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向进出料湿法造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60535发布日期:2021-05-07 20:00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切向进出料湿法造粒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式湿法造粒机,作用是将粉状物料造成颗粒状从而减少粉尘污染、便于包装、运输。



背景技术:

用于炭黑行业的湿法造粒机,其工作机理是,把粉状炭黑与适量的造粒水在造粒机筒体内,经过转动的搅拌轴上的搅齿将松散或结块的粉状炭黑物料打散、搅拌与造粒水混合、结块,并通过搅齿顶部与筒体内壁之间的间隙将结块进行球化、挤压、碰撞、致密、抛光等形成较高密度的粒子,之后再从出料口出去,进入后续干燥设备进行烘干。通常粉料炭黑入口与颗粒炭黑出口是在造粒机筒体的中间位置,其缺点是:

1、进料区,进入筒体的炭黑粉料直接落在转动的搅拌轴搅齿上,大多穿过搅拌轴上搅齿再落入筒体底部,这样具有一定粘性的炭黑粉料就会粘附在搅拌轴轴管和搅齿上,且随着运转时间的加长会越来越多,造成处于进料端的搅拌轴严重偏重或偏心加大了设备的振动;2、出料区,已形成粒子的物料与未形成粒子或破碎的粒子,一起从筒体最底部的出料口出去,粒子破碎率较高,粒子合格率较低;

3、造粒区,形成的料层不均匀,影响了造粒的质量。

湿法造粒机按功能分为三个区域,即进料区、造粒区和出料区。筒体进出料口一直采用中间布置结构,经走访用户发现,造粒机造出的粒子破碎率较高,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振动加大等问题。通过对返修的造粒机设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筒体进料区的搅拌轴轴管和搅齿上粘附的炭黑比造粒区和出料区厚很多,从而造成搅拌轴转动不平衡、偏心距加大,是造粒机设备产生振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造成粒子破碎多主要是出料口位于筒体最底部,一些破碎的粒子随着成品粒子一起被输送出去。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造粒机进行创新改进,降低造粒机的振动和粒子破碎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上述湿法造粒机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切向进出料湿法造粒机,在原有造粒机的基础上,通过改变进出料口的位置,有效解决粉状炭黑进入造粒机后粘附在轴管和搅齿上,而是沿着筒体内壁流到筒体底部,再通过搅拌轴搅齿搅动起来进行混合、造粒。同时造出的合格粒子在搅齿的带动下越过筒体底部从出料口出去,而破碎的粒子留在筒体底部再造粒,保证了合格的粒子出料率。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切向进出料湿法造粒机,包括:搅拌轴支撑、筒体端盖、筒体端法兰、搅拌轴、筒体。其特征在于:筒体上的炭黑物料进料口和炭黑粒子出料口在筒体的切线方向上。即:筒体进料口和出料口根据搅拌轴旋转方向,设置在顺着其转向的切向位置上。

本实用新型切向进出料设计要点是:改变筒体上炭黑粉料进口和炭黑粒子出口的位置,目的是避开产生上述缺点的因素。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对造粒机改动小,对前端和后续设备无影响,无需增加额外成本,基本上没有增加任何成本;

2、切向进料口引导炭黑粉料沿着筒壁进入筒体,不存在粘附在搅拌轴上的情况,减轻了造粒机的振动;

3、切向出料口可阻止一部分破碎的粒子出去,在筒体内继续参与造粒,炭黑粒子破碎率降低预示着粒子返工率低,成品率高,生产线的产能也有所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图1a-a剖视图

图3为图1俯视图

图中标记:1-搅拌轴支撑、2-筒体端盖、3-筒体端法兰、4-搅拌轴、5-筒体

a-进料口、d-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切向进出料湿法造粒机,包括:搅拌轴支撑1、筒体端盖2、筒体端法兰3、搅拌轴4、筒体5、进料口a、出料口d。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组焊后的造粒机筒体5,先加工两端的筒体端法兰3;

2、以两端的端法兰3为基准加工筒体5内径;

3、根据搅拌轴4转向,在筒体5上划出进出料孔及其他接管孔的位置并开孔,将进料口a和出料口d接管及其他接管焊接在筒体上;

4、搅拌轴4穿进筒体5中;

5、两组搅拌轴支撑1安装在筒体端盖2上;

6、两端的筒体端盖2与筒体端法兰3和搅拌轴4装配在一起;

7、将搅拌轴4两端轴头与搅拌轴支撑1中的轴承装配在一起。



技术特征:

1.一种切向进出料湿法造粒机,包括搅拌轴支撑(1)、筒体端盖(2)、筒体端法兰(3)、搅拌轴(4)、筒体(5),其特征在于:筒体(5)上的炭黑物料进料口(a)和炭黑粒子出料口(d)在筒体(5)的切线方向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切向进出料湿法造粒机,该造粒机包括搅拌轴支撑(1)、筒体端盖(2)、筒体端法兰(3)、搅拌轴(4)、筒体(5)。该造粒机有效解决了湿法造粒机由于进出料口设置的位置不合理,造成的炭黑粉料一进入筒体就粘附在搅拌轴进料区轴管及搅齿上,使搅拌轴产生偏重或偏心造成设备振动大;在出料口一些破碎的炭黑颗粒随着合格的粒子一起出去等问题。在原有的造粒机基础上,通过将物料进出料口改在筒体(5)的切线方向的位置上,解决了搅拌轴偏重或偏心大、破碎粒子多的问题,达到了降低设备运行过程振动大、提高粒子合格率和降低粒子破损率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刘汝刚;吕宏霞;张龙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德固特节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03
技术公布日:2021.05.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