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式离心搅拌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56148发布日期:2020-09-25 18:34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式离心搅拌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络油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拆卸式离心搅拌釜。



背景技术:

活络油通常由薄荷、冬青油、冰片、薄荷、酒精、海芙蓉、当归、筋骨草、肉桂、一条根、大憋子、生地黄、乳香、阿魏等中草药加工制成,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先将上述药材放入釜体内进行预处理,将药材剪切后加水浸泡20分钟,对药材进行清洗,清洗后排水,再加入沸水进行搅拌,产生出所需的活络油粗制药液,药液经浓缩、中和乳化等步骤加工后生成为成品。

现有技术在对活络油粗制药液的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人工对药材进行清洗,清洗后通常药材上残留有水分,残留的水分会稀释药液的药性。

现有技术对药材的搅拌通常是通过釜体底部的搅拌轴进行搅拌,搅拌过后,残留在搅拌轴上的液体需要就进行清洗,但是,固定的搅拌轴不仅不易清洗,同时也不易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拆卸式离心搅拌釜,以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拆卸式离心搅拌釜,包括釜体和釜盖,所述釜体的内部设有搅拌腔,所述搅拌腔底部两侧均设有排水管,所述釜体底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离心转轴,所述离心转轴延伸至所述搅拌腔内,且所述离心转轴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搅拌内桶,所述搅拌内桶的筒壁上设有若干第一排水孔;所述釜盖铰接所述釜体,所述釜盖的表面圆心处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包括圆形安装槽和位于所述圆形安装槽两侧的方形副槽,所述固定槽的底部设有搅拌通孔,所述搅拌通孔内安装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包括搅拌杆、折叠搅拌扇叶和连接卡块,所述搅拌轴安装于所述连接卡块底部,所述连接卡块的形状与所述固定槽的形状相适配,所述搅拌轴轴向方向上相对间隔设置有多组所述折叠搅拌扇叶。

优选的,所述搅拌内桶内套设有安装桶,所述安装桶的桶壁上若干第二排水孔,所述第二排水孔的孔径为0.5cm-1.2cm,所述第一排水孔的孔径为1.2cm-2.5cm。

优选的,所述折叠搅拌扇叶包括轴座、扇叶和限位块,所述扇叶铰接所述轴座,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扇叶与所述轴座连接处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连接卡块的顶部设有环形把手。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上设有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减速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内桶离心旋转后,药材上的水分通过第一排水孔排出至搅拌腔中,再由排水管排出,从而可以将药材上残留有水分排出,搅拌内桶和搅拌轴配合作用下可以进行搅拌,使沸水与药材可以成分搅拌,将折叠搅拌扇叶向下折叠,通过搅拌通孔进入釜体内,再将连接卡块卡接至固定槽内,可以将搅拌轴安装在釜盖中,拆卸时可以直接将搅拌轴抽出釜体内,使搅拌轴实现简易的拆装。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可拆卸式离心搅拌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釜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环形把手,2-釜盖,3-第一排水孔,4-搅拌杆,5-釜体,6-搅拌内桶,7-排水管,8-搅拌轴,9-电机,10-安装桶,11-第二排水孔,12-折叠搅拌扇叶,13-连接卡块,14-离心转轴,121-限位块,122-轴座,123-扇叶,201-固定槽,202-搅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参考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拆卸式离心搅拌釜,包括釜体5和釜盖2,釜体5的内部设有搅拌腔,搅拌腔底部两侧均设有排水管7,用于排放釜体5内的药液,釜体5底部安装有电机9,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离心转轴14,离心转轴14延伸至搅拌腔内,且离心转轴14远离电机9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搅拌内桶6,搅拌内桶6的筒壁上设有若干第一排水孔3,电机9带动搅拌内桶6现在,可以将搅拌内桶6浸泡过的药材进行甩干;釜盖2铰接釜体5,釜盖2的表面圆心处设有固定槽201,固定槽201包括圆形安装槽和位于圆形安装槽两侧的方形副槽,固定槽201的底部设有搅拌通孔202,搅拌通孔202内安装有搅拌轴8,搅拌轴8包括搅拌杆4、折叠搅拌扇叶12和连接卡块13,搅拌轴8安装于连接卡块13底部,连接卡块13的形状与固定槽201的形状相适配,搅拌轴8轴向方向上相对间隔设置有多组折叠搅拌扇叶12;将折叠搅拌扇叶12向下折叠,通过搅拌通孔202进入釜体5内,再将连接卡块13卡接至固定槽201内,从而完成对搅拌轴8的固定安装,拆卸时可以直接将搅拌轴8抽出釜体5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将药材放入搅拌内桶6中,放入清水,浸泡20-30分钟后,启动电机9,使搅拌内桶6离心旋转,药材上的水分通过第一排水孔3排出至搅拌腔中,再由排水管7排出,待水排净后,向釜内加热沸水,再次驱动电机9,药材在搅拌内桶6和搅拌轴8配合作用下进行搅拌,从而产出所需的活络油粗制药液,便于药液的后续加工。

