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小麦打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37402发布日期:2020-04-24 22:12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小麦打磨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粉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小麦打磨机。



背景技术:

在使用小麦打磨机对小麦进行磨粉时,很难一次性的将全部的小麦打磨至理想的精度,因此,经常需要进行二次甚至三次打磨,但是,在一次、二次和三次打磨出的面粉的成分构成上有很大的差距,通常情况下,第一次打磨中精面粉的比例较高,麦麸混合物较少,重复打磨次数越多,精面粉的比例逐渐下降,麦麸混合物的比例逐渐增高,并且二次和三次打磨后的精面粉的质量较第一次也会变低,因此,从经济角度出发,在小麦打磨时,如何尽最大限度的提取出一次打磨中的精面粉是现阶段面粉生产企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对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效小麦打磨机,可以高效的将第一次打磨后的精面粉提取出来,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大大的节省了人工,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小麦打磨机,包括第一打磨室、分离罐和第二打磨室,所述第一打磨室的顶部设有入料斗,所述第一打磨室内设有第一打磨组件,所述第一打磨室的底部设有第一出料管道,所述分离罐内设有旋转分离桶,所述第一出料管道的端部伸入到所述分离罐内的所述旋转分离桶的上方,所述旋转分离桶的侧壁上均匀分布有筛孔,所述分离罐的外部设有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旋转分离桶之间设有旋转轴以连接,所述旋转分离桶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分离罐内位于所述出料口的下方设有集料斗,所述集料斗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打磨室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二打磨室内设有第二打磨组件。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打磨组件和所述第二打磨组件均包括若干依次相互贴合的打磨辊,所述打磨辊均连接有驱动所述打磨辊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打磨辊设包括上排打磨辊和下排打磨辊,所述上排打磨辊分别与相邻的所述下排打磨辊贴合,所述下排打磨辊分别与相邻的所述上排打磨辊贴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分离罐的底壁倾斜设置,位于所述分离罐的底壁的最低处设有第一面粉出口。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至少部分所述旋转分离桶的底壁倾斜设置,所述旋转分离桶的倾斜设置的底壁上也均匀的设有所述筛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出料口处设有电磁阀。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旋转轴的端部与所述旋转分离桶的侧壁之间设有连接杆以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小麦经过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打磨室打磨后,产生的面粉和麦麸混合物流入到分离罐内的旋转分离桶内,面粉和麦麸混合物在旋转分离桶旋转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颗粒较小的精面粉可以穿过旋转分离桶的侧壁上的筛孔并沉积在分离罐底部,从而可以有效的将精面粉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旋转分离桶内残留的颗粒较大的麦麸则通过出料口进入到第二打磨室进行二次打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入料斗、2-上排打磨辊、3-下排打磨辊、4-第一打磨室、5-第一驱动组件、6-旋转轴、7-分离罐、8-旋转分离桶、9-连接杆、10-电磁阀、11-集料斗、12-第二打磨室、13-第一面粉出口、14-第一出料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小麦打磨机,包括第一打磨室4、分离罐7和第二打磨室,第一打磨室4的顶部设有入料斗1,小麦通过入料斗1进入到第一打磨室4;第一打磨室4内设有第一打磨组件,第一打磨组件对小麦进行第一次打磨;第一打磨室4的底部设有第一出料管道14,分离罐7内设有旋转分离桶8,第一出料管道14的端部伸入到分离罐7内的旋转分离桶8的上方,打磨后的面粉和麦麸混合物通过第一出料管道14流入到旋转分离桶8内;旋转分离桶8的侧壁上均匀分布有筛孔,筛孔的孔径大小优选为300-700目;分离罐7的外部设有第一驱动组件5,第一驱动组件5与旋转分离桶8之间设有旋转轴6以连接,第一驱动组件5通过旋转轴6带动旋转分离桶8转动,优选的,第一驱动组件5可以设为伺服电机;旋转分离桶8底部设有出料口,分离罐7内位于出料口的下方设有集料斗11,集料斗11通过管道与第二打磨室12的顶部连通,残留在旋转分离桶8内的面粉和麦麸通过出料口、集料斗11进入到第二打磨室12内;第二打磨室12内设有第二打磨组件,通过第二打磨组件对面粉和麦麸进行二次打磨。

