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硫剂供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14615发布日期:2021-05-04 10:20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脱硫剂供应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脱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脱硫剂供应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燃煤电厂的锅炉是环境污染的大户,虽然燃煤电厂锅炉的脱硫已经取得了巨大进展,但是,随着环保政策力度的加大,相应的环保要求日益严格,传统的脱硫仍存在脱硫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本技术:
着力从脱硫剂供应方面的缺陷提出改进措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硫剂供应系统,以达到提高脱硫效率和满足排放要求的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脱硫剂供应系统,包括:脱硫循环水系统、制浆加药系统、工艺水系统、排污系统;将制浆加药系统充分反应后的水和固形反应物一起送入排污系统中进行过滤,反应制得的脱硫剂通过管道添加到脱硫塔中,将过滤后的水送入脱硫循环水系统作为循环水再利用,工艺水系统作为外部补给水系统;脱硫循环水系统包括三级循环泵站,三级循环泵站的位置依次降低,且高度差相同;制浆加药系统的顶部包含外盖、制浆加药弹性体以及基座,基座包含有贯穿基座两侧的至少一个进药穿孔以及定位结构,其中进药穿孔设置于定位结构的周围。

进一步地,制浆加药系统为氧化镁反应器,采用热水熟化制备成15%浓度的浆液,并通过ph值控脱硫药剂的量,并向脱硫塔内补给脱硫药剂。

进一步地,外盖的外形为中空喇叭状,较宽的一侧结合基座并覆盖定位结构及进药穿孔,较窄的另一侧具有受药口,受药口用于接受药液。

进一步地,制浆加药弹性体包含顶部、中空颈部以及中空底座部,其中中空颈部一侧连接顶部,另一侧则连接中空底座部。

进一步地,制浆加药弹性体为一体成形的弹性件,中空底座部的截面积大于中空颈部的截面积,中空底座部上的内壁向内凹陷而形成凹陷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脱硫剂供应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脱硫剂供应系统的制浆加药系统的顶部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脱硫剂供应系统的制浆加药系统的顶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脱硫剂供应系统100,主要包括脱硫循环水系统40、制浆加药系统30、工艺水系统50、排污系统20;将制浆加药系统30充分反应后的水和固形反应物一起送入排污系统20中进行过滤,反应制得的脱硫剂通过管道31运输方式添加到脱硫塔60中,将过滤后的水送入脱硫循环水系统40作为循环水再利用,一部分返回制浆加药系统30,一部分供应给脱硫塔60;工艺水系统50作为外部补给水系统,一部分供给脱硫循环水系统40,一部分供给给脱硫塔60;上述供应系统的电气控制采用plc系统控制,控制器主机采用西门子s7-1200,分别控制脱硫剂供应系统及脱硫塔。

优选的,如果发生不可控条件导致制浆加药系统失灵,还可切换手动控制并脱离自动控制而单独手动操作。

脱硫循环水系统40包括三级循环泵站401,三级循环泵站401的位置为依次降低,且高度差相同,上述的制浆加药系统30为氧化镁反应器,采用热水(优选80-90℃)熟化制备成15%浓度的浆液,并通过ph值控制药剂的量,并向塔内补给脱硫药剂,控制循环浆液ph值为6.0-6.8,一次可投放几吨的氧化镁,并可通过控制循环水的量来控制氧化镁反应器内的ph值,大大减少了工人的工作量,也提高了系统的连续稳定性。

由于制浆加药系统30中镁等致垢离子含量极高,当制浆加药系统30充分反应后的水和固形反应物一起送入排污系统20中时,大量钙镁离子将形成固体物析出,能将制浆加药系统废水中的镁离子去除,也能实现脱硫废水的回用。

优选地,排污系统主要通过电渗析进行过滤排污,利用离子交换膜对阴阳离子的选择透过性能,在电场作用下,通过阴阳离子的定向迁移,实现溶液的分离、提纯。具体地,离子交换膜为疏水微孔膜,材质可选择聚四氟乙烯、聚丙烯、乳状液膜和偏聚氟乙烯等。

对于工艺水系统50中主要的水质指标应达如下的要求:总硬度(以caco3计)为250/mg·l-1;ph(25℃)值为6.5~9.0;悬浮物为50/mg·l-1;cl离子为1000/mg·l-1;硫酸根离子为400/mg·l-1;codcr为30/mg·l-1;总磷(以p计)5/mg·l-1;油类为0/mg·l-1;全部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标准》(gb/t19923-2005)。

