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理内壁的全自动无载体制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51709发布日期:2020-08-14 18:19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清理内壁的全自动无载体制胶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胶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清理内壁的全自动无载体制胶机。



背景技术:

全机动制胶机是一种通过设定参数即可自主完成上料,制胶出料操作的生产设备,主要包括操作控制仪器、螺旋上料机和搅拌制胶机三个部分。

现在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全机动制胶机,但现在市面上全机动制胶机的搅拌制胶机内部搅拌速度较慢,且制胶过程中加入粉末后部分粉末不易被打散,使得制出的胶液含有较大的颗粒,并且粘附在内壁上的胶液不易通过清洗进行去除,因此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便于清理内壁的全自动无载体制胶机结构的技术,来完善此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清理内壁的全自动无载体制胶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全机动制胶机的搅拌制胶机内部搅拌速度较慢,且制胶过程中加入粉末后部分粉末不易被打散,使得制出的胶液含有较大的颗粒,并且粘附在内壁上的胶液不易通过清洗进行去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清理内壁的全自动无载体制胶机,包括搅拌机外壳,所述搅拌机外壳的底部开设有底部出料口,所述搅拌机外壳的上部一侧开设有上部出料口,所述搅拌机外壳的上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上连接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上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机外壳上连接有注水管,所述搅拌机外壳的外侧固定有固定片。

优选的,所述搅拌杆包括主转杆、连接转杆、上搅拌片、下搅拌片和分散孔,所述主转杆上连接有连接转杆,所述连接转杆上固定有上搅拌片,所述连接转杆上固定有下搅拌片,所述下搅拌片上开设有分散孔。

优选的,所述上搅拌片和下搅拌片交替设置于连接转杆上,且所述连接转杆均匀设置于主转杆上。

优选的,所述上搅拌片和下搅拌片均开设有分散孔,且分散孔和连接转杆位于不同水平面内。

优选的,所述注水管包括外接水管、环状水管、固定架和出水孔,所述外接水管上连接有环状水管,所述环状水管上固定有固定架,所述环状水管上开设有出水孔。

优选的,所述主转杆穿过环状水管的中心,且所述出水孔均匀开设于环状水管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清理内壁的全自动无载体制胶机主要是用于混合搅拌原料而设计的:

1、该便于清理内壁的全自动无载体制胶机上的注水管出水处设置为环状的水管,可以使得清洗液充分均匀的喷洒到装置内,同时清洗液在下落时也会被旋转的上搅拌片和下搅拌片撞击,从而冲击到拌机外壳的内壁,对内壁进行简单快速的清理;

2、该便于清理内壁的全自动无载体制胶机上的搅拌杆上设置有上搅拌片和下搅拌片,可以在搅拌时快速拍打粉末,帮助原料粉末快速溶解,加快混合速度;

