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医临床中药过滤残渣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39523发布日期:2020-09-15 19:50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医临床中药过滤残渣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残渣过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临床中药过滤残渣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中医主要起源于中国,少数中医源于外国,如西洋参,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人体机能的药物,多为植物药,也有动物药以及生物制品类药物,中药使用时通常需要熬制,在通过药罐煎药完成后,通常只是将药液简单的过滤出来,而药渣则直接被处理掉。

现有技术中有多种多样的过滤装置,但是存在一定的问题,过滤并不彻底,容易药液造成一定的浪费,同时过滤出药液后,药渣直接作为垃圾倒掉,浪费了药物资源,药渣中含有的大量有效成分也得不到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医临床中药过滤残渣收集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中医临床中药过滤残渣收集装置,包括储液筒、第一筒件、第二筒件和顶盖,所述储液筒的顶端螺纹连接有第一筒件,所述第一筒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第一筒件的顶端螺纹连接有第二筒件,所述第二筒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表面开设有渗水孔,所述第二筒件的顶端螺纹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上表面开设有洞口,所述洞口内壁活动连接有插接杆,所述插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按压手柄,所述插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按压板。

可选的,所述按压手柄的表面设置有橡胶保护套。

可选的,所述储液筒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可选的,所述按压板与第二筒件内壁尺寸大小相同。

可选的,所述储液筒、第一筒件、第二筒件和顶盖内壁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可选的,所述储液筒的表面设置有观察窗口,所述观察窗口的一侧设置有刻度线。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医临床中药过滤残渣收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中医临床中药过滤残渣收集装置,通过放置板和过滤网的设置,人员可将煮好的中药倒在第二筒件内的放置板上,药水能够从渗水孔渗落下去,落在过滤网上后,过滤网能够对药水进行二次过滤,从而能够将药水中的药渣过滤的更加彻底。

2、该中医临床中药过滤残渣收集装置,通过按压板的设置,人员在将所有药液倒在放置板上后,可将顶盖盖在第二筒件上,手握按压手柄将按压板按下,从而将药渣内剩余的药水压出,从而避免药物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筒件、第二筒件和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液筒;2、第一筒件;3、第二筒件;4、顶盖;5、过滤网;6、放置板;7、渗水孔;8、插接杆;9、按压手柄;10、按压板;11、观察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中医临床中药过滤残渣收集装置,包括储液筒1、第一筒件2、第二筒件3和顶盖4,储液筒1的顶端螺纹连接有第一筒件2,第一筒件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5,第一筒件2的顶端螺纹连接有第二筒件3,第二筒件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放置板6,放置板6的表面开设有渗水孔7;

通过放置板6和过滤网5的设置,人员可将煮好的中药倒在第二筒件3内的放置板6上,药水能够从渗水孔7渗落下去,落在过滤网5上后,过滤网5能够对药水进行二次过滤,从而能够将药水中的药渣过滤的更加彻底;

第二筒件3的顶端螺纹连接有顶盖4,顶盖4的上表面开设有洞口,洞口内壁活动连接有插接杆8,插接杆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按压手柄9,插接杆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按压板10,通过按压板10的设置,人员在将所有药液倒在放置板6上后,可将顶盖4盖在第二筒件3上,手握按压手柄9将按压板10按下,从而将药渣内剩余的药水压出,从而避免药物的浪费,按压手柄9的表面设置有橡胶保护套,储液筒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按压板10与第二筒件3内壁尺寸大小相同,储液筒1、第一筒件2、第二筒件3和顶盖4内壁的材质均为不锈钢,储液筒1的表面设置有观察窗口11,观察窗口11的一侧设置有刻度线,通过刻度线和观察窗口11的设置,人员可观察到储液筒1内的药液高度。

综上所述,该中医临床中药过滤残渣收集装置,使用时,人员需先将顶盖4拧下,将药水倒入第二筒件3内,使药水和药渣落在放置板6上,药水会通过渗水孔7落在过滤网5上,再从过滤网5落入储液筒1内,过滤下来的药渣能够留在放置板6和过滤网5上,在将所有要水都倒入放置板6上后,将顶盖4拧在第二筒件3上,下压按压手柄9,使按压板10按压放置板6上的药渣,将药渣内剩余的药水压出落入储液筒1内,最后将第一筒件2和第二筒件3拆卸下来将过滤网5和放置板6上的药渣清洗干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中医临床中药过滤残渣收集装置,包括储液筒(1)、第一筒件(2)、第二筒件(3)和顶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筒(1)的顶端螺纹连接有第一筒件(2),所述第一筒件(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5),所述第一筒件(2)的顶端螺纹连接有第二筒件(3),所述第二筒件(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放置板(6),所述放置板(6)的表面开设有渗水孔(7),所述第二筒件(3)的顶端螺纹连接有顶盖(4),所述顶盖(4)的上表面开设有洞口,所述洞口内壁活动连接有插接杆(8),所述插接杆(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按压手柄(9),所述插接杆(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按压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临床中药过滤残渣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手柄(9)的表面设置有橡胶保护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临床中药过滤残渣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筒(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临床中药过滤残渣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板(10)与第二筒件(3)内壁尺寸大小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临床中药过滤残渣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筒(1)、第一筒件(2)、第二筒件(3)和顶盖(4)内壁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临床中药过滤残渣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筒(1)的表面设置有观察窗口(11),所述观察窗口(11)的一侧设置有刻度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临床中药过滤残渣收集装置,包括储液筒、第一筒件、第二筒件和顶盖,储液筒的顶端螺纹连接有第一筒件,第一筒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网,第一筒件的顶端螺纹连接有第二筒件,第二筒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放置板的表面开设有渗水孔,第二筒件的顶端螺纹连接有顶盖,顶盖的上表面开设有洞口,洞口内壁活动连接有插接杆,插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按压手柄。该中医临床中药过滤残渣收集装置,通过放置板和过滤网的设置,人员可将煮好的中药倒在第二筒件内的放置板上,药水能够从渗水孔渗落下去,落在过滤网上后,过滤网能够对药水进行二次过滤,从而能够将药水中的药渣过滤的更加彻底。

技术研发人员:赵红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赵红科
技术研发日:2019.12.16
技术公布日:2020.09.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