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I型洗涤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66654发布日期:2022-04-02 03:34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I型洗涤塔的制作方法
一种新型i型洗涤塔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船用洗涤塔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提高烟气流动性的i型洗涤塔。


背景技术:

2.船用i型洗涤塔具有直径小、船舶安装方便、适用性高,经济性好等特点,是目前船舶废气洗涤塔的主要形式之一。但是,现有i型洗涤塔由于存在系列问题,限制了其在船舶上更大范围的应用。主要存在如下缺点:
3.(1)由于较小的直径,增加了在洗涤塔内布置填料结构的难度,为提高洗涤塔的工作效果,需提高洗涤水的喷淋量,但与此同时却增加了洗涤塔的排水难度。传统的解决方式是在洗涤塔主喷淋层底部布置一个或多个锥帽结构,但锥帽结构存在气体阻力大,布气不均匀等问题,一方面提高了洗涤塔的压损,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洗涤塔的洗涤效率。
4.(2)传统i型塔只是将排烟管简单伸入塔内,烟气在塔体下部的流动均匀性较差,进而需要增加塔体高度,保证有足够高度使气体流动均匀。这样既增加了塔内其体流动阻力,又增加了洗涤塔的建造成本。
5.(3)传统i型塔在底部不设有溢流装置,仅底部设置液位传感器防止积水进入排烟管中,但一旦触发停机保护,势必会影响整个系统的有效运行,增加了船员的维修工作强度以及船舶违约风险。
6.(4)由于传统i型塔洗涤效率的较低,为满足排放需求只能大量增加洗涤水的喷淋量,进而会导致海水泵排量增加,系统能耗加大,影响整个系统的采购和运行成本。
7.(5)传统i型塔冷却喷淋为逆流喷淋,逆流喷淋一方面会增加洗涤水喷淋到锥帽表面甚至进入烟管的风险;另一方面会在底部锥体内外侧形成较大温差,这对底部锥帽结构的材质防腐和结构设计带来挑战。
8.因此需发明一种新型船用i型洗涤塔。通过改进内部结构,在提高内部气流流动性的同时,能够有效防止积水导致的各类运行风险,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9.为解决上述诸多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i型洗涤塔,旨在达到提高洗涤塔内部烟气气流流动性,防止由于积水导致的各类运行风险的目的,其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0.一种新型i型洗涤塔,有i型的洗涤塔本体,塔底部设置有进气口,塔顶部开有出气口,在洗涤塔本体内,自上而下依次是主喷淋层、集水布气两用装置、冷却喷淋层、锥体结构,主喷淋层有多排主喷淋管,多排主喷淋管相互平行,固定在洗涤塔本体内壁上,主喷淋管带有的喷口向下;集水布气两用装置带有上下两层集水层,集水层下方设置有汇流盘,集水层由集水槽组成,上层集水层带有的集水槽与下层集水层带有的集水槽错位设置。集水层对主喷淋层喷淋下来的洗涤水(现有洗涤水一般都采用的是海水)进行收集,并将洗涤水引入汇流盘内。冷却喷淋层是一排冷却喷淋管,冷却喷淋管带有的喷口向上;锥体结构带有全封闭塔型布气结构,布气结构整体呈塔型,布气结构下方焊接有溢流管,溢流管内套设有
排烟管,排烟管向上延伸至布气结构内。烟气通过进气口进入塔内,通过排烟管向洗涤塔上层流动、从出气口飘出。
11.布气结构带有三层布气层,布气层带有圆锥形顶和圆形侧壁,侧壁为多孔板。烟气通过排烟管进入布气结构内,通过多孔板带有的孔飘出。
12.溢流管顶部周向开有溢流口,溢流管还连接有排水管。溢流管起到排出进气口处积水的作用,溢流口与排水管相结合,加快排出进气口处积水的速度。
13.汇流盘连接有排水口,排水口从塔本体的侧壁伸出至塔外。通过排水口将汇流盘内收集到的洗涤水排到塔外。
14.锥体结构罩设在进气口处,排烟管与进气口相接触。烟气通过进气口进入塔内,经由排烟管进入布气结构内,再经布气结构向外飘散,向塔上方流动。
15.溢流管悬空套设在排烟管外,与排烟管通过环形板焊接连接。
