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树脂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树脂生产用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一种用于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大多数反应釜在使用时直接将物料倒入反应腔内进行混合,通过注入介质进行混合、溶解,进而使物料反应,得到反应产物。
现有的反应釜在使用中存在物料混合不充分的问题,物料得不到充分混合会导致反应可靠性较差、工作效率低、产品质量差、浪费原材料等现象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树脂生产用反应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树脂生产用反应釜,包括釜体和搅拌机构,其中:
釜体具有球形反应腔,釜体顶端设有与反应腔连通的进料管且其底端设有与反应腔连通的出料管;
搅拌机构包括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第一搅拌组件、第二搅拌组件相对布置在反应腔两侧;第一搅拌组件包括第一搅拌轴和第一驱动电机,第一搅拌轴水平转动安装在釜体上,第一搅拌轴上沿其轴向间隔布置有多个第一搅拌板,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搅拌轴传动连接;第二搅拌组件包括第二搅拌轴和第二驱动电机,第二搅拌轴水平转动安装在釜体上,第二搅拌轴上沿其轴向间隔布置有多个第二搅拌板,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搅拌轴传动连接。
优选的,从第一搅拌轴靠近釜体一端向远离釜体一端方向,多个第一搅拌板的长度逐渐增大。
优选的,第一搅拌板呈弧形且其弧形开口朝向釜体。
优选的,第一搅拌组件还包括两个相对布置在第一搅拌轴两侧的第一刮板,第一刮板呈弧形并与釜体内壁贴合,第一刮板与第一搅拌轴连接并可随着第一搅拌轴的转动而转动。
优选的,从第二搅拌轴靠近釜体一端向远离釜体一端方向,多个第二搅拌板的长度逐渐增大。
优选的,第二搅拌板呈弧形且其弧形开口朝向釜体。
优选的,第二搅拌组件还包括两个相对布置在第二搅拌轴两侧的第二刮板,第二一刮板呈弧形并与釜体内壁贴合,第二刮板与第二搅拌轴连接并可随着第二搅拌轴的转动而转动。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树脂生产用反应釜,釜体具有球形反应腔,便于各种原料聚集在一起,提高反应效率;同时,相对布置在反应腔两侧的第一搅拌组件、第二搅拌组件对反应原料进行搅拌混合,第一搅拌轴、第二搅拌轴均水平布置,第一搅拌板、第二搅拌板分别随着第一搅拌轴、第二搅拌轴的转动而转动,从而形成多个独立的搅拌圈,能够对反应物进行充分搅拌,使各种原料能够充分混合,提高反应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树脂生产用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树脂生产用反应釜,包括釜体1和搅拌机构,其中:
釜体1具有球形反应腔2,釜体1顶端设有与反应腔2连通的进料管3且其底端设有与反应腔2连通的出料管4。
搅拌机构包括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第一搅拌组件、第二搅拌组件相对布置在反应腔2两侧。
第一搅拌组件包括第一搅拌轴5和第一驱动电机。第一搅拌轴5水平转动安装在釜体1上,第一搅拌轴5上沿其轴向间隔布置有多个第一搅拌板6,从第一搅拌轴5靠近釜体1一端向远离釜体1一端方向,多个第一搅拌板6的长度逐渐增大,第一搅拌板6呈弧形且其弧形开口朝向釜体1。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搅拌轴5传动连接。
第二搅拌组件包括第二搅拌轴7和第二驱动电机。第二搅拌轴7水平转动安装在釜体1上,第二搅拌轴7上沿其轴向间隔布置有多个第二搅拌板8,从第二搅拌轴7靠近釜体1一端向远离釜体1一端方向,多个第二搅拌板8的长度逐渐增大,第二搅拌板8呈弧形且其弧形开口朝向釜体1。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搅拌轴7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釜体1具有球形反应腔2,便于各种原料聚集在一起,提高反应效率;同时,相对布置在反应腔2两侧的第一搅拌组件、第二搅拌组件对反应原料进行搅拌混合,第一搅拌轴5、第二搅拌轴7均水平布置,第一搅拌板6、第二搅拌板8分别随着第一搅拌轴5、第二搅拌轴7的转动而转动,从而形成多个独立的搅拌圈,能够对反应物进行充分搅拌,使各种原料能够充分混合,提高反应效率。
本实施例中,第一搅拌组件还包括两个相对布置在第一搅拌轴5两侧的第一刮板9,第一刮板9呈弧形并与釜体1内壁贴合,第一刮板9与第一搅拌轴5连接并可随着第一搅拌轴5的转动而转动。第一刮板9随着第一搅拌轴5的转动而转动,第一刮板9不停的刮扫釜体1内壁,避免反应原料附着在釜体1内壁而造成原料浪费、原料不均匀等现象。
本实施例中,第二搅拌组件还包括两个相对布置在第二搅拌轴7两侧的第二刮板10,第二一刮板呈弧形并与釜体1内壁贴合,第二刮板10与第二搅拌轴7连接并可随着第二搅拌轴7的转动而转动。第二刮板10随着第二搅拌轴7的转动而转动,第二刮板10不停的刮扫釜体1内壁,避免反应原料附着在釜体1内壁而造成原料浪费、原料不均匀等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树脂生产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1)和搅拌机构,其中:
釜体(1)具有球形反应腔(2),釜体(1)顶端设有与反应腔(2)连通的进料管(3)且其底端设有与反应腔(2)连通的出料管(4);
搅拌机构包括第一搅拌组件和第二搅拌组件,第一搅拌组件、第二搅拌组件相对布置在反应腔(2)两侧;第一搅拌组件包括第一搅拌轴(5)和第一驱动电机,第一搅拌轴(5)水平转动安装在釜体(1)上,第一搅拌轴(5)上沿其轴向间隔布置有多个第一搅拌板(6),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搅拌轴(5)传动连接;第二搅拌组件包括第二搅拌轴(7)和第二驱动电机,第二搅拌轴(7)水平转动安装在釜体(1)上,第二搅拌轴(7)上沿其轴向间隔布置有多个第二搅拌板(8),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搅拌轴(7)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生产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从第一搅拌轴(5)靠近釜体(1)一端向远离釜体(1)一端方向,多个第一搅拌板(6)的长度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树脂生产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第一搅拌板(6)呈弧形且其弧形开口朝向釜体(1)。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生产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第一搅拌组件还包括两个相对布置在第一搅拌轴(5)两侧的第一刮板(9),第一刮板(9)呈弧形并与釜体(1)内壁贴合,第一刮板(9)与第一搅拌轴(5)连接并可随着第一搅拌轴(5)的转动而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生产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从第二搅拌轴(7)靠近釜体(1)一端向远离釜体(1)一端方向,多个第二搅拌板(8)的长度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树脂生产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第二搅拌板(8)呈弧形且其弧形开口朝向釜体(1)。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生产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第二搅拌组件还包括两个相对布置在第二搅拌轴(7)两侧的第二刮板(10),第二一刮板呈弧形并与釜体(1)内壁贴合,第二刮板(10)与第二搅拌轴(7)连接并可随着第二搅拌轴(7)的转动而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