下面描述一下制浆加药系统30的具体结构,图1中的制浆加药系统30仅是一个示意图,具体顶部细节请参考图2-3以及下面的描述。

制浆加药系统30的顶部包含外盖10、制浆加药弹性体12以及基座14,制浆加药系统30的底部则为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的制浆筒体(未示出),基座14包含有贯穿基座14两侧的至少一个进药穿孔140以及定位结构142,其中进药穿孔140可设置于定位结构142的周围。当制浆加药系统30被组装时,外盖10连接于基座14上并覆盖基座14的定位结构142及进药穿孔140,而制浆加药弹性体12则设置于外盖10内并位于基座14的上,同样也覆盖定位结构142及进药穿孔140。

图3为图2的制浆加药系统1的顶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外盖10的外形为中空喇叭状,其较宽的一侧可结合基座14并覆盖定位结构142及进药穿孔140,且较窄的另一侧具有受药口70,此受药口70用于接受药液。制浆加药弹性体12包含顶部120、中空颈部122以及中空底座部124,其中中空颈部122一侧连接顶部120,另一侧则连接中空底座部124。当外盖10结合于基座14的上且制浆加药弹性体12设于外盖10中时,制浆加药弹性体12的中空底座部124可抵于基座14上,并且其底部的开口处覆盖定位结构142及进药穿孔140,而顶部120可塞于受药口100上并封闭受药口70。

制浆加药弹性体12可为一体成形的弹性件。其中,中空底座部124的截面积大于中空颈部122的截面积,并且,中空底座部124上的内壁向内凹陷而形成凹陷结构1240。由于凹陷结构1240是由中空底座部124上的内壁又进一步向内凹陷,因此凹陷结构1240处的内壁厚度会小于中空底座部124的其他部分的厚度。当制浆加药弹性体12的顶部120受到针筒的嘴部压迫时,由于凹陷结构1240的内壁较薄,凹陷结构1240处相较中空底座部124的其他部分会更容易产生形变。藉此,可达到引导形变的方向的效果。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脱硫剂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硫循环水系统、制浆加药系统、工艺水系统、排污系统;将制浆加药系统充分反应后的水和固形反应物一起送入排污系统中进行过滤,反应制得的脱硫剂通过管道添加到脱硫塔中,将过滤后的水送入脱硫循环水系统作为循环水再利用,工艺水系统作为外部补给水系统;脱硫循环水系统包括三级循环泵站,三级循环泵站的位置依次降低,且高度差相同;制浆加药系统的顶部包含外盖、制浆加药弹性体以及基座,基座包含有贯穿基座两侧的至少一个进药穿孔以及定位结构,其中进药穿孔设置于定位结构的周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剂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制浆加药系统为氧化镁反应器,采用热水熟化制备成15%浓度的浆液,并通过ph值控脱硫药剂的量,并向脱硫塔内补给脱硫药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硫剂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外盖的外形为中空喇叭状,较宽的一侧结合基座并覆盖定位结构及进药穿孔,较窄的另一侧具有受药口,受药口用于接受药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硫剂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制浆加药弹性体包含顶部、中空颈部以及中空底座部,其中中空颈部一侧连接顶部,另一侧则连接中空底座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硫剂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制浆加药弹性体为一体成形的弹性件,中空底座部的截面积大于中空颈部的截面积,中空底座部上的内壁向内凹陷而形成凹陷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脱硫剂供应系统,包括:脱硫循环水系统、制浆加药系统、工艺水系统、排污系统;将制浆加药系统充分反应后的水和固形反应物一起送入排污系统中进行过滤,反应制得的脱硫剂通过管道添加到脱硫塔中,将过滤后的水送入脱硫循环水系统作为循环水再利用,工艺水系统作为外部补给水系统;脱硫循环水系统包括三级循环泵站,三级循环泵站的位置依次降低,且高度差相同;制浆加药系统的顶部包含外盖、制浆加药弹性体以及基座,基座包含有贯穿基座两侧的至少一个进药穿孔以及定位结构,其中进药穿孔设置于定位结构的周围。

技术研发人员:李政;郝金一;刘欣;曹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春净月潭供热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8
技术公布日:2021.05.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