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网盒及具有滤网盒的淋雨房循环水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44177发布日期:2020-06-09 20:50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滤网盒及具有滤网盒的淋雨房循环水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生产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滤网盒及具有滤网盒的淋雨房循环水池。



背景技术:

通常,商用汽车或乘用汽车总装配完成后需要通过淋雨喷淋系统,模拟雨水状态,将一定压力及强度的水喷射在车身上,检测汽车车身的密封性能,测试装配完成下线后的整车是否存在渗漏瑕疵,淋雨试验工位是汽车生产最关键的最终工序,车身经过喷淋试验后,查出车身漏点后,对汽车进行返修处理,在车辆返修完毕后再次对其进行喷淋试验测试,直到检测车辆没有漏点后才能下线入库。

淋雨试验室一般由淋雨试验室体、喷淋管路系统、循环水池系统组成。特定压力及强度的雨水会直射车身,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淋雨测试。喷淋后,车身上的灰尘、泥沙及包装残留物等污物经过特设的通道流入循环水池中,在循环水池中脏水经过减速、渣滓沉淀、一道过滤、二道过滤后,再通过地面水泵打入喷淋管路,循环使用。通常的,整车喷淋后用水(其中异物如灰尘、部件包装残留物等)会随着特设通道流入循环水池中,较大渣滓会沉积在循环水池内。所以,一般要求循环水池每2—3个月清理一次,每次的循环水池清理,不但要花时间把池中的循环水全部抽干清理出去,而且要派专人进入循环水池中进行清理。这导致了人工处理循环水池内杂物的工作量大,不易操作,且大量污水流入循环水池内,水流冲击力大,与循环水池内壁碰撞后产生较大噪音,影响试验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有效拦截杂物、并有效减少循环水池内水流冲击噪音的滤网盒及具有滤网盒的淋雨房循环水池。

为实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滤网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和连接于所述盒体的一侧表面、与所述盒体内部连通的进水管,所述盒体的底部内壁上铺设有用于减缓水流噪音的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铺设于所述盒体的底部内壁上的柔性板,所述柔性板的底部表面为与所述盒体的底部内壁贴合的表面,顶面为具有凹凸花纹的水流缓冲面,所述盒体上设置有用于排水、可对流出所述盒体内的污水进行初步过滤、拦截大体积渣滓的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板的顶面压覆有钢丝网。柔性板可为pvc材质的塑胶板,具有一定吸音功能,减少水流的冲击噪音,钢丝网用以增强吸音结构的强度,保证柔性板在滤网盒内的结构稳定。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相对的两侧内壁表面上固定有相互平行的滑道,所述滤网的周向固定有滤网框架,所述滤网框架的左右两侧设置于分别设置于所述盒体相对的两侧内壁表面的滑道内。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框架的顶部固定有把手。

进一步的,具有滤网盒的淋雨房循环水池,包括水箱和上述所述的滤网盒,所述水箱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过滤室,相邻两个过滤室之间通过循环水池滤网连通,所述水箱的底面为具有坡度的斜面,所述水箱内地势最高的过滤室内设有多个所述滤网盒。

更进一步的,所述水箱内地势最高的过滤室的顶部内壁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滤网盒,所述滤网盒固定于滤网盒支架上,所述滤网盒支架固定于所述水箱内地势最高的过滤室的内壁和底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污水先进入滤网盒,通过滤网过滤和拦截大块固体异物后再进入循环水池,有效减少了循环水池内的杂物堆积,减少了人工清理的作业强度和作业频率;2、滤网通过可上下抽拉的结构安装于滤网盒上,可快速更换滤网,安装和拆卸均方便快捷,保证了滤网拦渣的有效性;3、滤网盒底部满铺有一定强度的带有规则凹凸花纹的柔性板,有效的吸附了水流落差带来的噪音;柔性板上的钢丝网,既加强了柔性板的强度,又均衡了水流;4、在循环水池内的多个位置设置滤网盒的结构,有效分散了水流的压力和强度,降低了循环水池的制作材料的强度要求,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滤网盒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具有滤网盒的淋雨房循环水池立体图;

