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油反应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59409发布日期:2021-05-25 12:45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硅油反应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反应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硅油反应釜装置。



背景技术: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

传统的反应釜多用于硅油的制作和生产,由于加工完成后的反应釜的外壳温度很高,使得工作人员不能立刻进行开盖,且不能触碰反应釜的外壳,需等待反应釜冷却后才能进行后续的操作。

为此,我们提出来一种硅油反应釜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硅油反应釜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硅油反应釜装置,包括底板和移动轮,所述移动轮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底板的底面上,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端开设有贯穿孔,所述支撑架的内壁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穿孔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下段穿孔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中部穿孔连接有固定件。

优选地,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撑架的内壁两侧,所述储水箱的上端开设有第二通孔。

优选地,所述螺纹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螺纹杆向上移动穿孔连接在贯穿孔内。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下段固定连接有螺母,所述螺纹杆的下段螺纹连接在螺母内,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由限位上板、限位下板、连接杆和固定块组成,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在限位上板的底面上,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在限位下板的上端表面,所述连接杆的中部穿孔连接在第二连接板的中部,所述固定块的顶端固定在限位下板的底面上,所述固定块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反应釜本体。

优选地,所述反应釜本体穿孔连接在第二通孔内部,所述反应釜本体的上端穿孔连接在限位下板和第二连接板的中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贯穿孔,使得螺纹杆能够在向上移动时,带动限位块从贯穿孔内部穿过,使得螺纹杆能够穿过第一连接板,且不干扰螺纹杆的正常移动。

2、通过设置连接杆,连接杆的外侧套设有弹簧,位置位于第二连接板与限位上板之间,使得螺纹杆在带动固定件移动的过程中,连接杆能对反应釜起到支撑和缓冲的作用。

3、通过设置储水箱,使得工作结束后的反应釜可以在螺纹杆的带动下,与固定件一起向下移动,在向下的过程中穿过第二通孔进入储水箱,对反应釜起到物理散热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硅油反应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硅油反应釜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a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板、11移动轮、12支撑架、121支撑板、13第一连接板、131贯穿孔、14储水箱、141第二通孔、2第一通孔、3螺纹杆、31第二连接板、311螺母、312转动把手、32限位块、4固定件、41限位上板、42限位下板、43连接杆、44固定块、5反应釜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硅油反应釜装置,包括底板1和移动轮11,底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储水箱14,储水箱14的左侧穿孔连接有出水管,储水箱14的右侧穿孔连接有进水管,储水箱14的上端穿孔连接有液位计,液位计为内浮式双腔液位计,储水箱14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撑架12的内壁两侧,储水箱14的上端开设有第二通孔141,移动轮11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底面上,底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2,支撑架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3,第一连接板13的上端开设有贯穿孔131,支撑架12的内壁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21,支撑板121的上端开设有第一通孔2。

第一通孔2的内部穿孔连接有螺纹杆3,螺纹杆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2,限位块32滑动连接在贯穿孔131内部,限位块32限制螺纹杆3脱离第二连接板121,螺纹杆3向上移动穿孔连接在贯穿孔131内,螺纹杆3的下段穿孔连接有第二连接板31,第二连接板31的下段固定连接有螺母311,螺纹杆3的下段螺纹连接在螺母311内,螺纹杆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312。

第二连接板31的中部穿孔连接有固定件4,固定件4由限位上板41、限位下板42、连接杆43和固定块44组成,连接杆43的顶端固定连接在限位上板41的底面上,连接杆43的底端固定连接在限位下板42的上端表面,连接杆43的中部穿孔连接在第二连接板31的中部,固定块44的顶端固定在限位下板42的底面上,固定块4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反应釜本体5,反应釜本体5穿孔连接在第二通孔141内部,反应釜本体5的上端穿孔连接在限位下板42和第二连接板31的中部。

现对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原理做如下描述:

该装置在使用时,将反应釜本体5通过固定块44固定在限位下板42上,当反应釜本体5工作结束后,由于反应釜本体5的外侧高温,不能直接接触,因此,通过转动把手312的转动,使得螺纹杆3转动在螺母311内,且带动与其相连的第二连接板31向下移动,使得固定件4随之向下移动,直至反应釜本体5没入水中,冷却后通过转动把手312反方向转动,使得固定件4向上移动,其中螺纹杆3在向上移动时可穿过贯穿孔131,避免第一连接板131干扰螺纹杆3的位移,连接杆43上设置的弹簧起到对固定块44固定的反应釜本体5的缓冲作用,储水箱14通过进水管注入水,通过出水管排水,液位计用以观察储水箱14内的水流液位变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硅油反应釜装置,包括底板(1)和移动轮(1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11)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底面上,所述底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2),所述支撑架(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3),所述第一连接板(13)的上端开设有贯穿孔(131),所述支撑架(12)的内壁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21),所述支撑板(121)的上端开设有第一通孔(2),所述第一通孔(2)的内部穿孔连接有螺纹杆(3),所述螺纹杆(3)的下段穿孔连接有第二连接板(31),所述第二连接板(31)的中部穿孔连接有固定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油反应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储水箱(14),所述储水箱(14)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在支撑架(12)的内壁两侧,所述储水箱(14)的上端开设有第二通孔(1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油反应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2),所述螺纹杆(3)向上移动穿孔连接在贯穿孔(131)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油反应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31)的下段固定连接有螺母(311),所述螺纹杆(3)的下段螺纹连接在螺母(311)内,所述螺纹杆(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3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油反应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4)由限位上板(41)、限位下板(42)、连接杆(43)和固定块(44)组成,所述连接杆(43)的顶端固定连接在限位上板(41)的底面上,所述连接杆(43)的底端固定连接在限位下板(42)的上端表面,所述连接杆(43)的中部穿孔连接在第二连接板(31)的中部,所述固定块(44)的顶端固定在限位下板(42)的底面上,所述固定块(4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反应釜本体(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硅油反应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本体(5)穿孔连接在第二通孔(141)内部,所述反应釜本体(5)的上端穿孔连接在限位下板(42)和第二连接板(31)的中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硅油反应釜装置,包括底板和移动轮,所述移动轮的顶端固定连接在底板的底面上,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端开设有贯穿孔,所述支撑架的内壁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部穿孔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下段穿孔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中部穿孔连接有固定件。通过设置储水箱,使得工作结束后的反应釜可以在螺纹杆的带动下,与固定件一起向下移动,在向下的过程中穿过第二通孔进入储水箱,对反应釜起到物理散热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孔凡振;渠源;李朋涛;齐士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硅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25
技术公布日:2021.05.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