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加热的高分子材料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49904发布日期:2020-09-01 16:46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可加热的高分子材料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加热的高分子材料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高分子材料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础的材料。高分子材料是由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化合物构成的材料,包括橡胶、塑料、纤维、涂料、胶粘剂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高分子是生命存在的形式。高分子材料在加工时需要将高分子材料的原料混合反应,混合时一般投入到反应釜内进行混合,在混合时有时需要进行加热,目前的制备装置在进行混合时,搅拌不充分,影响制备效率,并且在下料时,有的高分子材料较为粘稠,只通过重力出料下料较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加热的高分子材料制备装置,可以对釜内物料进行加热,并且解决搅拌效果不充分影响制备效率,并且在下料时,有的高分子材料较为粘稠,只通过重力出料下料较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可加热的高分子材料制备装置,包括釜体,釜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为人孔,人孔上设有人孔盖,釜体的底部设有出料管,出料管上设有放料阀,釜体内设有搅拌轴,搅拌轴的底部设有搅拌杆,搅拌轴的顶部连接有搅拌电机,釜体顶部设有机架,机架顶部固定有减速器,减速器固定连接搅拌电机,减速器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搅拌轴固定,釜体的外部设有加热套,加热套的外部固定有保温套,保温套与加热套之间填充有保温棉,加热套的底部固定设有高压蒸汽进管,加热套的上部固定设有高压蒸汽出管,加热套内设有螺旋状的导流板,加热套内壁与釜体外壁和导流板之间形成螺旋状的导气通道,釜体的顶部设有排气管,排气管上设有排气阀,搅拌杆内设有输液腔,搅拌杆的外侧壁上设有连接输液腔的抽液孔,高压蒸汽出管和高压蒸汽进管均连通导气通道,搅拌轴内设有连通输液腔的液道,搅拌轴的底部固定有连通液道的旋转接头,旋转接头另一端固定有抽液管,抽液管固定连接有液泵,液泵的出液口固定有输液管,输液管另一端固定有安装在釜体内顶部的涡旋状盘管,盘管的底部设有朝向釜体侧壁的喷液孔,釜体内底部设有出气口朝向出料管的喷气管,喷气管另一端连接高压蒸汽进管,喷气管上设有阀门一。

优选地,所述液泵的进液口固定连接有抽水管,抽水管上设有阀门二,抽水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水箱,水箱顶部设有注水口,输液管与抽液管之间连接有导液管,导液管上设有阀门三,喷气管与抽液管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连接管上设有阀门四,抽水管与导液管之间的抽液管上设有阀门五,可以抽取水箱内的水从抽液孔旋转喷出,清洗下方的釜体内壁,也可以从盘管的喷液孔倾斜喷出,冲洗釜体的上部内壁。

优选地,所述抽液孔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釜体内设有测温管,可以测量釜体内的温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通过在釜体外设置加热套并且在加热套内设置螺旋状导流板,可以更好的进行加热,在加热套外设置保温装置,保温效果更好,通过在釜体内设有搅拌叶片,并且液泵抽取釜体下部的液体然后从盘管的倾斜的喷液孔喷出,使得混合更加均匀,出料时通过把高压蒸汽引到出料管上方排出,加快粘稠物料下料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盘管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搅拌电机,2、盘管,3、输液管,4、搅拌轴,5、测温管,6、釜体,7、保温套,8、加热套,9、导流板,10、导液管,11、液泵,12、水箱,13、抽水管,14、连接管,15、喷气管,16、保温棉,17、高压蒸汽进管,18、出料管,19、抽液管,20、旋转接头,21、搅拌杆,22、排气管,23、抽液孔,24、高压蒸汽出管,25、进料口,26、喷液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的可加热的高分子材料制备装置,包括釜体6,釜体6的顶部设有进料口25,釜体6的底部设有出料管18,釜体6内设有搅拌轴4,搅拌轴4的底部设有搅拌杆21,搅拌轴4的顶部连接有搅拌电机1,釜体6的外部设有加热套8,加热套8的外部固定有保温套7,保温套7与加热套8之间填充有保温棉16,加热套8的底部固定设有高压蒸汽进管17,加热套8的上部固定设有高压蒸汽出管24,加热套8内设有螺旋状的导流板9,加热套8内壁与釜体6外壁和导流板9之间形成螺旋状的导气通道,釜体6的顶部设有排气管22,搅拌杆21内设有输液腔,搅拌杆21的外侧壁上设有连接输液腔的抽液孔23,搅拌轴4内设有连通输液腔的液道,搅拌轴4的底部固定有连通液道的旋转接头20,旋转接头20另一端固定有抽液管19,抽液管19固定连接有液泵11,液泵11的出液口固定有输液管3,输液管3另一端固定有安装在釜体6内顶部的涡旋状盘管2,盘管2的底部设有朝向釜体6侧壁的喷液孔26,釜体6内底部设有出气口朝向出料管18的喷气管15,喷气管15另一端连接高压蒸汽进管17,喷气管15上设有阀门一。

