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甲基丙烯酸用喷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59175发布日期:2021-05-07 19:58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离甲基丙烯酸用喷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甲基丙烯酸甲酯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分离甲基丙烯酸用喷氨装置。



背景技术:

简介:丙酮氰醇法生产甲基丙烯酸甲酯包括酰化、酯化、萃取、精馏四个工序。酯化反应是在酯化釜中进行的,由酯化釜生产出的产品经过加热气提为粗甲基丙烯酸甲酯,其主要含有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水、甲醇等组分。蒸出的粗mma呈酸性,因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需要控制其ph值:1、因为甲基丙烯酸甲酯在酸性条件下容易聚合为了防止在后续的工序中避免聚合,必须调节产品的ph值在7-9。2、在紧接着的萃取工段如果进料的酸度太高,还会造成萃取的乳化不利于萃取的进行进而会影响后续的精馏工段的操作。3、蒸出的产品中含有甲基丙烯酸,需要对其中的甲基丙烯酸进行分离,之前的工艺中有加入氢氧化钠进行ph的控制,但是加入氢氧化钠会在萃取塔中形成盐沉积在萃取塔中,不利于生产的进行,还考虑到甲基丙烯酸的分离,故采用喷氨的方式进行。加入氨气会与甲基丙烯酸形成铵盐,这是一个可逆反应,这样在分离甲基丙烯酸的同时,也控制了ph值。在甲基丙烯酸分离塔顶部,由于甲基丙烯酸分离塔是筛板塔,喷氨形成的铵盐会在塔板上集聚,堵塞塔板孔,进而造成酯化压力增高,不利于酯化蒸出。因此喷氨位置的设置十分重要,并且为了使氨气能与甲基丙烯酸充分混合,喷氨装置也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甲基丙烯酸的分离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离甲基丙烯酸用喷氨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离甲基丙烯酸用喷氨装置,包括喷氨管、混合管和连接管道,所述的连接管道包括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分别设置于混合管两端,所述的混合管道为s型管,所述喷氨管设置于混合管上,所述的喷氨管内设有喷氨头,所述的喷氨头一端设有喷氨孔。

作为优化,所述的喷氨管设置于第一连接管上方,所述的喷氨管与第一连接管和混合管一端垂直设置,所述的喷氨头为圆柱形,所述的喷氨头与喷氨管同轴心设置,所述的喷氨头一端设置于喷氨管内,所述的喷氨头另一端设置于混合管内,所述的喷氨孔密布于混合管内的喷氨头上。

作为优化,所述的喷氨头与喷氨管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所述的喷氨头外径与喷氨管内径相等。

作为优化,所述的第一连接管设置于混合管下方,所述的第二连接管设置于混合管上方。

本方案的整体有益效果是:一种分离甲基丙烯酸用喷氨装置,通过在酯化釜和分离罐之间设置喷氨装置,在分离罐底部进行喷氨操作,使氨气与甲基丙烯酸混合形成甲基丙烯酸形成铵盐,防止甲基丙烯酸铵盐堵塞筛板塔,该装置在酯化釜和分离罐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之间设置s型的混合管,在混合管的一端设置喷氨头,能使喷出的氨气与酯化釜中蒸出的甲基丙烯酸充分混合,对甲基丙烯酸进行高效吸收,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够有效防止甲基丙烯酸铵盐堵塞筛板塔,并且能够对系统中的甲基丙烯酸进行充分分离,在分离甲基丙烯酸的同时,也控制了ph值,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位置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切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喷氨头结构示意图。

其中,1、喷氨管,2、混合管,3、第一连接管,4、第二连接管,5、喷氨头,6、喷氨孔,7、密封圈,8、酯化釜,9、喷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4所示,一种分离甲基丙烯酸用喷氨装置,包括喷氨管1、混合管2和连接管道,所述的连接管道包括第一连接管3和第二连接管4,所述的第一连接管3和第二连接管4分别设置于混合管2两端,所述的混合管2道为s型管,所述喷氨管1设置于混合管2上,所述的喷氨管1内设有喷氨头5,所述的喷氨头5一端设有喷氨孔6。第一连接管3与酯化釜8相连,第二连接管4与分离罐相连。

所述的喷氨管1设置于第一连接管3上方,所述的喷氨管1与第一连接管3和混合管2一端垂直设置,所述的喷氨头5为圆柱形,所述的喷氨头5与喷氨管1同轴心设置,所述的喷氨头5一端设置于喷氨管1内,所述的喷氨头5另一端设置于混合管2内,所述的喷氨孔6密布于混合管2内的喷氨头5上。

所述的喷氨头5与喷氨管1连接处设有密封圈7,所述的喷氨头5外径与喷氨管1内径相等。

所述的第一连接管3设置于混合管2下方,所述的第二连接管4设置于混合管2上方。

该装置在具体使用时,气相由顶部连接到酯化釜8中部,在酯化釜8的顶部连接的是甲基丙烯酸分离塔,在甲基丙烯酸分离塔顶部由管线连接到冷凝塔顶部,冷凝塔底部与回流罐相连,回流罐有两根管线一根连接连接甲基丙烯酸分离塔的上部,一根回酯化釜8。本装置则连接在甲基丙烯酸分离塔的底部。气相物料,由酯化釜8蒸出,经氨气中和,到达甲基丙烯酸分离塔,然后再经过冷凝塔部分冷凝,冷凝的液体满足甲基丙酸分离塔的回流后(甲基丙烯酸分离塔温度达到要求),流入的酯化釜8中,未冷凝的的气相,经后续设备处理成为ph在7-9的粗甲基丙烯酸甲酯。此过程需要控制甲基丙烯酸分离塔和冷凝塔的冷凝温度。氨气从喷氨管1喷入,由喷氨头5上的喷氨孔6喷入第一连接管3和混合管2的连接处,与酯化釜8出来的气体经过混合管2充分混合后进入分离罐中。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个案,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符合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一种分离甲基丙烯酸用喷氨装置且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分离甲基丙烯酸用喷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氨管、混合管和连接管道,所述的连接管道包括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分别设置于混合管两端,所述的混合管道为s型管,所述喷氨管设置于混合管上,所述的喷氨管内设有喷氨头,所述的喷氨头一端设有喷氨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甲基丙烯酸用喷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氨管设置于第一连接管上方,所述的喷氨管与第一连接管和混合管一端垂直设置,所述的喷氨头为圆柱形,所述的喷氨头与喷氨管同轴心设置,所述的喷氨头一端设置于喷氨管内,所述的喷氨头另一端设置于混合管内,所述的喷氨孔密布于混合管内的喷氨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甲基丙烯酸用喷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氨头与喷氨管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所述的喷氨头外径与喷氨管内径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甲基丙烯酸用喷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管设置于混合管下方,所述的第二连接管设置于混合管上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甲基丙烯酸甲酯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分离甲基丙烯酸用喷氨装置。一种分离甲基丙烯酸用喷氨装置,包括喷氨管、混合管和连接管道,所述的连接管道包括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分别设置于混合管两端,所述的混合管道为S型管,所述喷氨管设置于混合管上,所述的喷氨管内设有喷氨头,所述的喷氨头一端设有喷氨孔。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够有效防止甲基丙烯酸铵盐堵塞筛板塔,并且能够对系统中的甲基丙烯酸进行充分分离,在分离甲基丙烯酸的同时,也控制了PH值,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周海忠;王建强;李占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宏旭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0
技术公布日:2021.05.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