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活性炭吸附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61555发布日期:2020-08-25 18:45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新型活性炭吸附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活性炭吸附箱。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所使用的活性炭箱中,对于内部设置多层活性炭板的,废气需要逐个通过活性炭板,由于活性炭的吸附原理是通过其表面的细微孔隙吸附废气中的有害成分,位于前侧的活性炭板接触的废气有害成分含量相对较高,故其吸附衰减效果较快,对应的使用寿命短,位于后侧的活性炭板的吸附衰减效果和使用寿命则相反,为了保障使用成本最低化,需要根据产品的使用寿命分时间点对活性炭进行更换,这样虽然保障了活性炭的使用价值,但是在维护上增加了工作量以及不必要的成本,最终还是需要用户承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活性炭吸附箱,在保障活性炭的使用价值最大化的同时,降低维护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活性炭吸附箱,包括活性炭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性炭箱内部设有一隔板,隔板相对的两个侧边分别与活性炭箱的废气进口和废气出口对应设置,隔板另两个侧边分别与箱体内壁密闭连接;

所述隔板的两个侧面与活性炭箱内壁之间分别构成废气通道,废气通道两端分别具有较大和较小的两个开口,其中较大的开口内部安装有与其内壁密闭连接的活性炭板。

所述隔板中部倾斜设置,且废气通道的两个开口之间的部分构成截面逐渐增大或减小的变径通道。

与靠近所述废气出口设置的所述活性炭板连接的废气通道内还设有至少一个分流板,分流板与活性炭箱内壁连接,相邻的分流板侧面之间、以及分流板侧面与废气通道内壁之间构成分流通道,分流通道进风侧和出风侧分别与所述废气通道的两端开口对应设置,且分流通道位于同一侧的开口大小均匀设置。

所述活性炭箱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活性炭板位置对应的开口,开口边缘略大于与活性炭板对应的侧面设置,且开口内设有与活性炭箱连接的门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将活性炭箱内部空间单独设置构成废气通道,使得两组活性炭板可以同时对废气进行吸附净化,在使用过程中的吸附衰减效果一致,保障活性炭的使用价值最大化,故在维护时,可以通过一次维护同时更换所有的活性炭板,降低了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测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活性炭箱、101废气进口、102废气出口、103门板、201第一活性炭板、202第二活性炭板、300隔板、400分流板、401分流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根据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活性炭吸附箱,包括活性炭箱100、第一活性炭板201、第二活性炭板202、隔板300和分流板400,第一活性炭板201、第二活性炭板202、隔板300和分流板400分别装配在所述活性炭箱100内部,其中:

所述活性炭箱100中部为一长方体的壳体结构,活性炭箱100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为变径管道,且变径外侧端部分别设有开口较小的废气进口101和废气出口102;

所述隔板300位于所述活性炭箱100内部,活性炭箱100的截面为类s型结构,隔板300的左侧侧边位于下部并与废气进口101对应设置,隔板300的右侧侧边上部并与废气出口102对应设置,隔板300的前侧和后侧侧边分别与箱体内壁密闭连接;

通过上述隔板300的安装,使得隔板300的两个侧面与活性炭箱100内壁之间分别构成废气通道,位于隔板300上部的废气通道的左侧开口较大、右侧开口较小,位于隔板300下部的废气通道的左侧开口较小、右侧开口较大,两个通道内分别用于废气输送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300两端分别水平分布,隔板300的中部则倾斜设置,即隔板300中部的上部靠近右侧,隔板300中部的下部靠近左侧,此时,废气通道的两个开口之间的部分构成截面逐渐增大或减小的变径通道,使得废气在输送过程中可以根据隔板300倾斜设置的中部表面进行导流,保障废气输送过程的稳定性;

所述第一活性炭板201安装在位于上部的所述废气通道内部前端并与其内壁密闭连接,第二活性炭板202安装在位于下部的所述废气通道内部后端并与其内壁密闭连接,第一活性炭板201和第二活性炭板202分别位于其所在的废气通道开口较大的一端,使得活性炭板的吸附过滤面积最大化;

