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甲基丙烯酸特种酯类液环真空泵吸收液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34556发布日期:2020-04-10 17:03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甲基丙烯酸特种酯类液环真空泵吸收液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真空系统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甲基丙烯酸特种酯类液环真空泵吸收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液环真空泵吸收液循环装置,用甲基丙烯酸酯为循环吸收液,通过吸收液箱内热交换铜盘管内-10°的冷媒液给吸收液降温,换热。达到生产所需的真空度的同时吸收生产真空尾气中物料。吸收液循环系统存在以下问题,甲基丙烯酸酯类循环液长时间吸收使用会出现少量聚合物,堵塞真空泵循环液进口管线,影响真空泵正常运行,需要紧急停车,处理堵塞管线,影响了生产。用铜材质盘管作为换热管,长时间使用后管壁因腐蚀和冲刷而变薄,进而破损,造成冷媒液泄漏,循环吸收液被污染后不能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甲基丙烯酸特种酯类液环真空泵吸收液循环装置,它具有操作简单,减少堵塞真空泵液环进口管线,换热管耐腐蚀,节能环保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甲基丙烯酸特种酯类液环真空泵吸收液循环装置,包括液环真空泵(1)、循环液进料管线(2)、循环液出料管线(3)、冷媒水盘管(4)、吸收循环液箱(5)、排污口(6)液环真空泵排气管线(7)、冷媒盘管支架(8)、溢流口(9),冷媒水盘管(4)盘在冷媒盘管支架(8)上放置在吸收循环液箱(5)内,循环液进料管线(2)一端从吸收循环液箱(5)上端插入箱内与底部距离约为300-400mm,另一端连接液环真空泵(1)壳层的循环液进料口,循环液出料管线(3)法兰一端与液环真空泵(1)出口法兰用螺栓相连接,另一端插入吸收循环液箱(5),液环真空泵排气管线(7)一端插入到吸收循环液箱内,在吸收循环液的液面和溢流口(9)之上,溢流口(9)焊接在液环真空泵排气管线(7)底部与吸收循环液的液面以上之间的位置并安装阀门,吸收循环液箱(5)上端法兰与箱盖法兰连用螺栓连接形成密闭的空间,便于清理箱内聚合物,排污口(6)焊接在吸收循环液箱(5)底部并安装阀门。循环液进料管线(2)一端从吸收循环液箱(5)上端插入箱内,采用虹吸的方式,与底部距离为300-400mm

循环液出料管线(3)一端与液环真空泵(1)出口相连接,另一端插入吸收循环液箱(5)内吸收循环液液面以下。

冷媒水盘管(4)为304材质的白钢盘管线。冷媒水盘管(4)进、出口管线通过白钢活节阀门连接在吸收循环液箱(5)外,便于拆卸。如果需要拆卸清理吸收循环液箱(5),将白钢活接阀门拆开,冷媒水盘管(4)与进、出管线断开,然后将箱外外漏管线部分移入箱内,从吸收循环液箱(5)上端将冷媒水盘管(4)取出,清理箱内。

循环液进料管线(2)采用虹吸的方式,不在直接从吸收循环液箱底部(5)进料,而是离箱底部有一定距离的地方进料,防止吸收循环液箱底部沉积的聚合物堵塞液环真空泵循环液进料管线(2)。

冷却用的冷媒水盘管(4)原来材质为铜的管线,改为304材质的白钢管线,防止了因管壁冲刷、腐蚀减薄而造成的管线破损,冷媒液泄漏。

液环真空泵(1)的循环液出料管线(3)与吸收循环液箱(5)相连,并且出料口在循环液面以下,这样就形成了液封,能够保证真空循环系统稳定的真空度。

溢流口安装在液环真空泵排气管线(7)底部和吸收循环液液面以上之间的位置,当吸收循环液的液面上升时,吸收循环液会从溢流口(9)流出被收集起来,保证液环真空泵排气管线(7)底部在吸收循环液面以上,使气体顺利排出。

