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酯化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10213发布日期:2021-05-11 15:04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酯化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反应容器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酯化反应釜。



背景技术:

酯化反应,是一类有机化学反应,是醇跟羧酸或含氧无机酸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分为羧酸跟醇反应和无机含氧酸跟醇反应和无机强酸跟醇的反应三类。羧酸跟醇的酯化反应是可逆的,并且一般反应极缓慢,故常用浓硫酸或其他中强酸作催化剂。多元羧酸跟醇反应,则可生成多种酯。无机强酸跟醇的反应,其速度一般较快。酯化反应广泛的应用于有机合成等领域。

一般工业中酯化反应都是在反应釜内进行,由于物料是直接从进料口倒入,物料的混合效果不好,无法充分反应,还会造成物料分层,降低反应速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酯化反应釜,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反应釜内物料混合不均匀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酯化反应釜,其包括釜体、搅拌组件以及送料组件,其中:釜体开设进料口和出料口,釜体内形成一反应腔,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与反应腔连通;搅拌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叶片以及转轴,第一电机与釜体固定连接,第一电机动力输出端与转轴固定连接,多片叶片沿转轴轴向布置且与转轴固定连接;送料组件包括送料管、第二电机、齿轮以及弹簧,送料管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以及喷头,第一连接部呈环形,设置在反应腔内,第三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间以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且第二连接部与釜体滑动连接,第三连接部开设送料口,喷头沿第一连接部周向布置且与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三连接部均中空,使多个喷头均与送料口连通,第二电机固定端与釜体固定连接,第二电机动力输出端与齿轮固定连接,齿轮侧面开设缺口,一第二连接部侧面形成啮合齿,齿轮与啮合齿啮合连接,弹簧一端与釜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三连接部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物料分别从进料口和送料口进入,第二电机带动送料管向上移动,同时进入送料口的物料经由第三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一连接部,最后从喷头处喷出,在送料管向上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喷头喷出物料,因此可以很好的保证物料混合均匀,当送料管运动至上顶点时,齿轮正好旋转至缺口的位置,此时齿轮和第二连接部脱离啮合,送料管在弹簧作用下向下运动至原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酯化反应釜的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酯化反应釜的送料管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1-釜体、2-搅拌组件、3-送料组件、11-进料口、12-出料口、13-反应腔、21-第一电机、22-叶片、23-转轴、31-送料管、32-第二电机、33-齿轮、34-弹簧、311-第一连接部、312-第二连接部、313-第三连接部、314-喷头、331-缺口、3121-啮合齿、3131-送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酯化反应釜,其包括釜体1、搅拌组件2以及送料组件3,其中:

釜体1开设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釜体1内形成一反应腔13,进料口11和出料口12分别与反应腔13连通,具体来说,进料口11位于釜体1上方,出料口12位于釜体1下方。

搅拌组件2包括第一电机21、叶片以及转轴23,第一电机21与釜体1固定连接,第一电机动力输出端与转轴23固定连接,多片叶片22沿转轴23轴向布置且与转轴23固定连接,第一电机21转动带动转轴23和叶片22旋转,从而搅动反应腔13内的液体混合促进反应进行。

请参阅图1和图2,送料组件3包括送料管31、第二电机32、齿轮33以及弹簧34,送料管31包括第一连接部311、第二连接部312、第三连接部313、以及喷头314,第一连接部311呈环形,设置在反应腔13内,第三连接部313与第一连接部311间以第二连接部312固定连接,且第二连接部312与釜体1滑动连接,第二连接部312数量应不受限制,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二连接部312数量为三,可以保证送料管31具一定强度,第三连接部313开设送料口3131,喷头314沿第一连接部311周向布置且与第一连接部311固定连接,且第一连接部311、第二连接部312以及第三连接部313均中空,使多个喷头314均与送料口3131连通,因此,待添加的物料可以通过送料口3131送入,再依次经过第三连接部313、第二连接部312以及第一连接部311,最后从喷头314喷出从而进入反应腔13内,为使喷头314喷出的液体均匀分布,本实例中优选的多个喷头314沿第一连接部311周向均匀布置。第三连接部313形状不受限制,可以是三角形、矩形等,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三连接部313呈环形。第二电机32固定端与釜体1固定连接,第二电机32动力输出端与齿轮33固定连接,齿轮33侧面开设缺口331,一第二连接部312侧面形成啮合齿3121,齿轮33与啮合齿3121啮合连接,弹簧34一端与釜体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三连接部313固定连接,优选地,弹簧34数量为三,且沿釜体1周向均匀布置。第二电机32带动齿轮33转动,从而带动啮合齿3121向下移动,送料管31也随之向下移动,当送料管31下降至一定位置后,齿轮33正好旋转至缺口331位置,此时齿轮33与啮合齿3121脱离啮合,由于弹簧34处于拉伸状态,送料管31在弹簧34弹力作用下向上运动恢复至原位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酯化反应釜,物料分别从进料口和送料口进入,第二电机带动送料管向上移动,同时进入送料口的物料经由第三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一连接部,最后从喷头处喷出,在送料管向上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喷头喷出物料,因此可以很好的保证物料混合均匀,当送料管运动至上顶点时,齿轮正好旋转至缺口的位置,此时齿轮和第二连接部脱离啮合,送料管在弹簧作用下向下运动至原位置。

以上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酯化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搅拌组件以及送料组件,其中:

所述釜体开设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釜体内形成一反应腔,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分别与所述反应腔连通;

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叶片以及转轴,所述第一电机与釜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多片所述叶片沿所述转轴轴向布置且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

所述送料组件包括送料管、第二电机、齿轮以及弹簧,所述送料管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以及喷头,所述第一连接部呈环形,设置在所述反应腔内,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间以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釜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部开设送料口,所述喷头沿所述第一连接部周向布置且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三连接部均中空,使多个所述喷头均与所述送料口连通,所述第二电机固定端与所述釜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动力输出端与所述齿轮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侧面开设缺口,一所述第二连接部侧面形成啮合齿,所述齿轮与所述啮合齿啮合连接,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釜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酯化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釜体上方,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釜体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酯化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部呈环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酯化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喷头沿所述第一连接部周向均匀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酯化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数量为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酯化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数量为三,且沿所述釜体周向均匀布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酯化反应釜,包括釜体、搅拌组件以及送料组件,其中:釜体开设进料口和出料口,釜体内形成一反应腔,进料口和出料口分别与反应腔连通;搅拌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叶片以及转轴,送料组件包括送料管、第二电机、齿轮以及弹簧,送料管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第三连接部以及喷头,且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第三连接部均中空,使多个喷头均与送料口连通,一第二连接部侧面形成啮合齿,齿轮与啮合齿啮合连接,弹簧一端与釜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三连接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物料分别从进料口和送料口进入,第二电机带动送料管向上移动,在送料管向上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喷头喷出物料,因此可以很好的保证物料混合均匀。

技术研发人员:邬锋华;万洪;齐保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瑞阳化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30
技术公布日:2021.05.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