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框压滤机进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60613发布日期:2020-06-26 22:25阅读:10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框压滤机进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框压滤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框压滤机进泥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也不断增加,为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国家环保总局颁布实施相关法律法规,电厂等面临当前严峻的环保形势也纷纷实施烟气脱硫项目,响应国家对环保的要求。在众多烟气脱硫工艺中,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以其工艺成熟、脱硫效率高、吸收剂廉价易得等优点被广泛应用。生产中为了维护脱硫装置浆液循环系统物质的平衡,防止浆液中毒和保证石膏质量,必须从系统中排放一定量的废水,废水中含有悬浮物,现有技术中常采用板框压滤机将悬浮物分离。由于板框式压滤机不能连续运行,污泥易积压在板框压滤机的进口端,造成板框压滤机进料口堵塞,板框压滤机进料慢,板框压滤机进料压力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板框压滤机进泥系统,板框压滤机和真空皮带脱水机同时运行,通过调整真空皮带脱水机入口电动调节门,确保板框压滤机入口稳压进泥,减少螺杆泵频繁启停,保证螺杆泵稳定运行;两台螺杆泵并联布置,可同时运行,加大板框压滤机进泥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达到的:一种板框压滤机进泥系统,包括污泥箱、螺杆泵、调节阀、真空皮带脱水机、板框压滤机、第一阀门和止回阀,所述污泥箱、螺杆泵和止回阀依顺序连接,所述止回阀的出口分2路,一路与第一阀门的进口连接,第一阀门的出口与板框压滤机的进口连接,另一路与调节阀的进口连接,调节阀的出口与真空皮带脱水机的进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螺杆泵包括第一螺杆泵和第二螺杆泵,所述止回阀包括第一止回阀和第二止回阀,所述污泥箱的出口分2路,一路与第一螺杆泵的进口连接,第一螺杆泵的出口与第一止回阀的进口连接,另一路与第二螺杆泵的进口连接,第二螺杆泵的出口与第二止回阀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止回阀的出口与第二止回阀的出口汇合后分2路,一路与第一阀门的进口连接,另一路与调节阀的进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杆泵的进口通过第二阀门与污泥箱连接,所述第二螺杆泵的进口通过第三阀门与污泥箱连接,所述第一止回阀的出口与第二止回阀的出口汇合之前还分别连接有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进泥系统还设有排污管,所述第一阀门的进口通过第六阀门与排污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螺杆泵的进口还通过阀门与与排污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阀门的进口还设有压力表。

进一步地,所述污泥箱内还设有搅拌器和液位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板框压滤机进泥系统,板框压滤机和真空皮带脱水机同时运行,通过调整真空皮带脱水机入口电动调节门,确保板框压滤机入口稳压进泥,减少螺杆泵频繁启停,保证螺杆泵稳定运行;两台螺杆泵并联布置,可同时运行,加大板框压滤机进泥速度。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板框压滤机进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污泥箱,2.板框压滤机,3.真空皮带脱水机,4.调节阀,5.第一阀门,6.第一螺杆泵,7.第二螺杆泵,8.第一止回阀,9.第二止回阀,10.第二阀门,11.第四阀门,12.第三阀门,13.第五阀门,14.第六阀门,15.压力表,16.阀门,17.搅拌器,18.液位计,19.排污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板框压滤机进泥系统,包括污泥箱1、螺杆泵、调节阀4、真空皮带脱水机3、板框压滤机2、第一阀门5、止回阀,所述污泥箱1、螺杆泵和止回阀依顺序连接,螺杆泵出口与止回阀连接,可防止泥浆回流,保证系统稳定性。所述止回阀的出口分2路,一路与第一阀门5的进口连接,第一阀门5的出口与板框压滤机2的进口连接,板框压滤机2进口连接第一阀门5,可通过第一阀门5的开关控制板框压滤机2进料的启停。另一路与调节阀4的进口连接,调节阀4的出口与真空皮带脱水机3的进口连接。板框压滤机2和真空皮带脱水机3同时运行,通过调节阀4调整真空皮带脱水机3的进料量,确保板框压滤机2入口稳压进泥。同时,当板框压滤机2停止进料时,可将污泥全部输送至真空皮带脱水机3,减少螺杆泵频繁启停,保证螺杆泵稳定运行。且螺杆泵无需安装变频器等额外设备,螺杆泵可以保持最大出力运行,减少泥浆回流,减少能量损失,增强废水处理量。

