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滤机滤板及含该滤板的压滤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82895发布日期:2023-06-08 04:16阅读:20来源:国知局
压滤机滤板及含该滤板的压滤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压滤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压滤机滤板及含该滤板的压滤机。


背景技术:

1、压滤机是用于固液分离的通用机械设备,主要由机架、滤板、滤布、控制系统和液压系统等五部分构成。连续堆叠的滤板在压紧后形成密闭滤室。滤布通常由尼龙等材料织造而成,是压滤初期的主要过滤介质。液压系统主要由一个或多个液压油缸、高压油泵、油箱、管路等组成,为滤板的压紧提供压紧力。

2、在压滤过程中,含水污泥在加压泵作用下注入压滤机的各个滤室,由于压力的作用,液体透过滤布流出,然而固体颗粒被滤布截留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充满滤室形成滤饼。随后进行吹气脱水。在吹气脱水步骤,把压缩空气吹入滤饼进行气水置换,从而带走滤饼中的水分。在卸料步骤,借助压滤机的液压缸使所有滤室分步打开,滤饼借助重力落下,从而完成卸料。

3、由上述工作原理可知,滤板是压滤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转状况的质量对于设备过滤具有很大的影响。但在压滤机工作时,经常会出现漏料的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201643821 u公开了一种密封式滤板,其在滤板四周的密封面上设置燕尾槽,在燕尾槽内安装橡胶条,通过相邻滤板对胶条的挤压实现密封面上的密封。但是,胶条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密封面其他部分的密封程度,在常规1mpa左右的工作压力下,这种方式的密封效果尚可。但是,在高干压榨环境下,其工作压力一般在5mpa以上,在如此高的工作压力下,密封面上配橡胶条的密封性能极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在物料高干压榨要求下,仍有较好密封性能的压滤机滤板。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3、压滤机滤板,包括相邻设置的滤板a和滤板b,滤板a和滤板b在边缘部形成用于密封的挤压密封面,所述挤压密封面包括主密封面和次密封面,主密封面和次密封面不在同一平面上,挤压密封面仅在次密封面形成有密封垫圈。

4、本发明创造的发明构思在于:

5、设置两种密封面实现二级密封。滤板a和滤板b的主密封面之间为其中一级密封,其上不设密封垫圈,从而保证了主密封面之间的平整性,使其在高压作用下产生较好的密封效果。次密封面之间为另一级密封,其上设置密封垫圈,密封垫圈与次密封面共同实现二次密封。主密封面和次密封面不在同一平面上,一是保证了主密封面之间的平整性,二是增加了泥水在缝隙内行进的阻力。在高压作用下,如果泥水透过主密封面,由于主密封面与次密封面之间存在弯折,对压力有较大的阻碍作用,使泥水作用到次密封面上的压力大大降低,整体的密封效果大大提高。

6、作为改进,所述主密封面的面积为次密封面面积的1-2倍,使主密封面的作用突出,以减少次密封面的工作压力。

7、作为改进,所述滤板a和滤板b的挤压密封面呈相互配合的台阶状,次密封面位于主密封面的外围。一般来说,待压榨的物料对密封垫圈会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如果是化工污泥则腐蚀作用更强。本方案这种设置方案减少了泥水与密封垫圈发生接触的概率,有利于保证密封垫圈的作用。

8、作为改进,所述滤板a和滤板b在装配完成后,在主密封面和次密封面之间形成有缓冲空腔。如果部分泥水透过一种密封面,缓冲空腔有利于降低该部分泥水的压力,防止其继续从另一种密封面透出。

9、作为改进,所述缓冲空腔与主密封面垂直设置或平行设置。

10、作为改进,所述次密封面上开设燕尾槽,燕尾槽内嵌入胶条形成密封垫圈。

11、作为改进,所述滤板a和滤板b的次密封面上各设一密封垫圈,从而在次密封面上形成双层密封。

12、作为改进,所述次密封面上的密封垫圈呈片状敷设于次密封面的表面,以尽量扩大密封垫圈密封的效果。

13、作为改进,所述滤板a和滤板b的次密封面呈斜面设置,以方便滤板a和滤板b的配合。

1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压滤机,包括机架和位于机架上的滤板,滤板由若干组滤板a和滤板b配合而成,滤板a和滤板b在边缘部形成用于密封的挤压密封面,挤压密封面包括主密封面和次密封面,主密封面和次密封面不在同一平面上,挤压密封面仅在次密封面形成有密封垫圈。

15、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对滤板结构的改进,增强了滤板的密封效果,使其可适应5-10mpa的高干工作压力的要求。



技术特征:

1.压滤机滤板,包括相邻设置的滤板a(10)和滤板b(20),滤板a(10)和滤板b(20)在边缘部形成用于密封的挤压密封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密封面包括主密封面(31)和次密封面(32),主密封面(31)和次密封面(32)不在同一平面上,挤压密封面仅在次密封面(32)形成有密封垫圈(4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滤机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密封面(31)的面积为次密封面(32)面积的1-2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滤机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板a(10)和滤板b(20)的挤压密封面呈相互配合的台阶状,次密封面(32)位于主密封面(31)的外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滤机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板a(10)和滤板b(20)在装配完成后,在主密封面(31)和次密封面(32)之间形成有缓冲空腔(5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滤机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空腔(50)与主密封面(31)垂直设置或平行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滤机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次密封面(32)上开设燕尾槽,燕尾槽内嵌入胶条形成密封垫圈(4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滤机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板a(10)和滤板b(20)的次密封面(32)上各设一密封垫圈(40),从而在次密封面(32)上形成双层密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滤机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次密封面(32)上的密封垫圈呈片状敷设于次密封面(32)的表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滤机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板a(10)和滤板b(20)的次密封面(32)呈斜面设置。

10.含如权利要求1所述滤板的压滤机,包括机架(70)和位于机架上的滤板,滤板由若干组滤板a(10)和滤板b(20)配合而成,滤板a(10)和滤板b(20)在边缘部形成用于密封的挤压密封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密封面包括主密封面(31)和次密封面(32),主密封面(31)和次密封面(32)不在同一平面上,挤压密封面仅在次密封面(32)形成有密封垫圈(40)。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压滤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滤机滤板及含该滤板的压滤机。该压滤机滤板包括相邻设置的滤板A(10)和滤板B(20),滤板A(10)和滤板B(20)在边缘部形成用于密封的挤压密封面,挤压密封面包括主密封面(31)和次密封面(32),主密封面(31)的面积为次密封面(32)面积的1‑2倍,主密封面(31)和次密封面(32)不在同一平面上,挤压密封面仅在次密封面(32)形成有密封垫圈(40),滤板A(10)和滤板B(20)的挤压密封面呈相互配合的台阶状,次密封面(32)位于主密封面(31)的外围。本发明通过对滤板结构的改进,增强了滤板的密封效果,使其可适应5‑10MPa的高干工作压力的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李森,吴晶晶,金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宜可欧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