进一步地,所述活性炭箱100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活性炭板201、第二活性炭板202位置对应的开口,开口边缘略大于与第一活性炭板201、第二活性炭板202对应的侧面设置,且开口内设有与活性炭箱100连接的门板103,在使用时,第一活性炭板201、第二活性炭板202可以分别通过对应的门板103及开口进行装卸,便于第一活性炭板201、第二活性炭板202的更换;

进一步地,位于下部的废气通道内还设有三个分流板400,分流板400的前侧和后侧侧边分别与活性炭箱100内壁密闭连接,相邻的分流板400侧面之间、以及分流板400侧面与废气通道内壁之间构成分流通道401,分流通道401进风侧和出风侧分别与所述废气通道的两端开口对应设置,且分流通道401位于同一侧的开口大小均匀设置;该结构中,由于位于下部的所述废气通道进口侧较小,在废气进入废气通道内部时,很难均匀的分布到第二活性炭板202的整个进气面上,故设置分流板400,通过分流板400将废气均匀的分成三部分,并通过单独的通道分别输送至第二活性炭板202对应的局部进气面上,保障第二活性炭板202的过滤吸附使用效果。

上述新型活性炭吸附箱的工作过程包括:废气自废气进口101进入活性炭箱100内部,一部分废气直接经过第一活性炭板201进行过滤吸附,并经过位于上部的废气通道在废气出口102排出,另一部分先经过位于下部的废气通道,然后经分流通道401分流后均匀的进入第二活性炭板202进行过滤吸附,并在废气出口102排出,此过程中,废气可以分为两部分并分别经过单独设置的第一活性炭板201、第二活性炭板202进行吸附过滤,使得第一活性炭板201、第二活性炭板202可以同时对废气进行吸附净化,在使用过程中的吸附衰减效果一致,保障活性炭的使用价值最大化,故在维护时,可以通过一次维护同时更换所有的活性炭板,降低了维护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活性炭吸附箱,包括活性炭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性炭箱内部设有一隔板,隔板相对的两个侧边分别与活性炭箱的废气进口和废气出口对应设置,隔板另两个侧边分别与箱体内壁密闭连接;

所述隔板的两个侧面与活性炭箱内壁之间分别构成废气通道,废气通道两端分别具有较大和较小的两个开口,其中较大的开口内部安装有与其内壁密闭连接的活性炭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活性炭吸附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中部倾斜设置,且废气通道的两个开口之间的部分构成截面逐渐增大或减小的变径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活性炭吸附箱,其特征在于:与靠近所述废气出口设置的所述活性炭板连接的废气通道内还设有至少一个分流板,分流板与活性炭箱内壁连接,相邻的分流板侧面之间、以及分流板侧面与废气通道内壁之间构成分流通道,分流通道进风侧和出风侧分别与所述废气通道的两端开口对应设置,且分流通道位于同一侧的开口大小均匀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活性炭吸附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箱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活性炭板位置对应的开口,开口边缘略大于与活性炭板对应的侧面设置,且开口内设有与活性炭箱连接的门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活性炭吸附箱,包括活性炭箱,所述活性炭箱内部设有一隔板,隔板相对的两个侧边分别与活性炭箱的废气进口和废气出口对应设置,隔板另两个侧边分别与箱体内壁密闭连接;所述隔板的两个侧面与活性炭箱内壁之间分别构成废气通道,废气通道两端分别具有较大和较小的两个开口,其中较大的开口内部安装有与其内壁密闭连接的活性炭板;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将活性炭箱内部空间单独设置构成废气通道,使得两组活性炭板可以同时对废气进行吸附净化,在使用过程中的吸附衰减效果一致,保障活性炭的使用价值最大化,故在维护时,可以通过一次维护同时更换所有的活性炭板,降低了维护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高国玉;张桂宾;高洪超;司纪强;张连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格瑞德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1
技术公布日:2020.08.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