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雾截留过滤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67648发布日期:2021-03-16 22:30阅读:88来源:国知局
蜡雾截留过滤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申请涉及气雾过滤器装置,尤其涉及的是蜡雾过滤器装置。



背景技术:

以汽车涂装工艺中蜡雾处理为例,因高温含蜡颗粒会在过滤材料上聚集,进而流淌,堵塞过滤空隙,因此,普通的空气过滤产品对蜡雾难以表现出良好而稳定的分离过滤作用。

对于涂装生产车间蜡雾过滤装置的设计上,考虑其运行成本因素,其组成一般采用前置折流板过滤器和二次空气过滤系统的组合,由折流板过滤器截流蜡雾,以去除蜡雾的气流经二次空气过滤系统实施空气净化。其中的折流板过滤器,其蜡雾去除原理是:改变气流方向,使含蜡有机雾粒在离心惯性的作用下撞击粘着在折流板壁上,达到去除气流中蜡雾的效果。

但是,折流板过滤器存在以下几方面使用问题:1、风速要求苛刻、过滤效率不稳定,风速极大的影响了过滤效率,因而对风速有着较高运行技术要求,既使外部风速满足运行要求,而折流结构导致内部风量分布极不均匀,亦影响其过滤效率,导致过滤效率不稳定,甚至会使二次过滤系统提前失效,因而,整体运行和采购成本都较高;2、拦截有效面积少,没有为聚集蜡滴提供充足、顺畅的流淌排放通道。

随着国家对环保排放要求越来越严格和规范,滤除蜡雾的环保排放技术开发是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一大技术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专利申请的发明目的在于有效截留气流中的蜡雾、并为各聚集蜡滴提供顺畅的流淌通道、汇集排放,保证二次过滤系统的过滤效率长期有效,提供一种蜡雾截留过滤组块。

本专利申请提供的蜡雾截留过滤组块技术方案,其主要技术内容是:一种蜡雾截留过滤模块,包括框架件和框架件之中的截留组件,所述的截留组件包括:

芯部,至少由两层金属网板叠合构成;

滤层部,为气液过滤网;

其中,所述的芯部被所述的滤层部包围构成,芯部11的网孔间隙大于滤层部12的网孔间隙。

上述整体技术方案中的之一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滤层部由丝径不超过0.5mm的金属丝绞编而成。

上述整体技术方案中的之一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滤层部由丝径不超过0.3mm的金属丝合股绞编而成。

上述整体技术方案中的之一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滤层部中的气液过滤网,其包缠厚度至滤层部前后整体不透光。

上述整体技术方案中的之一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芯部,其各层金属网板等距相叠交错构成。

上述整体技术方案中的之一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芯部,各层金属网板所形成的直透间隙孔径为2-5mm。

上述整体技术方案中的之一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芯部,其金属网板为w型金属网板。

上述整体技术方案中的之一优选技术手段,芯部由金属网板和金属网板周边的芯部框架固定支撑构成。

上述整体技术方案中的之一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气液过滤网最好为波纹型网面的气液过滤网。

本专利申请公开的蜡雾截留过滤模块技术方案,其截留组件中的滤层部,包括芯部前后,金属丝密集而不规则交织盘亘,具有极丰富的含蜡雾气流接触面积,且其众多、细碎的过滤间隙使气流被充分紊流分散,并消除了直通垂直通道,高温蜡雾被大量拦截粘着在耐高温的滤层部,在重力作用下沿交织盘亘金属丝顺势向下流淌、逐渐凝聚,由框架件底边蜡液漏孔排出,因而不会堵塞截留间隙;进而,间隙明显大于滤层部的芯部,于滤层部后方构成气流缓冲腔,顺气流进入且气流惯性急剧下降的蜡滴、蜡雾被芯部网孔拦截,与气流分离,沿网孔孔丝通道进一步聚集,流淌排出,避免了被拦截的蜡滴在本体中的聚集,具有使用寿命长的技术优点。本技术方案的优点主要在于:改变了原小面积碰撞吸附结构,本技术方案相比现有产品具有几何级数增加且耐高温的吸附拦截面积,对于大小风速都能够发挥全面、高效截留过滤效率,不会因长时间截留过滤运行而过滤效率出现较明显降低的实际应用问题,大大延长了其使用期,并具有免维护、运行低成本的技术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申请的主视构造图。

