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妆品生产用原料的搅拌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72592发布日期:2021-03-23 11:06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化妆品生产用原料的搅拌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妆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化妆品生产用原料的搅拌罐。



背景技术:

化妆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皮肤涂抹产品,通过将乳液状、凝霜状或者膏状的化妆品涂抹于皮肤表面,从而达到清洁、保养、护理皮肤的作用。在化妆品的加工过程中,常需要预先将部分原料进行搅拌混合,或者加热的同时进行混合;现有的搅拌混合装置常常使用常规结构的搅拌机构,同时,只使用单一的搅拌体进行物料混合,使得搅拌混合不充分不均匀,搅拌混合效果不佳,不利于化妆品的进一步生产和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妆品生产用原料的搅拌罐,对原料的搅拌混合更加充分完全,搅拌混合的效果更佳,混合后的原料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化妆品生产用原料的搅拌罐,包括罐体、搅拌轴、搅拌电机、搅动件;罐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侧壁下部设置有出料口,搅拌轴的一端与搅拌电机连接、另一端延伸至罐体的内部,搅动件的数量为至少2个、且依次通过连接杆固定于搅拌轴上;搅动件包括上圆环、下圆环、倾斜盘面、尖头齿,上圆环和下圆环平行设置、且上圆环的直径小于下圆环的直径,倾斜盘面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通孔、且其两端分别与上圆环和下圆环固定连接,尖头齿的数量为若干个、且依次固定于下圆环的环体表面。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表面开有通孔的倾斜盘面结构,使得化妆品生产用原料不仅能够在倾斜盘面的旋转下发生更多层面的搅动,同时,还能使部分原料在搅动过程中不断穿过通孔,进而使倾斜盘面内外的原料充分混合;结合下圆环上设置的尖头齿,进一步增强原料的混合搅拌效果。

进一步地,该搅拌罐,还包括搅动盘,搅动盘为空心圆盘结构、且其外端面为锯齿状,搅动盘位于搅拌轴的最下端、并通过连接杆与搅拌轴连接。通过在搅拌轴最下端设置平面圆盘,使得位于罐体下部的原料也能够得到充分的搅拌混合。

进一步地,该搅拌罐,还包括转动框、转动电机、搅拌叶,转动框为开口向上的u型框结构,转动框的下端通过连接杆与转动电机连接,搅拌叶设置于转动框的框架内壁上,搅拌叶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在水平方向上位于两个相邻搅动件之间;搅拌电机与转动电机的转动方向相反。通过设置转动框以及搅拌叶,使得位于搅动件外部的原料能够得以充分搅动,从而与搅动件配合实现更加充分的原料混合。

进一步地,该搅拌罐,还包括刮板,刮板为竖直设置的条形板结构,刮板的一个端面连接于转动框的框架外壁上,另一个端面与罐体的内壁相接触。通过设置刮板,能够将罐体内壁上粘附的原料刮下来,从而避免原料的浪费。

更进一步地,刮板与转动框的连接方式为铰接,转动框上设置有限位块;有效缓冲刮板在旋转过程中的受力,增加其使用寿命。

更进一步地,刮板的板面上开设有通孔;进一步减缓刮板的受力,并起到一定程度的搅拌混合作用。

本实用新型化妆品生产用原料的搅拌罐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搅动件,以及与转动框的结合,使得物料得以充分的搅动,进而增强原料的搅拌混合效果;通过设置刮板,能够使粘附于内壁的原料也进入罐体并充分混合,避免原料的浪费,且刮板的使用寿命更长;该搅拌罐,原料混合搅拌地更加均匀和充分,并大大减少了原料的浪费,适宜化妆品加工用原料的搅拌混料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化妆品生产用原料的搅拌罐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搅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搅动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罐体1、进料口1-1、出料口1-2、搅拌轴2、搅拌电机3、搅动件4、上圆环4-1、下圆环4-2、倾斜盘面4-3、尖头齿4-4、搅动盘5、转动框6、转动电机7、搅拌叶8、刮板9、限位块10。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化妆品生产用原料的搅拌罐,包括罐体1、搅拌轴2、搅拌电机3、搅动件4、搅动盘5、转动框6、转动电机7、搅拌叶8、刮板9;其中,搅动件4包括上圆环4-1、下圆环4-2、倾斜盘面4-3、尖头齿4-4。

如图2所示,搅动件4中,上圆环4-1和下圆环4-2平行设置、且上圆环4-1的直径小于下圆环4-2的直径,倾斜盘面4-3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通孔、且其两端分别与上圆环4-1和下圆环4-2固定连接,尖头齿4-4的数量为若干个、且依次固定于下圆环4-2的环体表面。

