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僵菌培养基料加水混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34524发布日期:2021-06-25 16:41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僵菌培养基料加水混料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菌基料混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绿僵菌培养基料加水混料机。



背景技术:

粉末状的绿僵菌培养基料经过多种基料加水混合,灭菌、绿僵菌接种、烘干、粉碎后进行质检、最后入库,在加水混合的工序中,一般采用搅拌筒来进行加水混合,为了保证混合的连接性,在搅拌的过程中不断加入不同比例的基料和水边加边混,容易产生粉尘漂浮,污染工作环境,给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绿僵菌培养基料加水混料机,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搅拌的过程中不断加入不同比例的基料和水边加边混,容易产生粉尘漂浮,污染工作环境,给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隐患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绿僵菌培养基料加水混料机,包括机身、设置在所述机身内的转动轴、固定连接在转动轴底部的搅叶,所述机身设置有脖颈部,机身的顶部连接有进料管和倾斜设置的进水管,机身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上设置有阀门,所述转动轴传动连接有电机,所述搅叶包括均匀固定连接在转动轴上的横杆,所述横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竖向的立杆,所述立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有与机身的底部相贴合的底板,所述底板弧向指向机身的底部中心。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为:使用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通过机身的进料管依次向机身内加入不同比例的基料,基料从机身的脖颈部滑入到机身的底部,转动轴带动搅叶对基料进行混合,在基料混合的过程中,倾斜设置的进水管从机身的顶部向机身内不断加入特定比例的水,水从脖颈部旋涡式进入到机身的底部将上升到脖颈部处的搅动的粉尘带回机身底部,其他搅动的粉尘则由于脖颈部的阻挡而最终落在机身的底部,有效防止了粉尘溢出,降低了工作间的粉尘,减少了对操作人员的损害,搅叶的底板不断翻动机身底部的基料与水混合,使基料混合更加均匀,提高混料的质量。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将机身设置脖颈部,用倾斜设置的进水管使水经过脖颈部时形成旋涡进入机身的底部,其解决了在搅拌的过程中不断加入不同比例的基料和水边加边混,容易产生粉尘漂浮,污染工作环境,给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隐患的技术问题,产生了水从脖颈部旋涡式进入到机身的底部将上升到脖颈部处的搅动的粉尘带回机身底部,其他搅动的粉尘则由于脖颈部的阻挡而最终落在机身的底部,有效防止了粉尘溢出,降低了工作间的粉尘,减少了对操作人员的损害,搅叶的底板不断翻动机身底部的基料与水混合,使基料混合更加均匀,提高混料的质量的技术效果。

作为优选的,所述机身的底部与机身的中部可拆卸连接,机身的连接处设置有外螺纹,机身外螺纹连接有环带。

作为优选的,所述机身的底面由边缘向中心方向向下凸出。

作为优选的,所述转动轴的底部还均匀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横杆相对应的若干水平杆,所述水平杆上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竖向杆。

作为优选的,所述转动轴上还固定连接有下料杆,所述下料杆位于所述脖颈部处。

作为优选的,所述转动轴上还均匀固定连接有扫杆,所述扫杆位于所述脖颈部之上,扫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机身相配合的毛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横向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底板在机身底部位置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1、机身;11、脖颈部;12、进料管;13、进水管;14、出料口;15、阀门;16、环带;2、转动轴;21、水平杆;22、竖向杆;23、下料杆;24、扫杆;25、毛刷;3、搅叶;31、横杆;32、立杆;33、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绿僵菌培养基料加水混料机,包括机身1、设置在所述机身1内的转动轴2、固定连接在转动轴2底部的搅叶3,所述机身1设置有脖颈部11,机身1的顶部连接有进料管12和倾斜设置的进水管13,机身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4,出料口14上设置有阀门15,所述转动轴2传动连接有电机,所述搅叶3包括均匀固定连接在转动轴2上的横杆31,所述横杆31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竖向的立杆32,所述立杆32的末端固定连接有与机身1的底部相贴合的底板33,所述底板33弧向指向机身1的底部中心,具体工作流程是:使用电机带动转动轴2转动,通过机身1的进料管12依次向机身1内加入不同比例的基料,基料从机身1的脖颈部11滑入到机身1的底部,转动轴2带动搅叶3对基料进行混合,在基料混合的过程中,倾斜设置的进水管13从机身1的顶部向机身1内不断加入特定比例的水,水从脖颈部11旋涡式进入到机身1的底部将上升到脖颈部11处的搅动的粉尘带回机身1底部,其他搅动的粉尘则由于脖颈部11的阻挡而最终落在机身1的底部,有效防止了粉尘溢出,降低了工作间的粉尘,减少了对操作人员的损害,搅叶3的底板33不断翻动机身1底部的基料与水混合,使基料混合更加均匀,提高混料的质量,待搅拌混合完成后,打开出料口14的阀门15,混合的基料从出料口14落下而进行下一步灭菌工序加工。

