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94138发布日期:2021-09-29 00:27阅读:43来源:国知局
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2.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空气质量问题也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近年来,pm2.5等环境问题频繁爆出,交通污染源一般都是移动污染源,主要是各种机动车量等排放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由于交通工具以燃油为主,主要污染物为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碳氢污染物,尤其是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为主要污染物。
3.为了改善大气环境,大多选择安装空气净化器。然而现有的空气净化器并不能对移动污染源进行有效的净化。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可对交通污染源造成的大气污染进行有效的治理,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5.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的外筒和内筒上下两端均通过连接网连接,所述的外筒和内筒之间形成填充腔,在所述填充腔的下部设有网状陶瓷芯,填充腔的上部设有活性炭层,在所述网状陶瓷芯的表面涂覆有催化剂层,所述的外筒的下端内壁上设有加热板,在所述外筒的下端设有空气导流罩。
7.所述的催化剂层中包括铂、铑和钯,同时还可添加二氧化铈助催化剂以及三氧化二铝氧化催化剂。
8.优选地,所述的空气导流罩呈喇叭状,进一步地,所述的空气导流罩内侧设有呈圆形阵列分布的弧形凹槽,可使得空气能够更流畅的进入,也可在空气导流罩处加装引风机。
9.本使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将空气净化器套装在路边的路灯杆上,使用路灯的电源,对加热板进行加热(也可以用太阳能板加热),汽车尾气经加热后进入网状陶瓷芯内与涂覆的催化剂层进行接触,催化剂可增强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三种气体的活性,促使其进行一定的氧化

还原化学反应,其中一氧化碳在高温下氧化成为无色、无毒的二氧化碳气体,碳氢化合物在高温下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氮氧化物还原成氮气和氧气,然后气体通过活性炭层的吸附作用净化空气中的pm2.5。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科学合理,操作方便,可对交通污染源造成的大气污染进行有效的治理,成本低,治理快。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导流罩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图1的立体图;
15.图中:1、外筒;2、内筒;3、填充腔;4、加热板;5、空气导流罩;6、网状陶瓷芯;7、活性炭层;8、连接网;9、弧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17.如图1

3所示,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包括外筒1和内筒2,所述的外筒1和内筒2上下两端均通过连接网8连接,所述的外筒1和内筒2之间形成填充腔3,在所述填充腔3的下部设有网状陶瓷芯6,填充腔3的上部设有活性炭层7,在所述网状陶瓷芯6的表面涂覆有催化剂层,所述的外筒1的下端内壁上设有加热板4,在所述外筒1的下端设有空气导流罩5。
18.所述的催化剂层中包括铂、铑和钯。
19.所述的空气导流罩5呈喇叭状,空气导流罩5内侧设有呈圆形阵列分布的弧形凹槽9。
20.当然,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范围。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1)和内筒(2),所述的外筒(1)和内筒(2)上下两端均通过连接网(8)连接,所述的外筒(1)和内筒(2)之间形成填充腔(3),在所述填充腔(3)的下部设有网状陶瓷芯(6),填充腔(3)的上部设有活性炭层(7),在所述网状陶瓷芯(6)的表面涂覆有催化剂层,所述的外筒(1)的下端内壁上设有加热板(4),在所述外筒(1)的下端设有空气导流罩(5);所述的空气导流罩(5)呈喇叭状;所述的空气导流罩(5)内侧设有呈圆形阵列分布的弧形凹槽(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的外筒和内筒上下两端均通过连接网连接,所述的外筒和内筒之间形成填充腔,在所述填充腔的下部设有网状陶瓷芯,填充腔的上部设有活性炭层,在所述网状陶瓷芯的表面涂覆有催化剂层,所述的外筒的下端内壁上设有加热板,在所述外筒的下端设有空气导流罩,所述的催化剂层中包括铂、铑和钯。本实用新型通过添加催化剂层可将大气中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氧化还原为无毒无害气体,同时通过活性炭层的吸附作用净化空气中的PM2.5,从而净化大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科学合理,操作方便,成本低,治理快。治理快。治理快。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年 丁宁 李欣 赵友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淄博众思源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30
技术公布日:2021/9/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