管路连通于压缩机入口,消泡室设有消泡剂循环管路和消泡废液排出管路。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压缩机可以是罗茨压缩机、离心压缩机或其它类型蒸气压缩机。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通过设置独立的消泡室,采用消泡剂清除蒸汽中夹带物料,同时消泡剂还不会污染浓缩物料,消除了相关物料采用蒸发浓缩工艺采用MVR蒸发系统的障碍,即满足了物料浓缩工艺质量的要求,又显著提高了相关物料浓缩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工艺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消泡剂消泡的MVR蒸发浓缩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蒸发器;2、主压缩机;3、消泡室;4、分离室;5、浓缩液排出管路;6、原料供给管路;7、凝液收集或排出管路;8、消泡废液排出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结合说明书附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消泡剂消泡的MVR蒸发浓缩设备及方法,一种消泡剂消泡的MVR蒸发浓缩设备及方法,包括蒸发器1、分离室4、消泡室3、压缩机2;

所述蒸发器1入口连通于原料供给管路6,出口连通于分离室4,蒸发器1加热侧入口连通于压缩机2出口,蒸发器1加热侧出口接凝液收集或排出管路7;

所述分离室4通过汽相通道连通于消泡室3,通过液相通道分别连通于蒸发器1循环料液入口、浓缩液排出管路5;

所述消泡室3通过气相管路连通于压缩机2入口,消泡室3设有消泡剂循环管路和消泡废液排出管路8。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压缩机2可以是罗茨压缩机、离心压缩机或其它类型蒸气压缩机。使用时,包括以下步骤:

a.原料通过原料供给管路6输入蒸发器1加热并部分蒸发后,输入分离室4进行汽液分离,分离后的气体进入消泡室进行消泡;

b.消泡后的气相通过压缩机2压缩后作为热源输入蒸发器1加热侧入口,给料液加热,加热后气体冷凝为凝液经过凝液收集或排出管路7排出;

c.分离室4分离后的液相进入蒸发器1继续加热蒸发,分离室4浓缩后的液相自浓缩液排出管路5排出。

d.消泡室3有消泡剂,消泡剂通过循环喷淋对分离室4分离出的气相进行消泡处理,消泡室3消泡产生的废液自消泡废液排出管路8排出。

消泡剂在消泡室3内循环消泡,不会污染浓缩物料,MVR蒸发浓缩系统工作压力为真空状态,即负压状态。

实施例二

假树叶水提液的蒸发浓缩,将原料通过原料供给管路6输入蒸发器1,处理量3000kg/h,原料温度60℃,分离室4操作参数:蒸发压力45kPa,蒸发温度51.5℃,压缩机2功率90kW,蒸发后浓缩比达到15:1以上。在蒸发过程中,凝液及压缩机2没有翻液进料现象,浓缩液中无消泡剂污染,浓缩液的浓缩纯度达到了生产工艺要求,MVR蒸发浓缩系统的能够稳定连续运行。

当然,以上说明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列举上述实施例,应当说明的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指导下,所做出的所有等同替代、明显变形形式,均落在本说明书的实质范围之内,理应受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