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燥洗涤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34637发布日期:2020-04-24 22:00阅读:6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燥洗涤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燥洗涤塔。



背景技术:

一般工业过程所产生的过程废气通常包括有毒物质且具有臭味,如果废气未经过妥善处理,就会造成空气污染。而且,若废气中的有毒物质浓度超过法规规定的限值,就可能危害工厂员工及一般民众的身体健康。为了控制空气污染物,必须利用空气污染防治设备处理废气,以使废气中的有毒物质浓度低于法规规定的限值,其中的一种业界常用的空气污染防治设备为湿式洗涤塔。

传统的湿式洗涤塔由于水汽多,易造成设备快速老化腐蚀,加大了维护成本的同时还容易导致设备故障并留下安全隐患。随着化工企业对稳定生产、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的要求不断提高,目前的常规措施的缺点日渐突出,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适应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洗涤效果明显且能减少多余水分的一种干燥洗涤塔。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干燥洗涤塔,包括塔体以及洗涤液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上端设有排气口,所述塔体由上塔体、中空室和下塔体组成,所述上塔体内设有加热装置,所述下塔体内设有喷淋装置,所述下塔体外侧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位于喷淋装置下方,所述下塔体底端设有出液口,该出液口与所述洗涤液循环系统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室与下塔体间设有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上分布有大小一致的圆形孔洞。

进一步地,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布水器、若干组喷淋器和若干个喷淋头。

进一步地,所述布水器一端连接于塔体左侧,另一端贯穿塔体右侧,所述布水器下端,连接有若干组喷淋器且该喷淋器均位于下塔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喷淋器由三根喷淋管道组成,该喷淋管道长度由左至右逐渐减小且均匀分布于所述布水器上,所述喷淋管道的出水端朝向塔底,所述喷淋管道末端均连接有喷淋头。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底框和加热管。

进一步地,所述上塔体与所述中空室之间设有底框。

进一步地,所述底框为中空圆形,所述底框下端连接有若干个条状加热管。

进一步地,所述洗涤液循环系统包括回收管、洗涤液循环槽和循环泵,所述洗涤液循环槽通过回收管与出液口连接,所述循环泵一端与洗涤液循环槽连接,另一端连接贯穿于下塔体外的布水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工艺简单,使用方便,清理维护容易,尤其是增加了加热装置,减少洗涤过程中的多余水分,且区别于传统的干燥塔中的风机设备,可减少烟气的流动速度;进一步地,喷淋管的高低不一,可增加烟气和洗涤液的接触面积,使其气液接触充分,提高洗涤强度,增加处理量,同时还有效降低了后续处理系统的处理负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干燥洗涤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干燥洗涤塔中挡板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干燥洗涤塔中加热装置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塔体,12、中空室,13、上塔体,131、出气口,14、下塔体,141、进气口,142、出液口,15、加热装置,151、底框,152、加热管,16喷淋装置,161、布水器,162、喷淋管道,163、喷淋头,17、挡板,2、洗涤液循环系统,21、回收管,22、洗涤液循环槽,23、循环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干燥洗涤塔,包括塔体1洗涤液循环系统2,塔体1由上塔体13、中空室12和下塔体14组成,上塔体13设有加热装置15,加热装置15由底框151和加热管152组成,底框151设置于上塔体13和中空室12之间,加热管152呈条状连接底框151下端,加热装置15上端设有出气口131;中空室12位于上塔体13和下塔体14之间,中空室12与下塔体14间设有挡板17,挡板17上分布有大小一致的圆形孔洞,通过圆形孔洞可以下降废气流向中空室12的速度,下塔体14设有进气口141和喷淋装置16,喷淋装置16由布水器161、若干组喷淋器和若干个喷淋头163组成,其中布水器161一端连接于塔体1左侧,另一端贯穿塔体1右侧,布水器161下端,连接有若干组喷淋器,喷淋器由三根喷淋管道162组成,喷淋管道162的出水端朝向塔底,末端均连接有喷淋头163,进气口141设于离塔体1最低的喷淋头163下方,出液口142位于下塔体14底端,与洗涤液循环系统2相连接,废气从进气口141进入塔体,在下塔体14内与喷淋头163喷出的洗涤液充分接触后,通过挡板17上的圆形孔洞流入中空室12,在中空室12内由加热装置15去除水汽后从位于上塔体13的出气口131流出。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洗涤液循环系统2包括回收管21、洗涤液循环槽22和循环泵23,洗涤液从喷淋头163喷出,与废气充分接触后流入位于塔底的出液口142,由出液口142流入回收管21,由回收管21流向洗涤液循环槽22,在洗涤液循环槽22中充分净化后流向循环泵23,由循环泵23送入贯穿于下塔体14外的布水器161,进行循环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在使用时,废气由进气口141进入塔体1在下塔体14中与高低不一的喷淋器中流出的洗涤液充分喷淋后,喷淋后的气体通过档板17上的圆形孔洞缓慢进入中空室12,在中空室12内由设置于中空室12与上塔体13间的加热装置15去除喷淋过后多余的水分后进入出气口131,在此过程中,通过喷淋器流出的洗涤液接触废气后流向塔底,由出液口142流入回收管21,由回收管21流向洗涤液循环槽22,在洗涤液循环槽22内酸碱综合后流向循环泵23,再由循环泵23送入贯穿于下塔体14外的布水器161,实现循环利用。

