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发电机组箱体顶部废气排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39870发布日期:2020-06-17 01:03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气发电机组箱体顶部废气排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排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燃气发电机组箱体顶部废气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废气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排出的有毒有害的气体,特别是化工厂、钢铁厂、制药厂以及炼焦厂和炼油厂等,排放的废气气味大,严重污染环境和影响人体健康,而燃气发电机组常用甲烷等作为燃料,其在尾气中容易因甲烷燃烧不充分,出现一氧化碳的情况,且甲烷味出现燃烧的甲烷容易随着废气排放到空气孔造成污染,传统的净化效果不理想,缺乏一种有效去除废气中多与甲烷以及一氧化碳的措施,安全性能低,存在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发电机组箱体顶部废气排放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燃气发电机组箱体顶部废气排放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依次固定连接有吸收罩、第一吸收腔和第二吸收腔,所述吸收罩通过连接杆与支架固定相连,所述支架下端与底座固定相连,所述吸收罩的倒置的漏斗形结构,且由双层中空金属制成,所述吸收罩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若干吸收孔,所述吸收罩的上端贯穿至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吸收管,所述吸收管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固定连接在输送泵上,所述输送泵一侧通过输出管贯穿延伸至第一吸收腔的一侧上端,所述第一吸收腔的内部弓形排列有若干吸收板,所述第一吸收腔的底部两侧分别导通有第一循环管和第二循环管,所述第二循环管的另一端嵌套连接在第一吸收腔的上端一侧,所述第一循环管的另一端导通连接在输出管的一端,所述第一吸收腔的底部通过衔接管与第二吸收腔的上端一侧导通相连,所述第二吸收腔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内部固定连接有管道阀;

所述吸收板表面粘附有沸石吸附剂,所述第二吸收腔的内部填充有氯化亚铜溶液,所述第一循环管的内部上端单向阀座,所述单向阀座,包括密封板、转动轴和限位块,所述密封板一端通过转动轴第一循环管的内壁固定相连,所述限位块对应设置在第一循环管内壁另一侧上,所述限位板的另一端对应贴合在限位块的上端,所述导向阀座对应同样设置在第二循环管的内部上端。

优选的,所述吸收罩的下端四周固定连接有若干遮挡片,所述遮挡片为双层塑料材质制成,且内容同样贯穿有若干吸收孔。

优选的,所述第二吸收腔的顶部开设出气口。

优选的,所述衔接管一端对应插设在第二吸收腔的氯化亚铜溶液液面下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吸收腔设计,从而利用输送泵作用,将吸收罩下端燃烧器产生的废气吸附到第一吸收腔中,从而利用第一吸收腔中拱形设置的吸收板表面的沸石吸附剂对甲烷气体进行吸收,同时利用第一循环管和第二循环管增大气体在第一吸收腔中停留时间,增加吸附效果,同时通过在气体灌输到第二吸收腔中的氯化亚铁容液对废气中的一氧化碳进行吸附,从而实现废气的吸收,同时有效将灰尘截留到第二吸收腔中,从而实现对废气的有效净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1、底座;2、支架;3、第一吸收腔;4、第二吸收腔;5、连接杆;6、吸收罩;7、吸收孔;8、遮挡片;9、吸收管;10、连接管;11、输送泵;12、输出管;13、吸收板;14、第一循环管;15、衔接管;16、第二循环管;17、出料管;18、管道阀;19、出气口;20、转动轴;21、密封板;22、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燃气发电机组箱体顶部废气排放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依次固定连接有吸收罩6、第一吸收腔3和第二吸收腔4,吸收罩6通过连接杆5与支架2固定相连,支架2下端与底座1固定相连,吸收罩6的倒置的漏斗形结构,且由双层中空金属制成,吸收罩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若干吸收孔7,吸收罩6的上端贯穿至支架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吸收管9,吸收管9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10固定连接在输送泵11上,输送泵11一侧通过输出管12贯穿延伸至第一吸收腔3的一侧上端,第一吸收腔3的内部弓形排列有若干吸收板13,第一吸收腔3的底部两侧分别导通有第一循环管14和第二循环管16,第二循环管16的另一端嵌套连接在第一吸收腔3的上端一侧,第一循环管14的另一端导通连接在输出管12的一端,第一吸收腔3的底部通过衔接管15与第二吸收腔4的上端一侧导通相连,第二吸收腔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管17,出料管17内部固定连接有管道阀18;

