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体科学实验室用实验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74630发布日期:2020-11-10 12:34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体科学实验室用实验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体科学实验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人体科学实验室用实验工作台。



背景技术:

人体科学的研究范围,被钱学森确定为:“研究人体的功能,如何保护人体的功能,并进一步发展人体潜在功能,发挥人的潜力。

人体科学研究中不可避免的需要进行人体实验,在进行人体实验时则需要使用到实验工作台,传统的人体实验工作台结构固定,且体积较大,只适用于在较大空间实验室进行使用,当需要到一个环境相对比较简陋的环境对人体进行研究时使用起来比较麻烦,因此需要一个结构相对简便的实验时工作台来解决上述所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体科学实验室用实验工作台,具备建构简单,便于搬运到环境简陋的地方进行使用等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体科学实验室用实验工作台,包括底板、靠板和转动板,所述靠板的底部与底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右侧通过转动轴与底板顶部的右侧转动连接,所述底板的内部开设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丝杆,所述活动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螺纹丝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传动环,所述螺纹传动环的顶部通过u形板活动连接有滑轮,所述转动板的底部开设有空槽,所述滑轮远离螺纹传动环的一侧与空槽的内部活动连接。

所述活动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固定管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内部与缓冲弹簧的左端固定套接,所述套管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板。

优选的,所述螺纹丝杆的左端与活动腔左侧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螺纹丝杆的右端与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腔的内底壁开设有滑槽,所述螺纹传动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远离螺纹传动环的一侧与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四个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均活动连接有行走轮。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位于固定管内部的一端与套管的左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缓冲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垫,所述缓冲板和缓冲垫的中部均与螺纹丝杆的侧表面活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人体科学实验室用实验工作台,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人体科学实验室用实验工作台,使用者坐在转动板的顶部,然后启动旋转电机,带动螺纹丝杆转动,通过螺纹的作用带动螺纹传动环在螺纹丝杆的表面向右移动,带动滑轮在空槽的内部向右侧而移动,滑轮在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会使得转动板慢慢向上转动,使得转动板转动到一定的高度,当达到实验者所能承受的极限时,通过转动板的转动角度来判断实验者腿部及腰部的韧性,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达到了便于使用的效果。

2、该人体科学实验室用实验工作台,结构简单,便于通过行走轮搬运到一些相对简陋的环境中进行使用,通过设置有滑槽和滑块,当螺纹传动环在螺纹丝杆的表面移动时,滑块可以在滑槽的内部左右滑动,通过滑块可以辅助螺纹传动环在装置的内部移动,同时也可以对螺纹传动环的位置进行限位,防止螺纹传动环在螺纹丝杆的表面发生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套管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板;2、靠板;3、转动板;4、活动腔;5、螺纹丝杆;6、旋转电机;7、螺纹传动环;8、滑槽;9、滑块;10、滑轮;11、空槽;12、支撑腿;13、行走轮;14、隔板;15、固定管;16、缓冲弹簧;17、套管;18、固定杆;19、缓冲板;20、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人体科学实验室用实验工作台,包括底板1、靠板2和转动板3,靠板2的底部与底板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转动板3右侧通过转动轴与底板1顶部的右侧转动连接,底板1的内部开设有活动腔4,活动腔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丝杆5,螺纹丝杆5的左端与活动腔4左侧的内壁转动连接,螺纹丝杆5的右端与旋转电机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活动腔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6,螺纹丝杆5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传动环7,活动腔4的内底壁开设有滑槽8,螺纹传动环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9,滑块9远离螺纹传动环7的一侧与滑槽8的内部滑动连接,螺纹传动环7的顶部通过u形板活动连接有滑轮10,转动板3的底部开设有空槽11,滑轮10远离螺纹传动环7的一侧与空槽11的内部活动连接,底板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2,四个支撑腿12的底部均活动连接有行走轮13。

活动腔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隔板14,隔板1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管15,固定管1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16,固定管1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套管17,套管17的内部与缓冲弹簧16的左端固定套接,套管17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固定杆18,固定杆18位于固定管15内部的一端与套管17的左侧固定连接,固定杆18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板19,缓冲板19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垫20,缓冲板19和缓冲垫20的中部均与螺纹丝杆5的侧表面活动连接,通过缓冲板19和缓冲垫20的作用,当螺纹传动环7移动到活动腔4的最右侧时,会先与缓冲垫20接触,并对缓冲垫20和缓冲板19形成挤压,使得缓冲板19向右侧移动,使得固定杆18向固定管15的内部移动,使得缓冲弹簧16向右侧收缩,通过缓冲弹簧16的弹力作用可以对螺纹传动环7的位置进行缓冲,防止螺纹传动环7直接与旋转电机6的左侧发生碰撞而导致装置出现损坏。

在使用时,使用者坐在转动板3的顶部,然后启动旋转电机6,带动螺纹丝杆5转动,通过螺纹的作用带动螺纹传动环7在螺纹丝杆5的表面向右移动,带动滑轮10在空槽11的内部向右侧而移动,滑轮10在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会使得转动板3慢慢向上转动,使得转动板3转动到一定的高度,当达到实验者所能承受的极限时,关闭旋转电机6,然后通过转动板3的转动角度来判断实验者腿部及腰部的韧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人体科学实验室用实验工作台,包括底板(1)、靠板(2)和转动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靠板(2)的底部与底板(1)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3)右侧通过转动轴与底板(1)顶部的右侧转动连接,所述底板(1)的内部开设有活动腔(4),所述活动腔(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丝杆(5),所述活动腔(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6),所述螺纹丝杆(5)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传动环(7),所述螺纹传动环(7)的顶部通过u形板活动连接有滑轮(10),所述转动板(3)的底部开设有空槽(11),所述滑轮(10)远离螺纹传动环(7)的一侧与空槽(11)的内部活动连接;

所述活动腔(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隔板(14),所述隔板(1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管(15),所述固定管(1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16),所述固定管(1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套管(17),所述套管(17)的内部与缓冲弹簧(16)的左端固定套接,所述套管(17)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固定杆(18),所述固定杆(18)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板(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体科学实验室用实验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丝杆(5)的左端与活动腔(4)左侧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螺纹丝杆(5)的右端与旋转电机(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体科学实验室用实验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腔(4)的内底壁开设有滑槽(8),所述螺纹传动环(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9),所述滑块(9)远离螺纹传动环(7)的一侧与滑槽(8)的内部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体科学实验室用实验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12),四个所述支撑腿(12)的底部均活动连接有行走轮(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体科学实验室用实验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8)位于固定管(15)内部的一端与套管(17)的左侧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体科学实验室用实验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19)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缓冲垫(20),所述缓冲板(19)和缓冲垫(20)的中部均与螺纹丝杆(5)的侧表面活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体科学实验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人体科学实验室用实验工作台,包括底板、靠板和转动板,所述靠板的底部与底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右侧通过转动轴与底板顶部的右侧转动连接,所述底板的内部开设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丝杆。该人体科学实验室用实验工作台,使用者坐在转动板的顶部,通过旋转电机带动螺纹丝杆转动,通过螺纹的作用带动螺纹传动环在螺纹丝杆的表面向右移动,带动滑轮在空槽的内部向右侧而移动,滑轮在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会使得转动板慢慢向上转动,使得转动板转动到一定的高度,当达到实验者所能承受的极限时,通过转动板的转动角度来判断实验者腿部及腰部的韧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素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宏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01
技术公布日:2020.11.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