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炉渣湿法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09650发布日期:2020-06-23 21:10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垃圾焚烧炉渣湿法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炉的炉渣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垃圾焚烧炉渣湿法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普遍通过湿法或干法的方式对焚烧后的垃圾炉渣进行处理。常规的湿法处理工艺是先对垃圾炉渣进行初步分拣,将其中的大块物料分离后进行破碎;待炉渣完全破碎至小块后再通过磁力滚筒将其中的金属进行分离,然后送入湿式打砂机中进行二次破碎了金属分离,至碎渣经处理后形成浆状炉渣;最后将浆状炉渣送入跳汰机中筛选出不同粒径的炉渣集料。但目前的垃圾炉渣在初步分拣时需要依靠分拣人员手动操纵抓取装置对大块物料进行挑选和分离,再由输送设备统一将分离后的物料送入破碎机中破碎;导致这种分拣方式不仅耗时较长,且分拣人员在自主抓取过程中很容易将一部分的大块物料遗漏,从而影响后续设备对炉渣的处理效果。因此,现有的垃圾炉渣湿法处理装置存在处理效率低、处理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焚烧炉渣湿法处理装置。它具有处理效率高、处理效果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垃圾焚烧炉渣湿法处理装置,包括分拣小车、伸缩板组,破碎机和后处理装置,分拣小车上方设有炉渣过滤网,炉渣过滤网的一侧设有伸缩板组;所述伸缩板组包括可旋转的第一滑道,第一滑道一端位于破碎机的进料口上方,第一滑道的另一端连接有可伸缩的第二滑道,第二滑道的端部延伸至炉渣过滤网和分拣小车的中间位置。

前述的垃圾焚烧炉渣湿法处理装置中,所述第一滑道的中部两侧转动连接有支撑架,靠近第二滑道一端的第一滑道两侧连接有第一顶推油缸。

前述的垃圾焚烧炉渣湿法处理装置中,所述第一滑道的底部设有滑槽,所述第二滑道的两侧与滑槽滚动连接,第二滑道远离炉渣过滤网一端连接有第二顶推油缸,第二顶推油缸的端部固定在第一滑道的底部。

前述的垃圾焚烧炉渣湿法处理装置中,所述分拣小车的底部设有输送轨道,所述破碎机和后处理装置沿分拣小车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在输送轨道的外侧,破碎机的出料口位于输送轨道的上方。

前述的垃圾焚烧炉渣湿法处理装置中,所述炉渣过滤网的中部外形为圆弧形,炉渣过滤网的四周经吊环连接有挂钩。

前述的垃圾焚烧炉渣湿法处理装置中,所述炉渣过滤网的两端沿伸缩板组方向由高到低设置在挂钩上。

前述的垃圾焚烧炉渣湿法处理装置中,所述第一滑道和与第二滑道上设有相互配合的橡胶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炉渣过滤网和分拣小车的配合,使炉渣在分拣时只需从炉渣过滤网的上方自由掉落,便能够使体积较小的炉渣穿过炉渣过滤网落入分拣小车内,而大块物料则能够被拦截在炉渣过滤网上,从而完成对炉渣的分离工作,相比人工分拣的方式能够有效减少对大块物料的挑选时间,并提高对炉渣的分离效果,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处理效率和处理效果;炉渣过滤网将大块物料拦截后,由伸缩板组将第二滑道伸出至炉渣过滤网的下方,并通过旋转使第二滑道能够对炉渣过滤网内堆积的大块物料进行支撑,使大块物料在倾斜支撑下沿第二滑道和第一滑道落入破碎机内,相比分次搬运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对炉渣的处理效率。

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分拣小车、破碎机和伸缩板组的位置配合,使大块物料经破碎后能够直接落入分拣小车内,从而方便本实用新型对炉渣的收集和搬运;通过将炉渣过滤网的两端倾斜设置在挂钩上,可以使大块物料在沿第二滑道掉落时有效避免炉渣过滤网的边缘对其造成阻挡,从而提高伸缩板组对物料的输送稳定性;通过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之间的橡胶板,还能够对物料进行导向,避免物料卡滞在第一滑道和第二滑道的连接处,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稳定性。所以,本具有处理效率高、处理效果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分拣小车,2-伸缩板组,3-破碎机,4-炉渣过滤网,5-第一滑道,6-第二滑道,7-支撑架,8-第一顶推油缸,9-第二顶推油缸,10-输送轨道,501-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垃圾焚烧炉渣湿法处理装置,构成如图1所示,包括分拣小车1,分拣小车1上设有用于收集炉渣的箱体、伸缩板组2,破碎机3和后处理装置,分拣小车1上方设有炉渣过滤网4,炉渣过滤网4可选用钢丝网,炉渣过滤网4的一侧设有伸缩板组;所述伸缩板组包括可旋转的第一滑道5,第一滑道5一端位于破碎机3的进料口上方,第一滑道5的另一端连接有可伸缩的第二滑道6,第二滑道6的端部延伸至炉渣过滤网4和分拣小车1的中间位置。