图2为图1的剖面结构图。

图3为芯部的主视构造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申请的蜡雾截留过滤组块,如附图所示构造,包括框架件10和框架件10之中的截留组件1,所述的截留组件1包括有:

芯部11,至少由两层金属网板叠合构成。所述的金属网板,其材质可以是不锈钢、铝等。多层金属网板网孔等距交错相叠而成,最好由金属网板周边的芯部框架13固定支撑,构成结构稳定的芯部11。

滤层部12,为气液过滤网。所述的气液过滤网,由丝径不超过0.5mm的金属丝绞编而成,或由丝径不超过0.3mm的金属丝合股绞编而成。

所述的芯部11被所述的滤层部12,即被气流过滤网缠绕包围构成,且芯部11的网孔间隙大于滤层部12的网孔间隙,滤层部12外表面设有金属支撑护网14。

所述的芯部11,各层金属网板相叠所形成的直透间隙的孔径为2-5mm。

为提升蜡滴流淌的顺畅度、提升流淌通道的立体布局,所述的芯部11,其金属网板为w型金属网板。

在本实施例结构中,所述的滤层部12,其气液过滤网的包缠厚度最好至滤层部前后整体不透光。

所述的气流过滤网,最好为波纹型网面的气液过滤网,多层缠绕芯部11构成。

本蜡雾截留过滤组块与现有的折流板过滤器相比,具有高透气和截留过滤性能:

初阻20pa风量时,本专利申请的透气量为370m3/h,折流板过滤器为216m3/h;

初阻80pa风量时,本专利申请的透气量为1746m3/h,折流板过滤器为894m3/h;

初阻160pa风量时,本专利申请的透气量为4349m3/h,折流板过滤器为1266m3/h。



技术特征:

1.一种蜡雾截留过滤模块,其特征在于,本模块包括框架件(10)和框架件之中的截留组件,所述的截留组件包括:

芯部(11),至少由两层金属网板叠合构成;

滤层部(12),为气液过滤网;

其中,所述的芯部(11)被所述的滤层部(12)包围构成,芯部(11)的网孔间隙大于滤层部(12)的网孔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蜡雾截留过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层部(12)由丝径不超过0.5mm的金属丝绞编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蜡雾截留过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层部(12)由丝径不超过0.3mm的金属丝合股绞编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蜡雾截留过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层部(12)中的气液过滤网,其包缠厚度至滤层部前后整体不透光。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蜡雾截留过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液过滤网为波纹型网面的气液过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蜡雾截留过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部(11),其各层金属网板等距相叠交错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蜡雾截留过滤模块,其特征在于,芯部(11)由金属网板和金属网板周边的芯部框架(13)固定支撑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6或7所述的蜡雾截留过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部(11),其金属网板为w型金属网板。

9.根据权利要求1、6或7所述的蜡雾截留过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部(11),各层金属网板所形成的直透间隙孔径为2-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蜡雾截留过滤模块,其特征在于,滤层部(12)外表面设有金属支撑护网(14)。


技术总结
本专利申请提供的蜡雾截留过滤模块,包括框架件和框架件之中的截留组件,其中的截留组件包括:芯部和滤层部,所述的芯部由至少两层金属网板叠合构成,滤层部为气液过滤网包围芯部构成,且芯部的网孔间隙大于滤层部的网孔间隙。本技术方案大幅度增加了蜡雾气流吸附拦截面积,对于大小风速都能够发挥全面、高效截留过滤效率,具有免维护、运行低成本的技术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秦诗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实发洁净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0
技术公布日:2021.03.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