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给排水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67011发布日期:2020-06-20 15:57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给排水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排水过滤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给排水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的道路排水过程中,水流经常会携带或大或小的杂物进入排水管道,容易对排水管道造成堵塞,从而影响了道路的排水,给人们的出行造成了一定的困扰,所以给排水管道口安装排水过滤装置很重要。

传统的排水过滤装置是通过在排水管道口设置一层过滤网,从而对杂物进行阻挡,在杂物较多时容易对过滤网造成堵塞,影响排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给排水过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给排水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块,所述过滤块的外侧靠近上端的位置固定套接有外框,且过滤块的上端靠近左侧的位置开设有圆形集水槽,所述过滤块的上端靠近右侧的位置开设有集杂槽,且过滤块的内部对应圆形集水槽下端的位置开设有电机腔,所述过滤块的下端对应集杂槽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副排水管,且过滤块的下端对应圆形集水槽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主排水管,所述圆形集水槽的上端活动连接有内框,所述内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多个防护杆,所述电机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所述圆形集水槽的内侧靠近电机腔上方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中间位置贯穿并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侧靠近过滤网上端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集杂槽的上端活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上端靠近两侧的位置开设有贯穿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轴贯穿过滤块于电机腔的上端内壁,且转轴远离扇叶的一端与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圆形集水槽和集杂槽之间对应扇叶的位置开设有排杂口,且排杂口向下倾斜于集杂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排水管的一端嵌入并固定在过滤块的下端,所述圆形集水槽的底端两侧均开设有通向主排水管的排水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副排水管的一端贯穿过滤块的下端于集杂槽的底端内壁,且副排水管的另一端与主排水管一侧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集杂槽的内侧靠近底端的位置插入有过滤盒,所述过滤盒内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提杆,所述提杆远离过滤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环提手,所述过滤盒的底端和侧面均由过滤网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旋转电机的工作来带动转轴的旋转,转轴旋转带动扇叶的旋转,从而能够将过滤网上端的杂物经过排杂口扫入过滤盒,对水流和杂物分离的同时,保持了过滤网上下端的通透性,使水流能够顺利穿过过滤网,通过圆环提手和提杆可以将过滤盒从集杂槽内提起,从而可以将过滤盒内的杂物取出进行处理,可以有效防止堵塞,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给排水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给排水过滤装置的剖视图。

图中:1、过滤块;2、外框;3、内框;4、防护杆;5、盖板;6、贯穿孔;7、主排水管;8、副排水管;9、转轴;10、圆形集水槽;11、扇叶;12、过滤网;13、电机腔;14、旋转电机;15、排杂口;16、圆环提手;17、提杆;18、集杂槽;19、过滤盒。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给排水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块1,过滤块1的外侧靠近上端的位置固定套接有外框2,过滤块1的上端靠近左侧的位置开设有圆形集水槽10,过滤块1的上端靠近右侧的位置开设有集杂槽18,过滤块1的内部对应圆形集水槽10下端的位置开设有电机腔13,过滤块1的下端对应集杂槽18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副排水管8,过滤块1的下端对应圆形集水槽10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主排水管7,圆形集水槽10的上端活动连接有内框3,内框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多个防护杆4,电机腔1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14,圆形集水槽10的内侧靠近电机腔13上方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2,过滤网12的中间位置贯穿并活动连接有转轴9,转轴9的两侧靠近过滤网12上端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扇叶11,集杂槽18的上端活动连接有盖板5,盖板5的上端靠近两侧的位置开设有贯穿孔6。

在图2中:转轴9贯穿过滤块1于电机腔13的上端内壁,转轴9远离扇叶11的一端与旋转电机14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从而可以通过旋转电机14来带动转轴9和扇叶11的旋转,进而对过滤网12上端杂物进行清扫。

在图2中:圆形集水槽10和集杂槽18之间对应扇叶11的位置开设有排杂口15,排杂口15向下倾斜于集杂槽18,从而方便将杂物从过滤网12上端扫入集杂槽18。

在图2中:主排水管7的一端嵌入并固定在过滤块1的下端,圆形集水槽10的底端两侧均开设有通向主排水管7的排水通道,从而可以将圆形集水槽10内的水通过主排水管7排出。

