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碳源深度脱氮滤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93057发布日期:2021-01-30 07:00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固体碳源深度脱氮滤池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体碳源深度脱氮滤池领域,尤其涉及固体碳源深度脱氮滤池。


背景技术:

[0002]
固体碳源深度脱氮滤池是用来给固体碳源进行脱氨处理的设备,传统的固体碳源深度脱氮滤池在进行一次脱氮处理之后需要将池内清理干净之后再进行下一次脱氨,每次逐池脱氨耗费的时间过长,极大的增加了脱氨工序的总时间。为此,我们提出固体碳源深度脱氮滤池。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固体碳源深度脱氮滤池。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固体碳源深度脱氮滤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为上端开放式的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池体的左右侧外壁面底部均开设有孔,所述孔为圆形的通孔,所述池体的右侧外壁面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为中空圆柱体管状结构,所述进料管通过开设于池体右侧外壁面底端的孔延伸到池体的内部,所述池体的左侧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为中空圆柱体管状结构,所述出料管通过开设于池体左侧外壁面底部的孔延伸到池体的内部,所述池体的底端内壁面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为圆环状结构,所述滑块的内径从上到下逐渐变小,所述滑块的中心区域设置有蓄碳池,所述蓄碳池的剖面为圆形,所述池体的内部底面固定安装有竖管,所述竖管为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竖管的内壁面上端固定安装有横杆,所述横杆为长方体板状结构,所述横杆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垂直向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实心圆柱体结构,所述支撑杆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为圆盘状结构,所述挡板位于竖管的正上方,所述滑块的左侧外圆处开设有圆形的通孔,所述出料管通过开设于蓄碳池左侧外壁面的圆形通孔与蓄碳池连通,所述滑块的右侧外壁面开设有圆形的通孔,所述进料管通过开设于滑块右侧外圆处的圆形通孔与竖管连通,所述池体的内壁面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为圆环状结构,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趋近池体内部中心的一侧垂直向上固定安装有环形挡板,所述环形挡板为圆环状结构。
[0005]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挡板趋近池体内部中心的一侧与支撑板的内壁面齐平,所述环形挡板趋近池体内部中心的一侧设置有滤网。
[0006]
作为优选,所述池体的外圆处上端开设有圆孔。
[0007]
作为优选,所述圆孔为圆形的通孔,所述圆孔的内圆处固定安装有出水管。
[0008]
作为优选,所述出水管通过圆孔与池体、支撑板和环形挡板之间形成的环形区域连通。
[0009]
有益效果
[0010]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固体碳源深度脱氮滤池。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1]
(1)、该固体碳源深度脱氮滤池,将混合有水的固体碳源通过进料管导入到竖管的内部,从竖管的上端进入池体的内部,此时固体碳源在池体的内部向下沉淀顺着滑块的内壁面进入蓄碳池的内部,在固体碳源向下沉淀的同时,固体碳源中蕴含的氮元素融入水中通过滤网进入池体、支撑板和环形挡板之间形成的环形区域内部,通过出水管将这些水抽出,在蓄碳池内部的固体碳源通过出料管抽出,达到了动态的持续给固体碳源进行脱氨处理的效果。
[0012]
(2)、该固体碳源深度脱氮滤池,将混合有水的固体碳源通过进料管导入到竖管的内部,从竖管的上端进入池体的内部,此时固体碳源在池体的内部向下沉淀顺着滑块的内壁面进入蓄碳池的内部,在固体碳源向下沉淀的同时,固体碳源中蕴含的氮元素融入水中通过滤网进入池体、支撑板和环形挡板之间形成的环形区域内部,通过出水管将这些水抽出,在蓄碳池内部的固体碳源通过出料管抽出,能够动态的持续给固体碳源进行脱氨处理,无需与传统脱氨池一样逐池进行固体碳源的脱氨操作,达到了给固体碳源快速脱氨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竖管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例说明:
[0017]
1池体、2孔、3进料管、4出料管、5滑块、6蓄碳池、7竖管、8横杆、 9支撑杆、10挡板、11支撑板、12环形挡板、13滤网、14圆孔、15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9]
实施例:固体碳源深度脱氮滤池,如图1-图3所示,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1为上端开放式的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池体1的左右侧外壁面底部均开设有孔2,所述孔2为圆形的通孔,所述池体1的右侧外壁面设置有进料管 3,所述进料管3为中空圆柱体管状结构,所述进料管3通过开设于池体1右侧外壁面底端的孔2延伸到池体1的内部,所述池体1的左侧设置有出料管4,所述出料管4为中空圆柱体管状结构,所述出料管4通过开设于池体1左侧外壁面底部的孔2延伸到池体1的内部,所述池体1的底端内壁面固定安装有滑块5,所述滑块5为圆环状结构,所述滑块5的内径从上到下逐渐变小,所述滑块5的中心区域设置有蓄碳池6,所述蓄碳池6的剖面为圆形,所述池体1的内部底面固定安装有竖管7,所述竖管7为中空圆柱体结构,所述竖管 7的内壁面上端固定安装有横杆8,所述横杆8为长方体板状结构,所述横杆 8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垂直向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为实心圆柱体结构,所述支撑杆9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挡板10,所述挡板10为圆盘状结构,所述挡板10位于竖管7的正上方,所述滑块5的左侧外圆处开设有圆形的通孔,所述出料管4通过开设于蓄碳池6左侧外壁面的圆形通孔与蓄碳池6 连通,所述滑块5的右侧外壁面开设有圆形的通孔,所述进料管3通过开设于滑块5右侧外圆处的圆形通孔与竖管7连通,所述池体1的内壁面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为圆环状结构,所述支撑板11的上表面趋近池体1内部中
心的一侧垂直向上固定安装有环形挡板12,所述环形挡板 12为圆环状结构,所述环形挡板12趋近池体1内部中心的一侧与支撑板11 的内壁面齐平,所述环形挡板12趋近池体1内部中心的一侧设置有滤网13,所述滤网13为已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所述池体1的外圆处上端开设有圆孔14,所述圆孔14为圆形的通孔,所述圆孔14的内圆处固定安装有出水管 15,所述出水管15通过圆孔14与池体1、支撑板11和环形挡板12之间形成的环形区域连通。
[002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0021]
在使用时,将混合有水的固体碳源通过进料管3导入到竖管7的内部,从竖管7的上端进入池体1的内部,此时固体碳源在池体1的内部向下沉淀顺着滑块5的内壁面进入蓄碳池6的内部,在固体碳源向下沉淀的同时,固体碳源中蕴含的氮元素融入水中通过滤网13进入池体1、支撑板11和环形挡板12之间形成的环形区域内部,通过出水管15将这些水抽出,在蓄碳池6 内部的固体碳源通过出料管4抽出。
[0022]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