罐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1、侧壁下部设置有出料口1-2;搅拌轴2的一端与搅拌电机3连接、另一端延伸至罐体1的内部,搅动件4的数量为3个、且依次平行设置于搅拌轴2上,并分别通过连接杆与搅拌轴2固定连接;如图3所示,搅动盘5为空心圆盘结构、且其外端面为锯齿状,搅动盘5位于搅拌轴2的最下端、并通过连接杆与搅拌轴2连接。

转动框6为开口向上的u型框结构,转动框6的下端通过连接杆与转动电机7连接,搅拌叶8设置于转动框6的框架内壁上,搅拌叶8的数量为4个并对称设置于转动框6的框架内壁上,且在水平方向上位于两个相邻搅动件4之间。

刮板9为竖直设置的条形板结构,刮板9的一个端面连接于转动框6的框架外壁上,另一个端面与罐体1的内壁相接触,刮板9与转动框6的连接方式为铰接,转动框6上设置有限位块10,刮板9的板面上开设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化妆品生产用原料的搅拌罐的使用过程为,通过进料口1-1将待混合的化妆品加工所需的各个原料投入至罐体1内,启动搅拌电机3和转动电机7,;在搅拌电机3的作用下,搅拌轴2开始旋转,并带动搅动件4旋转,此时,罐体1内的原料在倾斜盘面4-3的搅动下开始沿着倾斜盘面4-3的表面进行多个层面的搅动和混合;同时,部分原料在搅动件4旋转过程中不断穿过倾斜盘面4-3表面的通孔,带来更多方位的混合;另外,在尖头齿4-4的作用下,使得罐体1内的原料得以更加充分的切割和搅拌;在转动电机7的作用下,转动框6也开始旋转,并带动其框架上的搅拌叶8和刮板9进行转动,此时,搅拌叶8对位于搅动件4搅拌范围外的原料进行进一步的搅拌,同时,刮板9将粘附于罐体1内壁上的原料刮下来并使其进入罐体1内继续循环搅拌,由于转动电机7与搅拌电机3的转动方向相反,使得搅动件4与搅拌叶8的作用得以更好的叠加,搅拌混合的效果更好,最终,将搅拌混合均匀的原料通过出料口1-2从罐体1内输出。

另外,由于转动框6上设置有限位块10,使得铰接于转动框6上且表面开设有通孔的刮板9不仅能够缓冲部分冲击力,还能在限位块10的作用下避免其刮动原料的过程不充分,同时,开设于刮板9上的通孔也可以起到缓冲刮板受到的冲击力、并起到一定的混合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化妆品生产用原料的搅拌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搅拌轴(2)、搅拌电机(3)、搅动件(4);

所述罐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1)、侧壁下部设置有出料口(1-2),

所述搅拌轴(2)的一端与搅拌电机(3)连接、另一端延伸至罐体(1)的内部,所述搅动件(4)的数量为至少2个、且依次通过连接杆固定于搅拌轴(2)上;

所述搅动件(4)包括上圆环(4-1)、下圆环(4-2)、倾斜盘面(4-3)、尖头齿(4-4),所述上圆环(4-1)和下圆环(4-2)平行设置、且上圆环(4-1)的直径小于下圆环(4-2)的直径,所述倾斜盘面(4-3)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通孔、且其两端分别与上圆环(4-1)和下圆环(4-2)固定连接,所述尖头齿(4-4)的数量为若干个、且依次固定于下圆环(4-2)的环体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动盘(5),所述搅动盘(5)为空心圆盘结构、且其外端面为锯齿状,所述搅动盘(5)位于搅拌轴(2)的最下端、并通过连接杆与搅拌轴(2)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拌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框(6)、转动电机(7)、搅拌叶(8),所述转动框(6)为开口向上的u型框结构,所述转动框(6)的下端通过连接杆与转动电机(7)连接,所述搅拌叶(8)设置于转动框(6)的框架内壁上,所述搅拌叶(8)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在水平方向上位于两个相邻搅动件(4)之间;

所述搅拌电机(3)与转动电机(7)的转动方向相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搅拌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刮板(9),所述刮板(9)为竖直设置的条形板结构,所述刮板(9)的一个端面连接于转动框(6)的框架外壁上,另一个端面与罐体(1)的内壁相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9)与转动框(6)的连接方式为铰接,所述转动框(6)上设置有限位块(10)。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9)的板面上开设有通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妆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化妆品生产用原料的搅拌罐。该搅拌罐,包括罐体、搅拌轴、搅拌电机、搅动件,搅动件包括上圆环、下圆环、倾斜盘面、尖头齿,上圆环和下圆环平行设置、且上圆环的直径小于下圆环的直径,倾斜盘面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通孔、且其两端分别与上圆环和下圆环固定连接,尖头齿的数量为若干个、且依次固定于下圆环的环体表面。该搅拌罐,原料混合搅拌地更加均匀和充分,并大大减少了原料的浪费,适宜化妆品加工用原料的搅拌混料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马小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夏艾伊生物工程研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16
技术公布日:2021.0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