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胶机自动加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62790发布日期:2021-05-25 12:50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涂胶机自动加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涂胶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涂胶机自动加胶装置。



背景技术:

芳纶蜂窝芯材具有阻燃、绝缘、防腐、环保、轻质、高强等特点,其单位质量的强度是优质钢材的9倍。在军工领域,其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舰船、坦克、导弹、雷达的高性能结构件和特种电子设备;在民用领域,其主要用于高速列车及汽车的高性能结构件、电网工程中的高端绝缘材料、建筑用隔热阻燃材料等。

蜂窝芯材的制造工艺一般包括:涂胶、热压、切边、拉伸、定型、浸胶、固化、切片。其中,涂胶是第一道工序,对蜂窝芯材固化后的节点强度有很重要的影响。现有的蜂窝涂胶机加胶通常是先手动向混合容器内加入胶水及稀释剂,待两者混合为胶液后,再将涂胶机停机,手动将混合容器中的胶液添加至涂胶机的胶槽内。即现有的蜂窝涂胶机添加胶液需要在停机后手动进行,费时费力,严重影响生产效率,且添加量难以准确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涂胶机自动加胶装置,解决现有的蜂窝涂胶机添加胶液需要在停机后手动进行,费时费力,严重影响生产效率,且添加量难以准确控制等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涂胶机自动加胶装置,包括混合容器、稀释剂容器、用于连通混合容器和稀释剂容器的稀释剂添加管,以及胶泵;所述混合容器上安装有电机搅拌器;所述混合容器上开设有胶水添加口;所述混合容器通过胶泵与涂胶机的胶槽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电机搅拌器包括第一电机、旋转轴以及多个沿旋转轴周向均匀分布的桨叶;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混合容器的外部,所述旋转轴穿过混合容器的壳体进入所述混合容器的内腔;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旋转轴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混合容器的顶部;所述旋转轴沿竖直方向设置。

进一步,所述桨叶的叶面平整且沿竖直方向设置。

进一步,所述稀释剂添加管上安装有流量调节阀。

进一步,所述稀释剂容器固定安装在所述混合容器的顶部。

进一步,所述稀释剂容器通过连接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混合容器的顶部。

进一步,所述稀释剂添加管的一端与混合容器的顶部连接,另一端与稀释剂容器的底部连接。

进一步,所述胶泵连接有第二电机。

进一步,所述混合容器与胶泵通过吸胶管连接;所述胶泵与涂胶机的胶槽通过送胶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实现自动添加胶液,无需将涂胶机停机,且添加量能够准确控制,显著提高生产效率以及蜂窝芯材的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混合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混合容器,11、胶水添加口,2、电机搅拌器,21、第一电机,22、旋转轴,23、桨叶,3、稀释剂容器,31、连接件,4、稀释剂添加管,41、流量调节阀,5、胶泵,6、第二电机,7、吸胶管,8、送胶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涂胶机自动加胶装置,包括混合容器1、稀释剂容器3、用于连通混合容器1和稀释剂容器3的稀释剂添加管4,以及胶泵5,即通过稀释剂添加管4将所述稀释剂容器3中的稀释剂添加到混合容器1内;所述混合容器1上安装有电机搅拌器2,用于对混合容器1内的胶液进行搅拌,使胶水和稀释剂充分混合;所述混合容器1上开设有胶水添加口11,用于向混合容器1内添加胶水;所述混合容器1通过胶泵5与涂胶机的胶槽连接,即通过胶泵5将胶液从混合容器1中吸出并送入到胶槽内,实现自动加胶,无需停机后手动进行加胶。

如图2所示,所述电机搅拌器2包括第一电机21、旋转轴22以及多个沿旋转轴22周向均匀分布的桨叶23;所述第一电机21设置在混合容器1的外部,所述旋转轴22穿过混合容器1的壳体进入所述混合容器1的内腔;所述第一电机21的输出端与旋转轴22连接,即通过所述第一电机21驱动所述旋转轴22旋转,利用桨叶23对混合容器1内的胶液进行搅拌,从而使胶水和稀释剂充分混合。

进一步,所述第一电机21安装在所述混合容器1的顶部;所述旋转轴22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桨叶23的叶面平整且沿竖直方向设置,以进一步提高所述电机搅拌器2对混合容器1内的胶液的搅拌效果,从而提高蜂窝芯材的产品质量。

