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油水自动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78547发布日期:2020-09-29 09:35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乳化油水自动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乳化油水自动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污水处理等场景中,为了回收利用有用液体或者为了减少污水中的cod,经常会需要分离出水中乳化油。

一般情况下,我们是先使用破乳剂,再将混合液体打入容器中,静置,将下层水放出后,再将上层油分出。

这样的方法不但浪费破乳剂、浪费时间、浪费人员、劳动强度大,而且人工操作难免存在失误,发生将上层液体放到下层液体中的现象。最大的问题往往还是乳化油是破乳成功了,但是水中增加了新的污染物,处理起来同样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合了超亲水材料和自动分相装置,亲水材料实现破乳,自动分相装置实现自动分相收集,不增加污染物重量的乳化油水自动分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乳化油水自动分离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乳化油储槽、自动分相装置,在乳化油储槽与自动分相装置之间设置将乳化油水输送到自动分相装置进料口中的泵;所述自动分相装置包括分离罐,分离罐的上部和下部为椭圆体,中部为圆柱体;在分离罐上部设有连接进料管的进料口,分离罐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重组分液体出口、轻组分液体出口,分离罐的底部设有排尽口;重组分液体出口位置较低、轻组分液体出口的位置较高;进料管的下端位于重组分液体出口的下方,重组分液体出口连接插底管,插底管上端与分离罐连通为平压口,插底管下端至圆柱体下端;在分离罐底部设置超亲水材料。

本实用新型集合了超亲水材料和自动分相装置,亲水材料实现破乳,自动分相装置实现自动分相收集,实现了全自动操作,不增加污染物重量的目标。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乳化油水自动分离装置,包括乳化油储槽1、自动分相装置,在乳化油储槽与自动分相装置之间设置将乳化油水输送到自动分相装置进料口中的泵2;所述自动分相装置包括分离罐3,分离罐的上部和下部为椭圆体,中部为圆柱体;在分离罐上部设有连接进料管的进料口4,分离罐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重组分液体出口5、轻组分液体出口6,分离罐的底部设有排尽口7;重组分液体出口位置较低、轻组分液体出口的位置较高;进料管的下端位于重组分液体出口的下方,重组分液体出口连接插底管,插底管上端与分离罐连通为平压口,插底管下端至圆柱体下端;在分离罐底部设置超亲水材料8。

首先是乳化油水通过泵输送到设备中,在设备中通过液柱本身的压强实现超亲水材料过滤,油被超亲水材料阻隔后留在进水侧,通过超亲水材料的不含油水流出设备,随着过滤进行,被分出的油越来越多,分出的油和没有破乳的乳化油水通过设置在设备顶部的自动分相装置实现分相,油从轻组分液体出口6去集油槽,为了维持液位实现自动分相和保持过滤压力的乳化油水超过目标高度从重组分液体出口5自动回原来的乳化油水储槽。



技术特征:

1.一种乳化油水自动分离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乳化油储槽、自动分相装置,在乳化油储槽与自动分相装置之间设置将乳化油水输送到自动分相装置进料口中的泵;所述自动分相装置包括分离罐,分离罐的上部和下部为椭圆体,中部为圆柱体;在分离罐上部设有连接进料管的进料口,分离罐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重组分液体出口、轻组分液体出口,分离罐的底部设有排尽口;重组分液体出口位置较低、轻组分液体出口的位置较高;进料管的下端位于重组分液体出口的下方,重组分液体出口连接插底管,插底管上端与分离罐连通为平压口,插底管下端至圆柱体下端;在分离罐底部设置超亲水材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乳化油水自动分离装置,在乳化油储槽与自动分相装置之间设置将乳化油水输送到自动分相装置进料口中的泵;所述自动分相装置包括分离罐,分离罐的上部和下部为椭圆体,中部为圆柱体;在分离罐上部设有连接进料管的进料口,分离罐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重组分液体出口、轻组分液体出口,分离罐的底部设有排尽口;重组分液体出口位置较低、轻组分液体出口的位置较高;进料管的下端位于重组分液体出口的下方,重组分液体出口连接插底管,插底管上端与分离罐连通为平压口,插底管下端至圆柱体下端;在分离罐底部设置超亲水材料。本实用新型由亲水材料实现破乳,自动分相装置实现自动分相收集。

技术研发人员:李珣珣;周新基;朱建军;夏俊维;陆铮铮;葛大伟;李文建;徐小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市天时化工有限公司;江苏九九久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9
技术公布日:2020.09.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