本实施例中,搅拌内桶6内套设有安装桶10,安装桶10的桶壁上若干第二排水孔11,第二排水孔11的孔径为0.5cm-1.2cm,第一排水孔3的孔径为1.2cm-2.5cm,药材放入安装桶10内,可以直接通过更换安装桶10实现对药渣的提取。

本实施例中,折叠搅拌扇叶12包括轴座122、扇叶123和限位块121,扇叶123铰接轴座122,限位块121位于扇叶123与轴座122连接处的上方,使扇叶123只能向下翻折,便于将折叠搅拌扇叶12从搅拌通孔202中取出。

本实施例中,连接卡块13的顶部设有环形把手1,便于抽出搅拌轴8。

本实施例中,排水管7上设有电磁阀,可以控制排水管7的排放。

本实施例中,电机9为伺服电机9,电机9的输出端上设有减速机。

搅拌内桶6离心旋转后,药材上的水分通过第一排水孔3排出至搅拌腔中,再由排水管7排出,从而可以将药材上残留有水分排出,搅拌内桶6和搅拌轴8配合作用下可以进行搅拌,使沸水与药材可以成分搅拌,将折叠搅拌扇叶12向下折叠,通过搅拌通孔202进入釜体5内,再将连接卡块13卡接至固定槽201内,可以将搅拌轴8安装在釜盖2中,拆卸时可以直接将搅拌轴8抽出釜体5内,使搅拌轴8实现简易的拆装。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拆卸式离心搅拌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和釜盖,所述釜体的内部设有搅拌腔,所述搅拌腔底部两侧均设有排水管,所述釜体底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离心转轴,所述离心转轴延伸至所述搅拌腔内,且所述离心转轴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搅拌内桶,所述搅拌内桶的筒壁上设有若干第一排水孔;所述釜盖铰接所述釜体,所述釜盖的表面圆心处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包括圆形安装槽和位于所述圆形安装槽两侧的方形副槽,所述固定槽的底部设有搅拌通孔,所述搅拌通孔内安装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包括搅拌杆、折叠搅拌扇叶和连接卡块,所述搅拌轴安装于所述连接卡块底部,所述连接卡块的形状与所述固定槽的形状相适配,所述搅拌轴轴向方向上相对间隔设置有多组所述折叠搅拌扇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离心搅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内桶内套设有安装桶,所述安装桶的桶壁上若干第二排水孔,所述第二排水孔的孔径为0.5cm-1.2cm,所述第一排水孔的孔径为1.2cm-2.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离心搅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搅拌扇叶包括轴座、扇叶和限位块,所述扇叶铰接所述轴座,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扇叶与所述轴座连接处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离心搅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卡块的顶部设有环形把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离心搅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上设有电磁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离心搅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减速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式离心搅拌釜,包括釜体和釜盖,釜体的内部设有搅拌腔,搅拌腔底部两侧均设有排水管,釜体底部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离心转轴,离心转轴延伸至搅拌腔内,且离心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搅拌内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搅拌内桶离心旋转后,药材上的水分通过第一排水孔排出至搅拌腔中,再由排水管排出,从而可以将药材上残留有水分排出,搅拌内桶和搅拌轴配合作用下可以进行搅拌,使沸水与药材可以成分搅拌,将折叠搅拌扇叶向下折叠,通过搅拌通孔进入釜体内,再将连接卡块卡接至固定槽内,可以将搅拌轴安装在釜盖中,拆卸时可以直接将搅拌轴抽出釜体内,使搅拌轴实现简易的拆装。

技术研发人员:程小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同安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13
技术公布日:2020.09.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