3、该便于清理内壁的全自动无载体制胶机上的上搅拌片和下搅拌片上均开设有分散孔,当颗粒较大的粉末被上搅拌片和下搅拌片拍打后会通过分散孔分散开来,而不会粘附在上搅拌片和下搅拌片表面,帮助分散大颗粒的粉末,防止制出的胶液含有较大的颗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搅拌杆放大后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注水管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拌机外壳;2、底部出料口;3、上部出料口;4、电机;5、减速机;6、搅拌杆;601、主转杆;602、连接转杆;603、上搅拌片;604、下搅拌片;605、分散孔;7、注水管;701、外接水管;702、环状水管;703、固定架;704、出水孔;8、固定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清理内壁的全自动无载体制胶机,包括拌机外壳1、底部出料口2、上部出料口3、电机4、减速机5、搅拌杆6、注水管7和固定片8,所述搅拌机外壳1的底部开设有底部出料口2,所述搅拌机外壳1的上部一侧开设有上部出料口3,所述搅拌机外壳1的上部设置有电机4,所述电机4上连接有减速机5,所述减速机5上连接有搅拌杆6,所述搅拌杆6包括主转杆601、连接转杆602、上搅拌片603、下搅拌片604和分散孔605,所述主转杆601上连接有连接转杆602,所述连接转杆602上固定有上搅拌片603,所述连接转杆602上固定有下搅拌片604,所述下搅拌片604上开设有分散孔605,所述上搅拌片603和下搅拌片604交替设置于连接转杆602上,且所述连接转杆602均匀设置于主转杆601上,帮助快速混匀制胶原料,并打散原料中的粉末,所述上搅拌片603和下搅拌片604均开设有分散孔605,且分散孔605和连接转杆602位于不同水平面内,通过分散孔605将大颗粒粉末打碎分离,所述搅拌机外壳1上连接有注水管7,所述注水管7包括外接水管701、环状水管702、固定架703和出水孔704,所述外接水管701上连接有环状水管702,所述环状水管702上固定有固定架703,所述环状水管702上开设有出水孔704,所述主转杆601穿过环状水管702的中心,且所述出水孔704均匀开设于环状水管702上,保证清理内部时水能够快速均匀的洒落,所述搅拌机外壳1的外侧固定有固定片8。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便于清理内壁的全自动无载体制胶机之前,首先需要对整个便于清理内壁的全自动无载体制胶机进行结构上的简单了解,操作人员在操作控制仪器上设置好相关参数即可启动装置,此时,螺旋上料机图中未画出将原料依次从上部出料口3中加入,同时注水管7加入适量水分,上料完成后,电机4会转动,带动减速机5和搅拌杆6对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匀,此时,上搅拌片603和下搅拌片604会拍打液体中的粉末,帮助粉末快速分散,同时,较大颗粒的粉末在分散孔605的作用下被打散,进行混合,当混合结束后,混合胶液通过底部出料口2出料,此时,需对装置进行清洗,含有清洗液的水会通过环状水管702上的出水孔704上均匀喷洒出,而洒落到正在旋转的上搅拌片603和下搅拌片604上,在上搅拌片603和下搅拌片604的打击下冲击着拌机外壳1的内壁,对内壁进行简单的清理,当需要进行彻底清理时,则需要放出大量的清洗液,使得清洗液没过连接转杆602,通过搅拌杆6的转动搅拌内部的清洗液,进行彻底的清洗,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清理内壁的全自动无载体制胶机,包括搅拌机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外壳(1)的底部开设有底部出料口(2),所述搅拌机外壳(1)的上部一侧开设有上部出料口(3),所述搅拌机外壳(1)的上部设置有电机(4),所述电机(4)上连接有减速机(5),所述减速机(5)上连接有搅拌杆(6),所述搅拌机外壳(1)上连接有注水管(7),所述搅拌机外壳(1)的外侧固定有固定片(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内壁的全自动无载体制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6)包括主转杆(601)、连接转杆(602)、上搅拌片(603)、下搅拌片(604)和分散孔(605),所述主转杆(601)上连接有连接转杆(602),所述连接转杆(602)上固定有上搅拌片(603),所述连接转杆(602)上固定有下搅拌片(604),所述下搅拌片(604)上开设有分散孔(6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内壁的全自动无载体制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搅拌片(603)和下搅拌片(604)交替设置于连接转杆(602)上,且所述连接转杆(602)均匀设置于主转杆(60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内壁的全自动无载体制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搅拌片(603)和下搅拌片(604)均开设有分散孔(605),且分散孔(605)和连接转杆(602)位于不同水平面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内壁的全自动无载体制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管(7)包括外接水管(701)、环状水管(702)、固定架(703)和出水孔(704),所述外接水管(701)上连接有环状水管(702),所述环状水管(702)上固定有固定架(703),所述环状水管(702)上开设有出水孔(7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内壁的全自动无载体制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转杆(601)穿过环状水管(702)的中心,且所述出水孔(704)均匀开设于环状水管(702)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清理内壁的全自动无载体制胶机,包括搅拌机外壳,所述搅拌机外壳的底部开设有底部出料口,所述搅拌机外壳的上部一侧开设有上部出料口,所述搅拌机外壳的上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上连接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上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机外壳上连接有注水管,所述搅拌机外壳的外侧固定有固定片。该便于清理内壁的全自动无载体制胶机可以对内壁进行简单快速的清理,且可以在搅拌时快速拍打粉末,帮助原料粉末快速溶解,加快混合速度,并且当颗粒较大的粉末被上搅拌片和下搅拌片拍打后会通过分散孔分散开来,而不会粘附在上搅拌片和下搅拌片表面,帮助分散大颗粒的粉末,防止制出的胶液含有较大的颗粒。

技术研发人员:杨鹏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新航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3
技术公布日:2020.08.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