所述螺杆泵包括第一螺杆泵6和第二螺杆泵7,所述止回阀包括第一止回阀8和第二止回阀9,所述污泥箱1的出口分2路,一路与第一螺杆泵6的进口连接,第一螺杆泵6的出口与第一止回阀8的进口连接,另一路与第二螺杆泵7的进口连接,第二螺杆泵7的出口与第二止回阀9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止回阀8的出口与第二止回阀9的出口汇合后分2路,一路与第一阀门5的进口连接,另一路与调节阀4的进口连接。第一螺杆泵6和第二螺杆泵7并联,当板框压滤机2开始进泥时,可同时开启第一螺杆泵6和第二螺杆泵7,加大板框压滤机2进泥速度。

所述第一螺杆泵6的进口通过第二阀门10与污泥箱1连接,所述第二螺杆泵7的进口通过第三阀门12与污泥箱1连接,所述第一止回阀8的出口与第二止回阀9的出口汇合之前还分别连接有第四阀门11和第五阀门13。当第一螺杆泵6或第二螺杆泵7发生故障时,可关闭第二阀门10与第四阀门11或第三阀门12与第五阀门13,对第一螺杆泵6或第二螺杆泵7进行维修,维修方便。同时避免单个螺杆泵发生故障造成进料系统停工维修,增加进料系统的稳定性。

所述进泥系统还设有排污管19,所述第一阀门5的进口通过第六阀门14与排污管19连接。当进料系统停止时,可以开启第六阀门14,将管道内污泥排出,防止管道淤积,也能起到防冻作用。

所述螺杆泵的进口还通过阀门16与排污管19连接。具体的,第一螺杆泵6与第二螺杆泵7的进口端分别通过阀门16与排污管19连接。当螺杆泵停止时,可以开启阀门16,将螺杆泵内污泥及时排出,防止污泥淤积螺杆泵,保障螺杆泵有效输送污泥。

所述第一阀门5的进口还设有压力表15。压力表15用于检测板框压滤机2进口端污泥的输送压力,进而根据输送压力调节调节阀4的开度,可使板框压滤机2进泥压力保持恒定值,板框压滤机2可保持稳压进泥。

所述污泥箱1内还设有搅拌器17和液位计18。所述搅拌器17用于搅拌污泥箱1内的污泥,使污泥和水混合均匀,防止污泥沉积在污泥箱1底。液位计18用于监测污泥箱1内污泥的液位,以便及时补充污泥,保障进料系统的连续进行。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板框压滤机进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泥箱、螺杆泵、调节阀、真空皮带脱水机、板框压滤机、第一阀门和止回阀,所述污泥箱、螺杆泵和止回阀依顺序连接,所述止回阀的出口分2路,一路与第一阀门的进口连接,第一阀门的出口与板框压滤机的进口连接,另一路与调节阀的进口连接,调节阀的出口与真空皮带脱水机的进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框压滤机进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泵包括第一螺杆泵和第二螺杆泵,所述止回阀包括第一止回阀和第二止回阀,所述污泥箱的出口分2路,一路与第一螺杆泵的进口连接,第一螺杆泵的出口与第一止回阀的进口连接,另一路与第二螺杆泵的进口连接,第二螺杆泵的出口与第二止回阀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止回阀的出口与第二止回阀的出口汇合后分2路,一路与第一阀门的进口连接,另一路与调节阀的进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框压滤机进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泵的进口通过第二阀门与污泥箱连接,所述第二螺杆泵的进口通过第三阀门与污泥箱连接,所述第一止回阀的出口与第二止回阀的出口汇合之前还分别连接有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框压滤机进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泥系统还设有排污管,所述第一阀门的进口通过第六阀门与排污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框压滤机进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泵的进口还通过阀门与排污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框压滤机进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的进口还设有压力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框压滤机进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箱内还设有搅拌器和液位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板框压滤机进泥系统,包括污泥箱、螺杆泵、调节阀、真空皮带脱水机、板框压滤机、第一阀门和止回阀,所述污泥箱、螺杆泵和止回阀依顺序连接,所述止回阀的出口分2路,一路与第一阀门的进口连接,第一阀门的出口与板框压滤机的进口连接,另一路与调节阀的进口连接,调节阀的出口与真空皮带脱水机的进口连接。有益效果:板框压滤机和真空皮带脱水机同时运行,通过调整真空皮带脱水机入口电动调节门,确保板框压滤机入口稳压进泥,减少螺杆泵频繁启停,保证螺杆泵稳定运行;两台螺杆泵并联布置,可同时运行,加大板框压滤机进泥速度。

技术研发人员:李波;安同敏;张国滨;孙军;王冰;周波;景宏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电潍坊发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0
技术公布日:2020.06.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