吸收板13表面粘附有沸石吸附剂,第二吸收腔4的内部填充有氯化亚铜溶液,第一循环管14的内部上端单向阀座,单向阀座,包括密封板21、转动轴20和限位块22,密封板21一端通过转动轴20第一循环管14的内壁固定相连,限位块22对应设置在第一循环管14内壁另一侧上,密封板21的另一端对应贴合在限位块22的上端,导向阀座对应同样设置在第二循环管16的内部上端。

吸收罩6的下端四周固定连接有若干遮挡片8,遮挡片8为双层塑料材质制成,且内容同样贯穿有若干吸收孔7,方便通过吸收孔7对废气进行吸收,第二吸收腔4的顶部开设出气口19,方便将第二吸收腔4中的废气吸附,衔接管15一端对应插设在第二吸收腔4的氯化亚铜溶液液面下端,有效对一氧化碳进行吸附,同时对废气中灰尘进行吸附,更环保。

工作原理为:输送泵11有效加工吸收罩6吸收的废气输送到第一吸收腔3中,经过吸收板13外部的沸石吸附片对甲烷进行吸收,同时废气中第一吸收腔3中流动时,有效通过第一循环管14和第二循环管16,将流进到第一吸收腔3底部的废气再次输送到第一吸收腔3的内部顶端进行二次过滤,同时废气在通过衔接管15输送到第二吸收腔4中,经过氯化亚铁容易进行吸收,从而将废气中的一氧化碳吸收,同时将灰尘过来的第二吸收腔4中,简单实用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燃气发电机组箱体顶部废气排放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依次固定连接有吸收罩(6)、第一吸收腔(3)和第二吸收腔(4),所述吸收罩(6)通过连接杆(5)与支架(2)固定相连,所述支架(2)下端与底座(1)固定相连,所述吸收罩(6)的倒置的漏斗形结构,且由双层中空金属制成,所述吸收罩(6)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若干吸收孔(7),所述吸收罩(6)的上端贯穿至支架(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吸收管(9),所述吸收管(9)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10)固定连接在输送泵(11)上,所述输送泵(11)一侧通过输出管(12)贯穿延伸至第一吸收腔(3)的一侧上端,所述第一吸收腔(3)的内部弓形排列有若干吸收板(13),所述第一吸收腔(3)的底部两侧分别导通有第一循环管(14)和第二循环管(16),所述第二循环管(16)的另一端嵌套连接在第一吸收腔(3)的上端一侧,所述第一循环管(14)的另一端导通连接在输出管(12)的一端,所述第一吸收腔(3)的底部通过衔接管(15)与第二吸收腔(4)的上端一侧导通相连,所述第二吸收腔(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出料管(17),所述出料管(17)内部固定连接有管道阀(18);

所述吸收板(13)表面粘附有沸石吸附剂,所述第二吸收腔(4)的内部填充有氯化亚铜溶液,所述第一循环管(14)的内部上端单向阀座,所述单向阀座,包括密封板(21)、转动轴(20)和限位块(22),所述密封板(21)一端通过转动轴(20)第一循环管(14)的内壁固定相连,所述限位块(22)对应设置在第一循环管(14)内壁另一侧上,所述密封板(21)的另一端对应贴合在限位块(22)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发电机组箱体顶部废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罩(6)的下端四周固定连接有若干遮挡片(8),所述遮挡片(8)为双层塑料材质制成,且内容同样贯穿有若干吸收孔(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发电机组箱体顶部废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收腔(4)的顶部开设出气口(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发电机组箱体顶部废气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管(15)一端对应插设在第二吸收腔(4)的氯化亚铜溶液液面下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气发电机组箱体顶部废气排放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依次固定连接有吸收罩、第一吸收腔和第二吸收腔本实用新型通过吸收腔设计,从而利用输送泵作用,将吸收罩下端燃烧器产生的废气吸附到第一吸收腔中,从而利用第一吸收腔中拱形设置的吸收板表面的沸石吸附剂对甲烷气体进行吸收,同时利用第一循环管和第二循环管增大气体在第一吸收腔中停留时间,增加吸附效果,同时通过在气体灌输到第二吸收腔中的氯化亚铁容液对废气中的一氧化碳进行吸附,从而实现废气的吸收,同时有效将灰尘截留到第二吸收腔中,从而实现对废气的有效净化。

技术研发人员:张锡杰;王永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启晨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8
技术公布日:2020.06.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