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HP中速磨煤机的叶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06734发布日期:2021-04-09 12:55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HP中速磨煤机的叶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hp中速磨煤机的叶轮装置。



背景技术:

hp型磨煤机作为中速磨煤机的主要机型,在国内已有几十余年的发展历史,长期的运行实践证明,该类型磨煤机技术先进、设备运行平稳可靠、适应场合广泛,深受国内电站用户的欢迎。

如图1和图2所示,hp型磨煤机包括炉体1,炉体1底部同轴设置有与炉体1转动连接的磨碗毂11,磨碗毂11上方连接有磨碗12,磨碗12的边沿固接有延伸环13,磨碗12的外侧壁固定把合有一叶轮装置2,磨碗12的上方设置有与炉体1转动连接并对磨碗12内部煤料进行研磨的磨辊装置14,叶轮装置2的下方设置有排渣室15。叶轮装置2随磨碗榖11一起旋转,其主要作用为:流经叶轮装置2的一次热风将磨辊装置14碾压合格的煤粉吹入分离器并经煤粉管路送往锅炉,而原煤中的石子成分及比重较大的其他杂物在离心作用下甩至叶轮处落入排渣室15形成渣石;可见叶轮装置2是hp磨煤机的关键装置。

目前多型号的hp磨煤机叶轮装置为铆焊件结构,全周由6段扇形体组合成一套完整的装置,扇形体包括与磨碗侧壁贴靠的弧形固定臂,固接在弧形固定臂外弧面的若干个叶片隔板,现有的叶片隔板均设置有6片,并且间隔倾斜设置,叶片隔板背离弧形固定臂的一侧设置有共同与6个叶片隔板同时连接的连接板,每段扇形体由6个叶片隔板分为5个喷嘴腔室,全圆周共30个喷嘴腔室,流经叶轮装置的一次风就是经过这30个喷嘴腔室,喷出并将碾磨好的煤粉携带走。

部分hp型磨煤机在运行期间表现出磨煤机石子煤排渣量大,石子原煤中既含有少量坚硬的石子块,同时也包含了大量本不该排掉的具备一定发热值的煤块。而这主要的原因在于扇形体与磨碗螺栓连接部位于弧形连接板的外弧面上,致使叶片隔板上表面远离弧形连接板的上端面,导致喷嘴出风口位置太低,本能够由一次风吹回重新碾磨的较小颗粒无法到达磨煤机碾磨区域重新碾磨,而落入排渣室形成石子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用于hp中速磨煤机的叶轮装置,其优点是减少了煤块的浪费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中速磨煤机的叶轮装置,包括6个扇形体,扇形体包括贴靠在延伸环外侧壁的弧形固定臂,固接在弧形固定臂外弧面的若干个叶片隔板,以及固接在叶片隔板背离弧形固定臂一侧的连接板,所述叶片隔板朝向延伸环上表面的一侧与弧形固定臂朝向延伸环上表面的一侧相互齐平,所述弧形固定臂朝向延伸环上表面的一侧固接有一搭放在延伸环上的固定搭板,固定搭板上穿设有若干个用于和延伸环相互固定的紧固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原先紧固螺栓固定在弧形固定臂的外弧面上,从而拉长了叶片隔板与延伸环上表面之间的距离,致使流经叶轮装置的一次热分将石子中的原煤向上吹动时,大部门的原煤会碰触在延伸环的外环面上,而无法进入到磨煤机的碾磨区域内;而且固定在弧形固定臂外弧面的紧固螺栓也会影响到气流的流动,间接影响到原煤的吹动路径。而更换了紧固螺栓的固定位置后,使得叶片隔板与延伸环上表面位置齐平,在叶轮装置工作时,叶片隔板的上方更加空旷,废渣中的原煤更容易吹动到磨煤机的碾磨区域,从而减少了煤块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每个所述扇形体的叶片隔板至少设置有7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叶片隔板的设置,从而增加了叶轮装置所有叶片隔板的数量,在叶轮隔板转动的过程中,提高了对欲落入磨煤机排渣室的石子中的原煤反弹概率,减少了排渣量。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紧固螺栓的长度满足同时穿设在磨碗和延伸环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扇形体与延伸环之间的固定稳定性,而且紧固螺栓和对磨碗与延伸环的起到了加强固定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叶片隔板朝向延伸环上表面的一侧设置有减少风阻的导流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面的设置,使得叶轮装置转动的过程中,减少了叶片隔板与一次热风的阻力,提高了叶轮装置的转动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搭板上开设有若干个供紧固螺栓穿设的固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孔确定了紧固螺栓的固定位置,便于工作人员的穿设与固定,而且若干个固定孔的开设,通过多个紧固螺栓的设置,提高了扇形体与延伸环固定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孔至少开设有3个,并沿固定搭板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孔的均匀开设,使得紧固螺栓的固定位置更加均匀,提高了固定搭板受力的均匀性,进而提高了扇形体与延伸环的固定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搭板的厚度设置在10mm至15mm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保障固定搭板与延伸环紧密固定的前提下,又不会对反弹的煤块的运动轨迹造成阻碍。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提高了煤块的利用率。叶片隔板与延伸环上表面位置齐平,在叶轮装置工作时,叶片隔板的上方更加空旷,废渣中的原煤更容易吹动到磨煤机的碾磨区域,从而减少了煤块的浪费;

