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生产用真空减压浓缩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68931发布日期:2021-03-23 11:02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制药生产用真空减压浓缩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药生产用真空减压浓缩罐。



背景技术:

浓缩罐适用于中药、西药、淀粉糖、食乳品等物料浓缩与工业有机溶剂的回收,适用于批量小、品种多的热敏性物料的低温真空浓缩。现有的浓缩罐在对料液进行浓缩后,浓缩液温度较高不便于及时排出及使用,因此,需提供一种浓缩罐来克服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药生产用真空减压浓缩罐,以便于对浓缩后的料液进行受冷,方便于及时排出使用。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制药生产用真空减压浓缩罐,包括罐体,在罐体底部设置有支脚,所述罐体内设置有浓缩罐,在浓缩罐外壁呈圆形排列有加热管,在加热管与罐体内壁之间设置有隔热层,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封盖,封盖与罐体法兰连接,所述封盖上穿设有两个气管,气管分别与真空泵、冷凝器连接,在封盖上设置有气压计,所述浓缩罐的底部排液口贯穿罐体底部,在罐体底部设置有冷却室,并在冷却室内设置有隔板,浓缩罐的底部排液口穿过隔板与隔板下方区域连通,在冷却室中设置有储冰室和换热盘管。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侧壁设置有进液管,在冷却室底部设置有排液管,所述进液管、排液管以及浓缩罐的底部排液口上均设置有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封盖顶部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封盖与转轴连接,所述转轴上设置有搅拌叶片。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叶片与浓缩罐内壁相接触,且位于下方的搅拌叶片上还连接有底部刮料板,底部刮料板与浓缩罐底部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储冰室位于隔板下方,所述换热盘管围绕在储冰室外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罐体内壁设置有隔热层以防止热量传递到罐体外壁而烫伤皮肤,在浓缩罐上设置有真空泵,以对罐体内部进行减压或至真空状态,以加快蒸发速度,搅拌叶片和底部刮料板的设置不仅能对料液进行搅拌还有利于将附着在浓缩罐内壁的料液刮净,本实用新型在罐体底部设置有冷却室,冷却室内通过换热盘管与储冰室的制冷效果共同对浓缩液进行冷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脚、2-罐体、3-隔热层、4-加热管、5-浓缩罐、6-真空泵、7-封盖、8-电机、9-电机、10-搅拌叶片、11-进液管、12-阀门、13-气压计、14-气管、15-冷凝器、16-底部刮料板、17-冷却室、18-隔板、19-换热盘管、20-储冰室、21-排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药生产用真空减压浓缩罐,包括罐体2,在罐体2底部设置有支脚1,所述罐体2内设置有浓缩罐5,在浓缩罐5外壁呈圆形排列有加热管4,在加热管4与罐体2内壁之间设置有隔热层3,所述罐体2顶部设置有封盖7,封盖7与罐体2法兰连接,所述封盖7上穿设有两个气管14,气管14分别与真空泵6、冷凝器15连接,通过真空泵6抽取浓缩罐内的空气以达到减压或真空的目的从而利于蒸发,冷凝器15连接,以用来对蒸汽进行冷凝,为了测量浓缩罐内的气压,在封盖7上设置有气压计13,所述浓缩罐5的底部排液口贯穿罐体2底部,在罐体2底部设置有冷却室17,并在冷却室17内设置有隔板18,浓缩罐5的底部排液口穿过隔板18与隔板18下方区域连通,在冷却室17中设置有储冰室20和换热盘管19,换热盘管19内通入循环冷却水,更进一步的,所述储冰室20位于隔板18下方,所述换热盘管19围绕在储冰室20外围,储冰室20中储放有冰块,通过换热盘管19和储冰室20的共同制冷作用以加快对浓缩液的冷却过程。

实施例2: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所述罐体2侧壁设置有进液管11,在冷却室17底部设置有排液管21,所述进液管11、排液管21以及浓缩罐5的底部排液口上均设置有阀门12。

实施例3: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为了对料液进行搅拌,所述封盖7顶部设置有电机9,电机9的输出端贯穿封盖7与转轴8连接,所述转轴8上设置有搅拌叶片10。

实施例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是,所述搅拌叶片10与浓缩罐5内壁相接触,且位于下方的搅拌叶片10上还连接有底部刮料板16,底部刮料板16与浓缩罐5底部相接触,通过这样设置,以对附着在浓缩罐5内壁的浓缩液进行刮净。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

本技术:
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形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技术特征:

1.制药生产用真空减压浓缩罐,包括罐体(2),在罐体(2)底部设置有支脚(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2)内设置有浓缩罐(5),在浓缩罐(5)外壁呈圆形排列有加热管(4),在加热管(4)与罐体(2)内壁之间设置有隔热层(3),所述罐体(2)顶部设置有封盖(7),封盖(7)与罐体(2)法兰连接,所述封盖(7)上穿设有两个气管(14),气管(14)分别与真空泵(6)、冷凝器(15)连接,在封盖(7)上设置有气压计(13),所述浓缩罐(5)的底部排液口贯穿罐体(2)底部,在罐体(2)底部设置有冷却室(17),并在冷却室(17)内设置有隔板(18),浓缩罐(5)的底部排液口穿过隔板(18)与隔板(18)下方区域连通,在冷却室(17)中设置有储冰室(20)和换热盘管(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药生产用真空减压浓缩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2)侧壁设置有进液管(11),在冷却室(17)底部设置有排液管(21),所述进液管(11)、排液管(21)以及浓缩罐(5)的底部排液口上均设置有阀门(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药生产用真空减压浓缩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7)顶部设置有电机(9),电机(9)的输出端贯穿封盖(7)与转轴(8)连接,所述转轴(8)上设置有搅拌叶片(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药生产用真空减压浓缩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片(10)与浓缩罐(5)内壁相接触,且位于下方的搅拌叶片(10)上还连接有底部刮料板(16),底部刮料板(16)与浓缩罐(5)底部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药生产用真空减压浓缩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冰室(20)位于隔板(18)下方,所述换热盘管(19)围绕在储冰室(20)外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药生产用真空减压浓缩罐,包括罐体,在罐体底部设置有支脚,所述罐体内设置有浓缩罐,在浓缩罐外壁呈圆形排列有加热管,在加热管与罐体内壁之间设置有隔热层,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封盖,封盖与罐体法兰连接,所述封盖上穿设有两个气管,气管分别与真空泵、冷凝器连接,在封盖上设置有气压计,所述浓缩罐的底部排液口贯穿罐体底部,在罐体底部设置有冷却室,并在冷却室内设置有隔板,浓缩罐的底部排液口穿过隔板与隔板下方区域连通,在冷却室中设置有储冰室和换热盘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药生产用真空减压浓缩罐,以便于对浓缩后的料液进行受冷,方便于及时排出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罗农祥;杨光华;易照锋;岑元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药集团血塞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19
技术公布日:2021.03.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