其中,1—盒体,2—进水管,3—滤网,4—柔性板,5—钢丝网,6—滑道,7—滤网框架,8—把手,9—水箱,10—过滤室,11—循环水池滤网,12—滤网盒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的滤网盒,包括盒体1和连接于盒体1的一侧表面、与盒体1内部连通的进水管2,盒体1的底部内壁上铺设有用于减缓水流噪音的缓冲结构,缓冲结构包括铺设于盒体1的底部内壁上的pvc塑胶板(柔性板4),pvc塑胶板的底部表面为与盒体1的底部内壁贴合的表面,顶面为具有凹凸花纹的水流缓冲面,pvc塑胶板的顶面压覆有钢丝网5。

盒体1相对的两侧内壁表面上固定有相互平行的滑道6,滤网3的周向固定有滤网框架7,滤网框架7的左右两侧设置于分别设置于盒体1相对的两侧内壁表面的滑道6内,滤网框架7的顶部固定有把手8。

如图3所示为具有滤网盒的淋雨房循环水池,包括水箱9,水箱9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过滤室10,相邻两个过滤室10之间通过循环水池滤网11连通,水箱9的底面为具有坡度的斜面,水箱9内地势最高的过滤室10的顶部内壁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滤网盒,滤网盒固定于滤网盒支架12上,滤网盒支架12固定于水箱9内地势最高的过滤室10的内壁和底面上。

本实用新型中,滤网盒的底部面积为800mm*1200mm,可容纳操作人员对pvc塑胶板、钢丝网5和滤网3进行快速更换。另外,在循环水池的初步过滤室(即地势最高的过滤室)的四周设置若干个滤网盒,并设置必要的底部支撑(滤网盒支架12),以满足承受维修人员重量的要求。进入循环水池内的污水首先通过滤网盒的过滤拦截尺寸较大的异物后再进入循环水池内,减少了循环水池内的杂物堆积,降低了人工清理的劳动强度和作业频率,同时通过在滤网盒内设置的pvc塑胶板来减少水流噪音,优化了循环水池的检测施工环境。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滤网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和连接于所述盒体(1)的一侧表面、与所述盒体(1)内部连通的进水管(2),所述盒体(1)的底部内壁上铺设有用于减缓水流噪音的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铺设于所述盒体(1)的底部内壁上的柔性板(4),所述柔性板(4)的底部表面为与所述盒体(1)的底部内壁贴合的表面,顶面为具有凹凸花纹的水流缓冲面,所述盒体(1)上设置有用于排水、可对流出所述盒体(1)内的污水进行初步过滤、拦截大体积渣滓的滤网(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网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板(4)的顶面压覆有钢丝网(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网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相对的两侧内壁表面上固定有相互平行的滑道(6),所述滤网(3)的周向固定有滤网框架(7),所述滤网框架(7)的左右两侧设置于分别设置于所述盒体(1)相对的两侧内壁表面的滑道(6)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网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框架(7)的顶部固定有把手(8)。

5.一种具有滤网盒的淋雨房循环水池,包括水箱(9),所述水箱(9)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个过滤室(10),相邻两个过滤室(10)之间通过循环水池滤网(11)连通,所述水箱(9)的底面为具有坡度的斜面,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滤网盒,所述水箱(9)内地势最高的过滤室(10)内设有多个所述滤网盒。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滤网盒的淋雨房循环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9)内地势最高的过滤室(10)的顶部内壁表面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滤网盒,所述滤网盒固定于滤网盒支架(12)上,所述滤网盒支架(12)固定于所述水箱(9)内地势最高的过滤室(10)的内壁和底面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滤网盒及具有滤网盒的淋雨房循环水池,包括盒体和连接于盒体的一侧表面、与盒体内部连通的进水管,盒体的底部内壁上铺设有用于减缓水流噪音的缓冲结构,缓冲结构包括铺设于盒体的底部内壁上的柔性板,柔性板的底部表面为与盒体的底部内壁贴合的表面,顶面为具有凹凸花纹的水流缓冲面,盒体上设置有用于排水、可对流出所述盒体内的污水进行初步过滤、拦截大体积渣滓的滤网。污水先进入滤网盒,通过滤网过滤和拦截大块固体异物后再进入循环水池,有效减少了循环水池内的杂物堆积,减少了人工清理的作业强度和作业频率。

技术研发人员:姚金荣;董建国;文小炎;俞开榜;冯政光;沈小军;王小路;邓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4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