液泵11的进液口固定连接有抽水管13,抽水管13上设有阀门二,抽水管1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水箱12,输液管3与抽液管19之间连接有导液管10,导液管10上设有阀门三,喷气管15与抽液管19之间通过连接管14连通,连接管14上设有阀门四,抽水管13与导液管10之间的抽液管19上设有阀门五。

抽液孔23倾斜设置。

釜体6内设有测温管5。

使用时,关闭阀门一、阀门二和阀门三,打开阀门四和阀门五,启动搅拌电机,物料从进料口进入,搅拌轴在搅拌电机带动下进行转动,带动搅拌杆转动,对物料进行搅拌,搅拌一段时间后,启动液泵,然后液泵抽取釜体下部和出料管内的物料,然后从釜体上部盘管的喷液孔处喷出,并且可以加快物料的混合,从而混合速度更快,混合效率更好,喷出时,液体打在釜体上部内壁上,可以冲掉粘在内壁上的物料,物料混合反应完后,关闭液泵和搅拌电机,出料时,关闭阀门四,先打开排气管,释放压力和排气,然后打开出料管,打开喷气管上的阀门一,高压蒸汽从喷气管喷出,加快粘稠物料排出。

当对釜体进行清洗时,可以关闭阀门四、阀门五,打开阀门二和阀门三,打开液泵和搅拌电机,液泵抽取水箱内的水从抽液孔旋转喷出,对釜体下部进行清洗,然后清水从喷液孔喷出,对釜体上部侧壁进行清洗。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釜体外设置加热套并且在加热套内设置螺旋状导流板,可以更好的进行加热,在加热套外设置保温装置,保温效果更好,通过在釜体内设有搅拌叶片,并且液泵抽取釜体下部的液体然后从盘管的倾斜的喷液孔喷出,使得混合更加均匀,出料时通过把高压蒸汽引到出料管上方排出,加快粘稠物料下料速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内”、“外”、“纵向”、“横向”、“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加热的高分子材料制备装置,包括釜体(6),釜体(6)的顶部设有进料口(25),釜体(6)的底部设有出料管(18),釜体(6)内设有搅拌轴(4),搅拌轴(4)的底部设有搅拌杆(21),搅拌轴(4)的顶部连接有搅拌电机(1),其特征在于:釜体(6)的外部设有加热套(8),加热套(8)的外部固定有保温套(7),保温套(7)与加热套(8)之间填充有保温棉(16),加热套(8)的底部固定设有高压蒸汽进管(17),加热套(8)的上部固定设有高压蒸汽出管(24),加热套(8)内设有螺旋状的导流板(9),加热套(8)内壁与釜体(6)外壁和导流板(9)之间形成螺旋状的导气通道,釜体(6)的顶部设有排气管(22),搅拌杆(21)内设有输液腔,搅拌杆(21)的外侧壁上设有连接输液腔的抽液孔(23),搅拌轴(4)内设有连通输液腔的液道,搅拌轴(4)的底部固定有连通液道的旋转接头(20),旋转接头(20)另一端固定有抽液管(19),抽液管(19)固定连接有液泵(11),液泵(11)的出液口固定有输液管(3),输液管(3)另一端固定有安装在釜体(6)内顶部的涡旋状盘管(2),盘管(2)的底部设有朝向釜体(6)侧壁的喷液孔(26),釜体(6)内底部设有出气口朝向出料管(18)的喷气管(15),喷气管(15)另一端连接高压蒸汽进管(17),喷气管(15)上设有阀门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加热的高分子材料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泵(11)的进液口固定连接有抽水管(13),抽水管(13)上设有阀门二,抽水管(1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水箱(12),输液管(3)与抽液管(19)之间连接有导液管(10),导液管(10)上设有阀门三,喷气管(15)与抽液管(19)之间通过连接管(14)连通,连接管(14)上设有阀门四,抽水管(13)与导液管(10)之间的抽液管(19)上设有阀门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加热的高分子材料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液孔(23)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加热的高分子材料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6)内设有测温管(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加热的高分子材料制备装置,包括釜体、进料口、出料管、搅拌轴、搅拌杆,釜体的外部设有加热套,加热套的外部固定有保温套,保温套与加热套之间填充有保温棉,加热套设有高压蒸汽进管、高压蒸汽出管,加热套内设有螺旋状的导流板,搅拌杆的外侧壁上设有抽液孔,搅拌轴的底部固定有旋转接头,旋转接头另一端固定有液泵,液泵连接有涡旋状盘管,盘管的底部设有喷液孔,釜体内底部设有喷气管,喷气管另一端连接高压蒸汽进管,喷气管上设有阀门一。本实用新型可以更好的进行加热,且保温效果更好,液泵抽取釜体下部的液体然后从喷液孔喷出,混合更加均匀,出料时通过把高压蒸汽引到出料管上方排出,加快粘稠物料下料速度。

技术研发人员:吕京宁;弭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宁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11.29
技术公布日:2020.09.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