二、减少了风阻。导流面的设置,使得叶轮装置转动的过程中,减少了叶片隔板与一次热风的阻力,提高了叶轮装置的转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体现磨煤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体现现有叶轮装置与延伸环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体现本实施例叶轮装置与延伸环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是体现扇形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体;11、磨碗毂;12、磨碗;13、延伸环;14、磨辊装置;15、排渣室;2、叶轮装置;3、扇形体;31、弧形固定臂;32、叶片隔板;33、导流面;34、连接板;35、固定搭板;351、固定孔;36、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中速磨煤机的叶轮装置,如图3和图4所示,设置在延伸环13的外环臂上,并由6个扇形体3相互拼接而成。

如图3和图4所示,扇形体3包括弧形固定臂31,弧形固定臂31贴靠在延伸环13的外环臂上;弧形固定臂31的外弧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叶片隔板32(本实施例中叶片隔板32具体设置有8个),叶片隔板32围绕弧形固定臂31的外弧面均匀布设,所有叶片隔板32倾斜角度相同,并且叶片隔板32的一侧臂焊接在弧形固定臂31的外弧面上,而且每个叶片隔板32的上边沿与弧形固定臂31的上表面相互齐平;叶片隔板32背离弧形固定臂31的一侧设置有一弧形的连接板34,连接板34的内弧面与每个叶片隔板32相互接触并与叶片隔板32的侧壁相互焊接,从而提高了叶片隔板32固定的稳定性;弧形固定臂31的上表面水平固接有一固定搭板35,固定搭板35配合搭档在延伸环13的上表面上,便于后续固定搭板35与延伸环13的固定与安装。

如图3和图4所示,固定搭板35上表面开设有7个固定孔351,固定孔351沿固定搭板35的长度方向均匀布设,并且每个固定孔351的轴向与固定搭板35的上表面相互垂直。每个固定孔351内都设置有一紧固螺栓36,紧固螺栓36同时穿设在延伸环13和磨碗12。通过紧固螺栓36与延伸环13和磨碗12的螺纹连接,从而实现了扇形体3与延伸环13之间的相互固定。通过6个扇形体3两端的相互挨靠,从而形成环状的叶轮装置2。

当叶轮装置2转动时,会形成气压差,从而使叶轮装置2的下方向上方吹动一次热风;此时磨碗12旋转的过程中,磨碗12内部的石子成分会由于离心力向炉体1边侧移动,并运动到叶轮装置2的正上方,由于石子成分比重较重,会通过叶片隔板32进入到叶轮装置2下方的排渣室15;

在现有技术中,如图2所示,紧固螺栓36固定在弧形固定臂31的外弧面上,从而拉长了叶片隔板32距离延长环上表面的距离,致使石子成分中夹杂着的还可以利用的煤块,由于重量较轻容易被吹动或被叶片隔板32弹起,但是煤块很难逾越延伸环13的上方,致使大部分的煤块最终会落入排渣室15内;而本实施例中,叶片隔板32上边沿与弧形固定臂31的上表面相互齐平,使得叶轮装置2的出风口距离延伸环13上表面较近,使得石子成分中的煤块在一次热风的吹动下,阻碍更少,较易进入到磨碗12内部,从而减少了煤块的浪费;而且本实施例中叶片隔板32设置有8个,在叶轮装置2转动的过程中,增加的叶片隔板32提高了对欲落入磨煤机排渣室15的石子原煤的反弹概率,减少了排渣量;而且叶片隔板32的增加,实质上起到微量减少叶轮装置2的通风面积,提高了叶轮装置2出风口的风速,从而增加了对微小石子原煤吹回磨煤机碾磨区域并重新碾磨的效能。

如图4所示,叶片隔板32上的上边沿和下边沿都开设有减少风阻的倒角,从而形成导流面33,使得叶轮装置2在转动的过程中,不但减少了叶片隔板32的风阻,而且还减轻了叶轮装置2的驱动压力。

如图4所示,固定搭板35的厚度设置为13mm,使得叶轮装置2转动的过程中,叶片隔板32强度更高,不易损坏,还保障了紧固螺栓36与固定搭板35的接触面积,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扇形体3固定的稳定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