上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和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干燥洗涤塔,包括塔体(1)以及洗涤液循环系统(2),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上端设有排气口(131),所述塔体(1)由上塔体(13)中空室(12)和下塔体(14)组成,所述上塔体(13)内设有加热装置(15),所述下塔体(14)内设有喷淋装置(16),所述下塔体外侧设有进气口(141),所述进气口(141)位于喷淋装置(16)下方,所述下塔体底端设有出液口(142),该出液口与所述洗涤液循环系统(2)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燥洗涤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室(12)与下塔体(14)间设有挡板(1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干燥洗涤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7)上分布有大小一致的圆形孔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燥洗涤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16)包括布水器(161)、若干组喷淋器和若干个喷淋头(16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干燥洗涤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器(161)一端连接于塔体左侧,另一端贯穿塔体右侧,所述布水器(161)下端,连接有若干组喷淋器且该喷淋器均位于下塔体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干燥洗涤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器由三根喷淋管道(162)组成,该喷淋管道(162)长度由左至右逐渐减小且均匀分布于所述布水器(161)上,所述喷淋管道(162)的出水端朝向塔底,所述喷淋管道(162)末端均连接有喷淋头(16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燥洗涤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15)包括底框(151)和加热管(15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干燥洗涤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塔体(13)与所述中空室(12)之间设有底框(151)。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干燥洗涤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151)为中空圆形,所述底框(151)下端连接有若干个条状加热管(152)。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燥洗涤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液循环系统(2)包括回收管(21)、洗涤液循环槽(22)和循环泵(23),所述洗涤液循环槽(22)通过回收管(21)与出液口(142)连接,所述循环泵(23)一端与洗涤液循环槽(22)连接,另一端连接贯穿于下塔体外的布水器(16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燥洗涤塔,包括塔体以及洗涤液循环系统,所述塔体上端设有排气口,所述塔体由上塔体、中空室和下塔体组成,所述上塔体内设有加热装置,所述下塔体内设有喷淋装置,所述下塔体外侧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位于喷淋装置下方,所述下塔体底端设有出液口,该出液口与所述洗涤液循环系统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洗涤效果明显且能减少洗涤过程中多余水分,有效降低了后续处理系统的处理负荷。

技术研发人员:龚永建;姚水林;杨琼;徐文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盐江西兰太化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14
技术公布日:2020.0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