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死角可调式充分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67930发布日期:2021-06-22 15:35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死角可调式充分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死角可调式充分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各种类型的化学反应的反应釜,其搅拌装置都是采用锚式或桨式搅拌器,目前现有的搅拌器结构简单,大多存在搅拌效率低、搅拌强度小容易产生搅拌死角等问题,使过待混合溶液混合不均匀,颗粒易沉积或聚结成大块结疤,以往的平式桨叶搅拌叶在结晶过程中,易导致搅拌效果不好,许多物料附着在罐壁上,罐体底部存在部分残留,使得搅拌不彻底,混合不充分,导致反应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无死角可调式充分搅拌装置,防止物料粘附在筒体内壁和罐底上,提高搅拌效率,最大程度减少搅拌死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无死角可调式充分搅拌装置,它包括中心轴、上搅拌器、中搅拌器和下搅拌器,所述上搅拌器包括上桨叶固定杆、上桨叶和上垫片,所述上桨叶固定杆一端垂直贯穿中心轴,另一端插入上桨叶;所述中搅拌器包括中桨叶固定杆、左桨叶、右桨叶和两个中垫片,所述中桨叶固定杆一端垂直贯穿中心轴,另一端插入左桨叶且端头连接右桨叶,插入的左桨叶贴近中心轴;所述下搅拌器包括轴套以及通过轴套与中心轴连接的第一桨叶固定杆、第二桨叶固定杆和第三桨叶固定杆,所述第一桨叶固定杆、第二桨叶固定杆和第三桨叶固定杆绕中心轴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上桨叶固定杆通过上垫片与螺母固定在中心轴上,所述上桨叶固定杆与上桨叶的中心轴线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中桨叶固定杆通过左右两个中垫片与螺母固定在中心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中桨叶固定杆与右桨叶的底面中心处连接,且中桨叶固定杆与右桨叶连接的端头为倾斜面,倾斜角度可调。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桨叶固定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第一连接轴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桨叶,所述第二桨叶固定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第二连接轴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轴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桨叶,所述第三桨叶固定杆上通过第三连接件连接第三连接轴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轴的另一端连接第三桨叶。

进一步地,每个连接件在桨叶固定杆上的连接位置可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中下三种搅拌器,每种搅拌器均可调整桨叶的倾斜角度,从而可在反应釜体内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不同位置进行搅拌,提高搅拌效果;下搅拌器设置在罐体底部,采用三个绕轴均布的固定杆,固定杆连接桨叶,每个桨叶到轴心的距离依次递减,使得三个桨叶旋转后的覆盖面积达到罐体底面积的70%以上,最大程度避免搅拌死角,防止物料粘附在筒体内壁和罐底上,提高搅拌效率,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搅拌器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搅拌器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桨叶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中搅拌器的正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中搅拌器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中桨叶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搅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下搅拌器的俯视图。

其中:

中心轴8.1、上搅拌器8.2、上桨叶固定杆8.21、上桨叶8.22、上垫片8.23、中搅拌器8.3、中桨叶固定杆8.31、左桨叶8.321、右桨叶8.322、中垫片8.33、下搅拌器8.4、轴套8.41、第一桨叶固定杆8.42、第一连接件8.43、第一连接轴8.44、第一桨叶8.45、第二桨叶固定杆8.46、第二连接件8.47、第二连接轴8.48、第二桨叶8.49、第三桨叶固定杆8.410、第三连接件8.411、第三连接轴8.412、第三桨叶8.4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相关图示作详细说明。应理解,以下具体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态样,其仅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可采用的实施态样。需先说明,本文关于各组件位置关系的表述,如a部件位于b部件上方,其系基于图示中各组件相对位置的表述,并非用以限制各组件的实际位置关系。

实施例1:

参见图1-9,图1绘制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无死角可调式充分搅拌装置,它包括中心轴8.1、上搅拌器8.2、中搅拌器8.3和下搅拌器8.4,所述中心轴8.1顶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连接。

参见图2-4,所述上搅拌器8.2包括上桨叶固定杆8.21、上桨叶8.22和两个上垫片8.23,所述上桨叶固定杆8.21一端垂直贯穿中心轴8.1,通过左右两个上垫片8.23与螺母固定在中心轴8.1上,另一端插入上桨叶8.22,所述上桨叶固定杆8.21与上桨叶8.22的中心轴线重合,由此上桨叶8.22可绕上桨叶固定杆8.21全方位旋转,可任意调整上桨叶8.22的倾斜角度;