如图1所示,所述稀释剂添加管4上安装有流量调节阀41,以便于根据胶水的添加量,调节稀释剂的流量,进而控制所述混合容器1内胶液的粘度,从而提高蜂窝芯材的产品质量。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稀释剂容器3固定安装在所述混合容器1的顶部,以减少所述自动加胶装置的占地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率以及操作便捷性,同时,提高所述自动加胶装置的整体结构稳固性和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稀释剂容器3通过连接件31固定安装在所述混合容器1的顶部,所述连接件31可以是分别与混合容器1、稀释剂容器3采用螺栓连接的连接架,也可以是分别与混合容器1、稀释剂容器3焊接的多个连接杆,还可以是分别与混合容器1、稀释剂容器3插接的多个连接块,其设置的目的为了实现所述稀释剂容器3固定安装在所述混合容器1的顶部。

进一步,所述稀释剂添加管4的一端与混合容器1的顶部连接,另一端与稀释剂容器3的底部连接,以实现所述稀释剂添加管4连通混合容器1和稀释剂容器3,从而向混合容器1内添加稀释剂。

如图1所示,所述胶泵5连接有第二电机6;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6为伺服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胶泵5工作。

进一步,所述混合容器1与胶泵5通过吸胶管7连接;所述胶泵5与涂胶机的胶槽通过送胶管8连接,即所述胶泵5通过吸胶管7将胶液从混合容器1中吸出并通过送胶管8送入到涂胶机的胶槽内。

所述自动加胶装置的工作过程为:

首先,手动从胶水添加口11向混合容器1内添加胶水,同时,稀释剂容器3中的稀释剂通过稀释剂添加管4添加至混合容器1中,并通过流量调节阀41调节稀释剂的流量;接着,开启电机搅拌器2,对混合容器1内的胶液进行搅拌,至胶水和稀释剂充分混合后,开启胶泵5和第二电机6,胶泵5通过吸胶管7将胶液从混合容器1中吸出并通过送胶管8送入到涂胶机的胶槽内,实现自动加胶。

所述自动加胶装置实现自动添加胶液,无需将涂胶机停机后手动进行,且添加量能够准确控制,显著提高生产效率以及蜂窝芯材的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中未对具体结构做出描述的机构、组件和部件均为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的现有结构。可以从市面上直接购买得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涂胶机自动加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容器(1)、稀释剂容器(3)、用于连通混合容器(1)和稀释剂容器(3)的稀释剂添加管(4),以及胶泵(5);所述混合容器(1)上安装有电机搅拌器(2);所述混合容器(1)上开设有胶水添加口(11);所述混合容器(1)通过胶泵(5)与涂胶机的胶槽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加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搅拌器(2)包括第一电机(21)、旋转轴(22)以及多个沿旋转轴(22)周向均匀分布的桨叶(23);所述第一电机(21)设置在混合容器(1)的外部,所述旋转轴(22)穿过混合容器(1)的壳体进入所述混合容器(1)的内腔;所述第一电机(21)的输出端与旋转轴(2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加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21)安装在所述混合容器(1)的顶部;所述旋转轴(22)沿竖直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加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23)的叶面平整且沿竖直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加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添加管(4)上安装有流量调节阀(4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加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容器(3)固定安装在所述混合容器(1)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加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容器(3)通过连接件(31)固定安装在所述混合容器(1)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加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添加管(4)的一端与混合容器(1)的顶部连接,另一端与稀释剂容器(3)的底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加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泵(5)连接有第二电机(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加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容器(1)与胶泵(5)通过吸胶管(7)连接;所述胶泵(5)与涂胶机的胶槽通过送胶管(8)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胶机自动加胶装置,包括混合容器、稀释剂容器、用于连通混合容器和稀释剂容器的稀释剂添加管,以及胶泵;所述混合容器上安装有电机搅拌器;所述混合容器上开设有胶水添加口;所述混合容器通过胶泵与涂胶机的胶槽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自动添加胶液,无需将涂胶机停机,且添加量能够准确控制,显著提高生产效率以及蜂窝芯材的产品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宜昌和达利复合材料股份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8
技术公布日:2021.05.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