所述后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磁力滚筒、湿式打砂机、跳汰机和高效振动筛,上述装置均为常规用于炉渣的湿法处理设备。

所述第一滑道5的中部两侧转动连接有支撑架7,靠近第二滑道6一端的第一滑道5两侧连接有第一顶推油缸8。

所述第一滑道5的底部设有滑槽501,所述第二滑道6的两侧与滑槽501滚动连接,第二滑道6远离炉渣过滤网4一端连接有第二顶推油缸9,第二顶推油缸9的端部固定在第一滑道5的底部。

所述分拣小车1的底部设有输送轨道10,所述破碎机3和后处理装置沿分拣小车1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在输送轨道10的外侧,破碎机3的出料口位于输送轨道10的上方。

所述炉渣过滤网4的中部外形为圆弧形,炉渣过滤网4的中部在重力作用下呈圆弧形自然下垂,炉渣过滤网4的四周经吊环连接有挂钩。

所述炉渣过滤网4的两端沿伸缩板组方向由高到低设置在挂钩上。

所述第一滑道5和与第二滑道6的上设有相互配合的橡胶板,当第二滑道6完全伸出时,橡胶板位于第一滑道5和与第二滑道6的连接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的伸缩板组2和炉渣过滤网4在实际安装时,可根据现场的调试效果调整其安装位置,使第二滑道6在伸出和旋转后能够对炉渣过滤网4内的炉渣进行倾倒,避免炉渣过滤网4的边缘对大块炉渣的输送造成阻碍。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用户将垃圾焚烧后的炉渣输送至炉渣过滤网4的上方并使其自由掉落,同时将分拣小车1位于炉渣过滤网4的正下方,使小块炉渣在掉落后能够穿过炉渣过滤网4掉落至分拣小车1的箱体内,而大块炉渣则被拦截并集中置于炉渣过滤网4的中部位置。当炉渣过滤网4上的大块炉渣堆积至一定程度后,由第二顶推油缸9推动第二滑道6从第一滑道5的滑槽501处伸出后位于炉渣过滤网4下方;再由第一顶推油缸8带动第一滑道5和第二滑道6进行旋转,使第二滑道6在旋转后能够将炉渣过滤网4中部的大块炉渣举起,使大块炉渣在重力作用下沿第二滑道6和第一滑道5滚向破碎机3内,实现对大块炉渣的转运和输送工作。大块炉渣进入破碎机3后,通过破碎机3可以将其分解为小块的碎料,然后经破碎机3的出料口排出并落入分拣小车1上,完成对炉渣的破碎工作。最后由分拣小车1将破碎后的炉渣继续输送至后处理装置中的各后续装置中,提高了对炉渣在分离和破碎时的处理效率。



技术特征:

1.垃圾焚烧炉渣湿法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拣小车(1)、伸缩板组(2),破碎机(3)和后处理装置,分拣小车(1)上方设有炉渣过滤网(4),炉渣过滤网(4)的一侧设有伸缩板组;所述伸缩板组包括可旋转的第一滑道(5),第一滑道(5)一端位于破碎机(3)的进料口上方,第一滑道(5)的另一端连接有可伸缩的第二滑道(6),第二滑道(6)的端部延伸至炉渣过滤网(4)和分拣小车(1)的中间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炉渣湿法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道(5)的中部两侧转动连接有支撑架(7),靠近第二滑道(6)一端的第一滑道(5)两侧连接有第一顶推油缸(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炉渣湿法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道(5)的底部设有滑槽(501),所述第二滑道(6)的两侧与滑槽(501)滚动连接,第二滑道(6)远离炉渣过滤网(4)一端连接有第二顶推油缸(9),第二顶推油缸(9)的端部固定在第一滑道(5)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炉渣湿法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小车(1)的底部设有输送轨道(10),所述破碎机(3)和后处理装置沿分拣小车(1)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在输送轨道(10)的外侧,破碎机(3)的出料口位于输送轨道(10)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炉渣湿法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渣过滤网(4)的中部外形为圆弧形,炉渣过滤网(4)的四周经吊环连接有挂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垃圾焚烧炉渣湿法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渣过滤网(4)的两端沿伸缩板组方向由高到低设置在挂钩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焚烧炉渣湿法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道(5)和与第二滑道(6)上设有相互配合的橡胶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炉渣湿法处理装置,包括分拣小车(1)、伸缩板组(2),破碎机(3)和后处理装置,分拣小车(1)上方设有炉渣过滤网(4),炉渣过滤网(4)的一侧设有伸缩板组;所述伸缩板组包括可旋转的第一滑道(5),第一滑道(5)一端位于破碎机(3)的进料口上方,第一滑道(5)的另一端连接有可伸缩的第二滑道(6),第二滑道(6)的端部延伸至炉渣过滤网(4)和分拣小车(1)的中间位置。本实用新型具有处理效率高、处理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邱雲锋;扬小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州南太湖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8
技术公布日:2020.06.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