当吸收循环液失效或吸收循环液箱(5)底部聚集大量聚合物时,吸收循环液从排污口(6)放出更换,清理聚合物。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液环真空泵循环液进料管线进料方式的改变,防止甲基丙烯酸酯类产生的聚合物堵塞液环真空泵循环液进料管线,延长了液环真空泵使用周期,减少了检、维修作业。冷媒水铜盘管线改为304材质的白钢盘管线,防止了因管壁冲刷减薄,腐蚀而造成的管线破损,冷媒液泄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液环真空泵2循环液进料管线3循环液出料管线4冷媒水盘管5吸收循环液箱6排污口7液环真空泵排气管线8冷媒盘管支架9溢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冷媒水盘管4是白钢盘管,盘在冷媒盘管支架8上放置在吸收循环液箱5内,冷媒水盘管4进、出口管线通过白钢活节阀门连接在吸收循环液箱5外,便于拆卸。循环液进料管线2一端从吸收循环液箱5上端插入箱内与底部距离约为300-400mm。底部循环液温度低,能够保证液环真空泵1所需要的工作温度,而且吸收循环液箱5底部会有杂质和聚合物产生,防止吸收循环液箱5底部沉积的杂物堵塞液环真空泵循环液进料管线2。另一端连接液环真空泵1壳层的循环液进料口。循环液出料管线3法兰一端与液环真空泵1出口法兰用螺栓相连接,另一端插入吸收循环液箱液面以下。液环真空泵排气管线7一端插入到吸收循环液箱内,但在吸收循环液的液面和溢流口9之上。溢流口9焊接在液环真空泵排气管线7底部与吸收循环液的液面以上之间的位置并安装阀门。吸收循环液箱5上端法兰与箱盖法兰连用螺栓连接形成密闭的空间,便于清理箱内聚合物。排污口6焊接在吸收循环液箱5底部并安装阀门。

工作过程:由于液环真空泵工作形成真空度,吸收循环液从吸收循环液箱5内被循环液进料管线2虹吸进入液环真空泵1腔内,真空气体进入液环真空泵1后进入吸收循环液中被带走从而形成真空,同时真空气体中的物料液体被吸收循环液吸收。气体由液环真空泵循环液出料管线3排入到吸收循环液箱5,气体由液环真空泵管线7排放到尾气处理系统中再次处理。冷媒水通过冷媒水盘管和进、出管线与箱内吸收循环液进行热交换,将吸收循环液冷却,用于保持吸收循环液箱5内吸收循环液工作温度,从而保证液环真空泵最佳的工作状态,达到保证真空度的稳定性。当吸收循环液的液面超过溢流口时就会被溢流走收集起来,用以保证液环真空泵排气管线7底部在液面之上使气体顺利排出。当吸收循环液箱5底部产生大量聚合物或吸收循环液失效时,通过排污阀6将吸收循环液放净,打开吸收循环液箱5上盖进行清理和更换。



技术特征:

1.一种甲基丙烯酸特种酯类液环真空泵吸收液循环装置,包括液环真空泵(1)、循环液进料管线(2)、循环液出料管线(3)、冷媒水盘管(4)、吸收循环液箱(5)、排污口(6)液环真空泵排气管线(7)、冷媒盘管支架(8)、溢流口(9),其特征在于:冷媒水盘管(4)盘在冷媒盘管支架(8)上放置在吸收循环液箱(5)内,循环液进料管线(2)一端从吸收循环液箱(5)上端插入箱内,另一端连接液环真空泵(1)壳层的循环液进料口,循环液出料管线(3)法兰一端与液环真空泵(1)出口法兰用螺栓相连接,循环液出料管线(3)另一端插入吸收循环液箱(5)吸收循环液液面以下,液环真空泵排气管线(7)一端插入到吸收循环液箱内,在吸收循环液的液面和溢流口(9)之上,溢流口(9)焊接在液环真空泵排气管线(7)底部与吸收循环液的液面以上之间的位置并安装阀门,吸收循环液箱(5)上端法兰与箱盖法兰连用螺栓连接形成密闭的空间,便于清理箱内聚合物,排污口(6)焊接在吸收循环液箱(5)底部并安装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基丙烯酸特种酯类液环真空泵吸收液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循环液进料管线(2)一端从吸收循环液箱(5)上端插入箱内,采用虹吸的方式,与底部距离为300-4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基丙烯酸特种酯类液环真空泵吸收液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媒水盘管(4)为304材质的白钢盘管线,冷媒水盘管(4)进、出口管线通过白钢活节阀门连接在吸收循环液箱(5)外,便于拆卸。


技术总结
一种甲基丙烯酸特种酯类液环真空泵吸收液循环装置,包括液环真空泵、循环液进料管线、循环液出料管线、冷媒水盘管等,冷媒水盘管盘在冷媒盘管支架上放置在吸收循环液箱内,采用虹吸的方式,进料管一端连接液环真空泵壳层的循环液进料口,液环真空泵排气管线一端插入到吸收循环液箱内,在吸收循环液的液面和溢流口之上,溢流口焊接在液环真空泵排气管线底部与吸收循环液的液面以上之间的位置并安装阀门,吸收循环液箱上端法兰与箱盖法兰连用螺栓连接形成密闭的空间,便于清理箱内聚合物,排污口焊接在吸收循环液箱底部并安装阀门。防止甲基丙烯酸酯类产生的聚合物堵塞液环真空泵循环液进料管线,延长了液环真空泵使用周期,减少了检、维修作业。

技术研发人员:孙宏斌;里光;李彦秋;贾治;黄建朋;朱丽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抚顺东联安信化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5
技术公布日:2020.04.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