进一步的,第一打磨组件和第二打磨组件均包括若干依次相互贴合的打磨辊,打磨辊均连接有驱动打磨辊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在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打磨辊转动将小麦挤压打磨;更优的,打磨辊设包括上排打磨辊2和下排打磨辊3,上排打磨辊2分别与相邻的下排打磨辊3贴合,下排打磨辊3分别与相邻的上排打磨辊2贴合,双层打磨可以有更好的打磨效果。

进一步的,分离罐7的底壁倾斜设置,位于分离罐7的底壁的最低处设有第一面粉出口13,从旋转分离桶8的筛孔中分离出的精面粉可以在分离罐7的底壁上沉积,并且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的从第一面粉出口13排出。

进一步的,至少部分旋转分离桶8的底壁倾斜设置,旋转分离桶8的倾斜设置的底壁上也均匀的设有筛孔,旋转分离桶8的底壁倾斜设置,不仅可以增加筛孔的数量,提高筛出的面粉的比例,而且,还可以是颗粒较大、质量较大的麦麸可以汇聚在旋转分离桶8的最底部,利于从出料口排出。

进一步的,出料口处的电磁阀10可以控制出料口的开闭。

进一步的,旋转轴6的端部与旋转分离桶8的侧壁之间设有连接杆9以连接,可以避免旋转轴6直接与旋转分离桶8的底壁连接,在排出麦麸和面粉的混合物时造成干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小麦打磨机,其特征是,包括第一打磨室、分离罐和第二打磨室,所述第一打磨室的顶部设有入料斗,所述第一打磨室内设有第一打磨组件,所述第一打磨室的底部设有第一出料管道,所述分离罐内设有旋转分离桶,所述第一出料管道的端部伸入到所述分离罐内的所述旋转分离桶的上方,所述旋转分离桶的侧壁上均匀分布有筛孔,所述分离罐的外部设有第一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旋转分离桶之间设有旋转轴以连接,所述旋转分离桶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分离罐内位于所述出料口的下方设有集料斗,所述集料斗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打磨室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二打磨室内设有第二打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小麦打磨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打磨组件和所述第二打磨组件均包括若干依次相互贴合的打磨辊,所述打磨辊均连接有驱动所述打磨辊转动的第二驱动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小麦打磨机,其特征是,所述打磨辊设包括上排打磨辊和下排打磨辊,所述上排打磨辊分别与相邻的所述下排打磨辊贴合,所述下排打磨辊分别与相邻的所述上排打磨辊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小麦打磨机,其特征是,所述分离罐的底壁倾斜设置,位于所述分离罐的底壁的最低处设有第一面粉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小麦打磨机,其特征是,至少部分所述旋转分离桶的底壁倾斜设置,所述旋转分离桶的倾斜设置的底壁上也均匀的设有所述筛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小麦打磨机,其特征是,所述出料口处设有电磁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小麦打磨机,其特征是,所述旋转轴的端部与所述旋转分离桶的侧壁之间设有连接杆以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小麦打磨机,它属于面粉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打磨室、分离罐和第二打磨室,第一打磨室内设有第一打磨组件,第一打磨室的底部设有第一出料管道,分离罐内设有旋转分离桶,第一出料管道的端部伸入到旋转分离桶的上方,旋转分离桶的侧壁上均匀分布有筛孔,旋转分离桶底部设有出料口,分离罐内位于出料口的下方设有集料斗,集料斗与第二打磨室的顶部连通;小麦经过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打磨室打磨后,产生的面粉和麦麸混合物流入到旋转分离桶内,面粉和麦麸混合物在旋转分离桶旋转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可以有效的将精面粉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旋转分离桶内残留的颗粒较大的麦麸则进入到第二打磨室进行二次打磨。

技术研发人员:邢茂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临沂市天成面粉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9
技术公布日:2020.0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