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滤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88906发布日期:2020-11-03 23:54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滤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药领域,具体是一种中药滤渣装置。



背景技术:

煎中药,是指把抓回的中药放入砂锅里的一种煮食方式,可加入凉的饮用水,浸泡20~3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物,将药砂锅放在炉火上用中火煎煮。

煎过的中药需要将药渣过滤掉才能饮用,但是现有的中药滤渣装置大多是一体的,在过滤中药后会残留药渣,这些药渣在清理时十分麻烦,费时费力,而且容易清理不干净,而且部分滤渣装置过滤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滤渣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药滤渣装置,包括上磨座、下磨座、压滤块和过滤网,所述上磨座的内部开设有落料通孔,所述上磨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过滤网通过弹性件固定连接,所述下磨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引流槽,所述下磨座的上表面设有限位机构,所述下磨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斜滤网,所述下磨座的侧面设有出药口,所述压滤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提把,所述压滤块与落料通孔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磨座的上表面设有落料斜面,所述落料斜面为环形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板共有八个且均等距离分布于上磨座的上表面,所述过滤网为圆形且八个固定板均与过滤网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引流槽为环形槽且引流槽与出药口连通,所述斜滤网的形状为环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导柱和导槽,所述下磨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柱,所述上磨座的下表面开设有导槽且导槽与导柱相适配,所述导柱的外表面套接有垫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磨座与下磨座的形状均为圆柱体且上磨座与下磨座的半径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中药滤渣装置,通过上磨座、下磨座、压滤块、斜滤网和过滤网之间的配合,使装置在过滤药渣之后可以拆卸开来,方便清理的同时,提高了清理的效果,而且具有良好的过滤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中药滤渣装置大多是一体的,在过滤中药后会残留药渣,这些药渣在清理时十分麻烦,费时费力,而且容易清理不干净,而且部分滤渣装置过滤效果欠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中药滤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中药滤渣装置中上磨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中药滤渣装置中上磨座的仰视图。

图4为中药滤渣装置中四分之一上磨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中药滤渣装置中下磨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磨座;2、落料斜面;3、落料通孔;4、下磨座;5、引流槽;6、导柱;7、垫片;8、斜滤网;9、出药口;10、导槽;11、压滤块;12、手提把;13、固定板;14、弹性件;15、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5,一种中药滤渣装置,包括上磨座1、下磨座4、压滤块11和过滤网15,所述上磨座1的内部开设有落料通孔3,所述上磨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3,所述固定板13与过滤网15通过弹性件14固定连接,所述下磨座4的上表面开设有引流槽5,所述下磨座4的上表面设有限位机构,所述下磨座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斜滤网8,所述下磨座4的侧面设有出药口9,所述压滤块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提把12,所述压滤块11与落料通孔3相适配。

为了在倒料时,方便原料落入落料通孔3,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磨座1的上表面设有落料斜面2,所述落料斜面2为环形面,在使用时,将煮好的中药倒在上磨座1的上表面,药液会顺着斜面流入落料通孔3,药材也会从斜面滚至落料通孔3。

为了防止压滤块11在压药渣时扯坏过滤网15,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13共有八个且均等距离分布于上磨座1的上表面,所述过滤网15为圆形且八个固定板13均与过滤网15固定连接,在使用压滤块11对药渣进行压滤时,压滤块11压在过滤网15上,将过滤网15压到落料通孔3内,弹性件14被拉伸,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保护过滤网15防止被扯坏。

为了将流下的药液收集汇聚,本实施例中,所述引流槽5为环形槽且引流槽5与出药口9连通,所述斜滤网8的形状为环形,在使用时,药液在下磨座4上表面分散流出,最终都会流到引流槽5内,药液顺着引流槽5流动,从出药口9流出。

所述限位机构不加限定,只要可以满足对上磨座1进行限位,使其与下磨座4对准的同时,防止上磨座1将斜滤网8压坏这两个条件即可,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导柱6和导槽10,所述下磨座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柱6,所述上磨座1的下表面开设有导槽10且导槽10与导柱6相适配,所述导柱6的外表面套接有垫片7,在使用时,导柱6和导槽10配合,限制上磨座1的水平位置,使其与下磨座4对准,垫片7防止上磨座1将斜滤网8压坏,采用这种设计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

进一步的,所述上磨座1与下磨座4的形状均为圆柱体且上磨座1与下磨座4的半径相同。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对于实施例1中斜滤网8的工作原理进行解释,具体如下:

在进行压滤时,大部分药渣被过滤网15拦截,药液从落料通孔3流下,但是有小部分较小的药渣随药液一起落在下磨座4的上表面,药液从落料通孔3流下后会落在斜滤网8内部,在重力和惯性的作用下,药液会继续运动,在经过斜滤网8时,斜滤网8会将药渣拦下,而药液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煮好的中药倒在上磨座1的上表面,药液会顺着斜面流入落料通孔3,药材也会从斜面滚至落料通孔3,过滤网15将药材拦截,再使用压滤块11对药渣进行压滤,压滤块11压在过滤网15上,将过滤网15压到落料通孔3内,大部分药渣被过滤网15拦截,药液从落料通孔3流下,但是有小部分较小的药渣随药液一起落在下磨座4的上表面,药液从落料通孔3流下后会落在斜滤网8内部,在重力和惯性的作用下,药液会继续运动,在经过斜滤网8时,斜滤网8会将药渣拦下,而药液流出,药液在下磨座4上表面分散流出,最终都会流到引流槽5内,药液顺着引流槽5流动,从出药口9流出,使用完成后,可以将装置拆卸开来,对其内部进行清理,较为方便,而且清理效果较好。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中药滤渣装置,包括上磨座(1)、下磨座(4)、压滤块(11)和过滤网(15),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磨座(1)的内部开设有落料通孔(3),所述上磨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3),所述固定板(13)与过滤网(15)通过弹性件(14)固定连接,所述下磨座(4)的上表面开设有引流槽(5),所述下磨座(4)的上表面设有限位机构,所述下磨座(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斜滤网(8),所述下磨座(4)的侧面设有出药口(9),所述压滤块(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手提把(12),所述压滤块(11)与落料通孔(3)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磨座(1)的上表面设有落料斜面(2),所述落料斜面(2)为环形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3)共有八个且均等距离分布于上磨座(1)的上表面,所述过滤网(15)为圆形且八个固定板(13)均与过滤网(15)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槽(5)为环形槽且引流槽(5)与出药口(9)连通,所述斜滤网(8)的形状为环形。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中药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导柱(6)和导槽(10),所述下磨座(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柱(6),所述上磨座(1)的下表面开设有导槽(10)且导槽(10)与导柱(6)相适配,所述导柱(6)的外表面套接有垫片(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磨座(1)与下磨座(4)的形状均为圆柱体且上磨座(1)与下磨座(4)的半径相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药滤渣装置,包括上磨座、下磨座、压滤块和过滤网,所述上磨座的内部开设有落料通孔,所述上磨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过滤网通过弹性件固定连接,所述下磨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引流槽,所述下磨座的上表面设有限位机构,该中药滤渣装置,通过上磨座、下磨座、压滤块、斜滤网和过滤网之间的配合,使装置在过滤药渣之后可以拆卸开来,方便清理的同时,提高了清理的效果,而且具有良好的过滤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中药滤渣装置大多是一体的,在过滤中药后会残留药渣,这些药渣在清理时十分麻烦,费时费力,而且容易清理不干净,而且部分滤渣装置过滤效果欠佳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技术研发日:2019.12.28
技术公布日:2020.11.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