参见图5-7,所述中搅拌器8.3包括中桨叶固定杆8.31、左桨叶8.321、右桨叶8.322和两个中垫片8.33,所述中桨叶固定杆8.31一端垂直贯穿中心轴8.1,通过左右两个中垫片8.33与螺母固定在中心轴8.1上,另一端插入左桨叶8.321且端头连接右桨叶8.322,插入的左桨叶8.321贴近中心轴8.1,所述中桨叶固定杆8.31与右桨叶8.322的底面中心处连接,且中桨叶固定杆8.31与右桨叶8.322连接的端头为倾斜面,倾斜角度可调;

参见图8-9,所述下搅拌器8.4包括轴套8.41以及通过轴套8.41与中心轴8.1连接的第一桨叶固定杆8.42、第二桨叶固定杆8.46和第三桨叶固定杆8.410,所述第一桨叶固定杆8.42、第二桨叶固定杆8.46和第三桨叶固定杆8.410绕中心轴8.1均匀分布,所述第一桨叶固定杆8.42、第二桨叶固定杆8.46和第三桨叶固定杆8.410的长度依次递减;

所述第一桨叶固定杆8.42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件8.43和螺钉连接第一连接轴8.44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轴8.44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桨叶8.45,所述第二桨叶固定杆8.46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件8.47和螺钉连接第二连接轴8.48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轴8.48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桨叶8.49,所述第三桨叶固定杆8.410上通过第三连接件8.411和螺钉连接第三连接轴8.412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轴8.412的另一端连接第三桨叶8.413;

每个连接件在桨叶固定杆上的连接位置可调,由此第一桨叶8.45、第二桨叶8.49和第三桨叶8.413随着中心轴8.1的旋转而旋转,其旋转后的覆盖面积达到筒体底面的内壁面积的80%以上。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无死角可调式充分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中心轴、上搅拌器、中搅拌器和下搅拌器,所述上搅拌器包括上桨叶固定杆、上桨叶和上垫片,所述上桨叶固定杆一端垂直贯穿中心轴,另一端插入上桨叶;所述中搅拌器包括中桨叶固定杆、左桨叶、右桨叶和两个中垫片,所述中桨叶固定杆一端垂直贯穿中心轴,另一端插入左桨叶且端头连接右桨叶,插入的左桨叶贴近中心轴;所述下搅拌器包括轴套以及通过轴套与中心轴连接的第一桨叶固定杆、第二桨叶固定杆和第三桨叶固定杆,所述第一桨叶固定杆、第二桨叶固定杆和第三桨叶固定杆绕中心轴均匀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死角可调式充分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桨叶固定杆通过上垫片与螺母固定在中心轴上,所述上桨叶固定杆与上桨叶的中心轴线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死角可调式充分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桨叶固定杆通过左右两个中垫片与螺母固定在中心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死角可调式充分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桨叶固定杆与右桨叶的底面中心处连接,且中桨叶固定杆与右桨叶连接的端头为倾斜面,倾斜角度可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死角可调式充分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桨叶固定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第一连接轴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桨叶,所述第二桨叶固定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第二连接轴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接轴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桨叶,所述第三桨叶固定杆上通过第三连接件连接第三连接轴的一端,所述第三连接轴的另一端连接第三桨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死角可调式充分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连接件在桨叶固定杆上的连接位置可调。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无死角可调式充分搅拌装置,它包括中心轴、上搅拌器、中搅拌器和下搅拌器,所述上搅拌器包括上桨叶固定杆、上桨叶和上垫片,所述上桨叶固定杆一端垂直贯穿中心轴,另一端插入上桨叶;所述中搅拌器包括中桨叶固定杆、左桨叶、右桨叶和两个中垫片,所述中桨叶固定杆一端垂直贯穿中心轴,另一端插入左桨叶且端头连接右桨叶,插入的左桨叶贴近中心轴;所述下搅拌器包括轴套以及通过轴套与中心轴连接的第一桨叶固定杆、第二桨叶固定杆和第三桨叶固定杆。本实用新型采用上中下三种搅拌器,每种搅拌器均可调整桨叶的倾斜角度,从而可在反应釜体内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不同位置进行搅拌,最大程度避免搅拌死角,提高搅拌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陆国民;梅建平;陆静;陆冬海;唐珂楠;倪新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阴丰力生化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17
技术公布日:2021.06.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