在图1和2中:副排水管8的一端贯穿过滤块1的下端于集杂槽18的底端内壁,副排水管8的另一端与主排水管7一侧相连通,从而可以将集杂槽18内的水通过副排水管8排入主排水管7。

在图2中:集杂槽18的内侧靠近底端的位置插入有过滤盒19,过滤盒19内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提杆17,提杆17远离过滤盒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环提手16,过滤盒19的底端和侧面均由过滤网12组成,从而可以通过圆环提手16和提杆17将过滤盒19从集杂槽18提出,进而可以将过滤盒19内收集的杂物取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排水过滤装置工作时,水流经过内框3的防护杆4进入圆形集水槽10内部,此时,过滤网12将水流和杂物进行分离,旋转电机14工作带动转轴9和扇叶11的旋转,对过滤网12上端杂物进行清扫,杂物经过排杂口15落入集杂槽18底端的过滤盒19内,杂物上剩余的水经过过滤盒19滴入副排水管8,随后排入主排水管7,主排水管7将收集的水流排出排水过滤装置,当需要清理过滤盒19内的杂物时,首先,通过贯穿孔6将盖板5从集杂槽18的上端移开,然后,通过圆环提手16和提杆17将过滤盒19从集杂槽18的内侧提出,接着,将过滤盒19内收集的杂物取出进行处理。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给排水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块(1)的外侧靠近上端的位置固定套接有外框(2),且过滤块(1)的上端靠近左侧的位置开设有圆形集水槽(10),所述过滤块(1)的上端靠近右侧的位置开设有集杂槽(18),且过滤块(1)的内部对应圆形集水槽(10)下端的位置开设有电机腔(13),所述过滤块(1)的下端对应集杂槽(18)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副排水管(8),且过滤块(1)的下端对应圆形集水槽(10)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主排水管(7),所述圆形集水槽(10)的上端活动连接有内框(3),所述内框(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多个防护杆(4),所述电机腔(1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14),所述圆形集水槽(10)的内侧靠近电机腔(13)上方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2),所述过滤网(12)的中间位置贯穿并活动连接有转轴(9),所述转轴(9)的两侧靠近过滤网(12)上端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扇叶(11),所述集杂槽(18)的上端活动连接有盖板(5),所述盖板(5)的上端靠近两侧的位置开设有贯穿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给排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9)贯穿过滤块(1)于电机腔(13)的上端内壁,且转轴(9)远离扇叶(11)的一端与旋转电机(14)的输出端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给排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集水槽(10)和集杂槽(18)之间对应扇叶(11)的位置开设有排杂口(15),且排杂口(15)向下倾斜于集杂槽(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给排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排水管(7)的一端嵌入并固定在过滤块(1)的下端,所述圆形集水槽(10)的底端两侧均开设有通向主排水管(7)的排水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给排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排水管(8)的一端贯穿过滤块(1)的下端于集杂槽(18)的底端内壁,且副排水管(8)的另一端与主排水管(7)一侧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给排水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杂槽(18)的内侧靠近底端的位置插入有过滤盒(19),所述过滤盒(19)内侧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提杆(17),所述提杆(17)远离过滤盒(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环提手(16),所述过滤盒(19)的底端和侧面均由过滤网(12)组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排水过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给排水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块,所述过滤块的外侧靠近上端的位置固定套接有外框,且过滤块的上端靠近左侧的位置开设有圆形集水槽,所述过滤块的上端靠近右侧的位置开设有集杂槽,且过滤块的内部对应圆形集水槽下端的位置开设有电机腔,所述过滤块的下端对应集杂槽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副排水管,且过滤块的下端对应圆形集水槽的位置固定连接有主排水管,所述圆形集水槽的上端活动连接有内框。通过旋转电机的工作来带动转轴的旋转,转轴旋转带动扇叶的旋转,从而能够将过滤网上端的杂物经过排杂口扫入过滤盒,对水流和杂物分离的同时,保持了过滤网上下端的通透性,使水流能够顺利穿过过滤网。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洋
技术研发日:2019.10.21
技术公布日:2020.06.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