如附图1所示,一种绿僵菌培养基料加水混料机,所述机身1的底部与机身1的中部可拆卸连接,机身1的连接处设置有外螺纹,机身1外螺纹连接有环带16,方使更换变形、用坏的搅叶3。

如附图1所示,一种绿僵菌培养基料加水混料机,所述机身1的底面由边缘向中心方向向下凸出,方便基料与水充分混合而进行搅拌,同时,方便混合后的基料从出料口14落下。

如附图1所示,一种绿僵菌培养基料加水混料机,所述转动轴2的底部还均匀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横杆31相对应的若干水平杆21,所述水平杆21上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竖向杆22,增加搅叶3在对多种基料进行混合时的搅动效果,提高基料混合均匀度。

如附图1所示,一种绿僵菌培养基料加水混料机,所述转动轴2上还固定连接有下料杆23,所述下料杆23位于所述脖颈部11处,跟随转动轴2转动的下料杆23方便将基料导入到机身1的底部,防止基料堵塞在脖颈部11处。

如附图1所示,一种绿僵菌培养基料加水混料机,所述转动轴2上还均匀固定连接有扫杆24,所述扫杆24位于所述脖颈部11之上,扫杆24的末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机身1相配合的毛刷25,毛刷25搅叶3基料,使基料更快地落入到机身1内,加水时方便冲洗机身1,防止浪费。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绿僵菌培养基料加水混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设置在所述机身内的转动轴、固定连接在转动轴底部的搅叶,所述机身设置有脖颈部,机身的顶部连接有进料管和倾斜设置的进水管,机身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上设置有阀门,所述转动轴传动连接有电机,所述搅叶包括均匀固定连接在转动轴上的横杆,所述横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竖向的立杆,所述立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有与机身的底部相贴合的底板,所述底板弧向指向机身的底部中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僵菌培养基料加水混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的底部与机身的中部可拆卸连接,机身的连接处设置有外螺纹,机身外螺纹连接有环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绿僵菌培养基料加水混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的底面由边缘向中心方向向下凸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绿僵菌培养基料加水混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的底部还均匀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横杆相对应的若干水平杆,所述水平杆上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竖向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僵菌培养基料加水混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上还固定连接有下料杆,所述下料杆位于所述脖颈部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僵菌培养基料加水混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上还均匀固定连接有扫杆,所述扫杆位于所述脖颈部之上,扫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机身相配合的毛刷。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绿僵菌培养基料加水混料机,包括机身、转动轴、固定连接在转动轴底部的搅叶,机身设置有脖颈部,机身的顶部连接有进料管和倾斜设置的进水管,机身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上设置有阀门,转动轴传动连接有电机,搅叶包括均匀固定连接在转动轴上的横杆,横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有竖向的立杆,立杆的末端固定连接有与机身的底部相贴合的底板,底板弧向指向机身的底部中心,其解决了容易产生粉尘漂浮,污染工作环境的技术问题,水从脖颈部旋涡式进入到机身的底部将上升到脖颈部处的搅动的粉尘带回机身底部,其他粉尘则由于脖颈部的阻挡而最终落在机身的底部,有效防止了粉尘溢出,降低了工作间的粉尘,减少了对操作人员的损害。

技术研发人员:张卜芬;毛华西;宋启明;毛光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启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30
技术公布日:2021.06.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