16.本发明据有气体流动性好、排水安全等特点,有助于提高洗涤塔的运行效率,减少建造及运行成本,另外,还可有效降低底部锥体材料发生腐蚀的风险,提高洗涤塔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发明i型洗涤塔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发明集水布气两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发明锥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其中:1-锥体结构、2-集水布气两用装置、3-冷却喷淋层、4-主喷淋层、5-排水口、6-进气口、7-出气口、8-溢流管、9-排烟管、10-溢流口、11-布气结构、12-排水管、13-集水层、14-汇流盘。
具体实施方式
21.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i型洗涤塔,有洗涤塔本体,洗涤塔顶部开有出气口7,底部开有进气口6,出气口与进气口是相连通的。在洗涤塔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主喷淋层4、集水布气两用装置2、冷却喷淋层3和锥体结构1。
22.主喷淋层是有4排主喷淋管组成,每排主喷淋管之间相互平行,固定在塔内壁上,主喷淋管带有的喷口向下,主喷淋管向塔内喷淋洗涤水(海水),对进入塔内的烟气进行洗涤,大量的洗涤水下落至集水布气两用装置。
23.如图2所示,集水布气两用装置带有双层集水层13,双层集水层下方设置有圆形汇流盘14,汇流盘内有伸出塔外的排水口5。集水层整体呈圆形,由8个扇形集水槽组成,集水槽将收集到的洗涤水引入汇流盘内,经由排水口排出塔外。集水槽顶点汇集形成集水层的圆心,上层集水层带有的集水槽与下层集水层带有的集水槽错位设置,这种错位结构,使集水层从圆心至外圆留有足够的烟气流动空间,保证烟气流动均匀性,避免烟气在集水布气两用装置的中心形成负压。
24.冷却喷淋层是一排喷口向上设置的冷却喷淋管,冷却喷淋管起到对锥体结构降温的作用,由于其喷口向上,与烟气流动方向一致,在有效改善底部锥体结构内外温差的同时,推动烟气向上流动,降低烟气流动阻力。
25.如图3所示,底部椎体结构带有整体呈塔型的布气结构,布气结构为封闭式,其带有三层布气层,每层布气层带有圆锥形顶和圆形侧壁,侧壁采用多孔板制成。布气结构起到遮挡洗涤水、均匀排烟的作用,避免洗涤水流入排烟管9内。布气结构底部焊接有溢流管8,溢流管内套有排烟管,溢流管悬空套设在排烟管外,与排烟管通过环形板焊接成一体。排烟管底部与进气口相连通,排烟管顶部向上延伸至布气结构11内,进而将通过进气口进入塔内的烟气引入布气结构内,由布气结构侧壁的孔飘出。由于布气结构整体呈塔型,并且带有三层布气层,因此,增加了烟气的布气面积,使烟气在布气结构内流动更均匀,降低了排烟背压。溢流管顶部周向设置有一圈溢流口10,溢流管与排水管一端相连通,排水管12另一端与排水管系相连通。溢流管的作用是防止进气口周围的积水倒灌进排烟管内。通过溢流口与排水管相结合,可以加快进气口周围积水排出速度。
26.i型洗涤塔在使用时,烟气经由进气口进入锥体结构内,经由布气结构侧壁的孔飘出,经过冷却喷淋管的推动向上,由集水布气两用装置的空间穿过,经过洗涤水洗涤后,由出气口飘出。本发明的集水布气两用装置与冷却喷淋管、椎体结构相结合,可有效提高烟气均匀流动性,降低塔内压降200-300pa。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i型洗涤塔,有i型的洗涤塔本体,塔底部设置有进气口(6),塔顶部开有出气口(7),其特征在于:在洗涤塔本体内,自上而下依次是主喷淋层(4)、集水布气两用装置(2)、冷却喷淋层(3)、锥体结构(1),主喷淋层有多排主喷淋管,多排主喷淋管相互平行,固定在洗涤塔本体内壁上,主喷淋管带有的喷口向下;冷却喷淋层是一排冷却喷淋管,冷却喷淋管带有的喷口向上;锥体结构带有全封闭塔型布气结构(11),布气结构下方焊接有溢流管(8),溢流管内套设有排烟管(9),排烟管向上延伸至布气结构内;集水布气两用装置带有上下两层集水层(13),集水层下方设置有汇流盘(14),集水层由集水槽组成,上层集水层带有的集水槽与下层集水层带有的集水槽错位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i型洗涤塔,其特征在于:布气结构带有三层布气层,布气层带有圆锥形顶和圆形侧壁,侧壁为多孔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i型洗涤塔,其特征在于:溢流管顶部周向开有溢流口(10),溢流管还连接有排水管(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i型洗涤塔,其特征在于:汇流盘连接有排水口(5),排水口从塔本体的侧壁伸出至塔外。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i型洗涤塔,其特征在于:锥体结构罩设在进气口处,排烟管与进气口相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i型洗涤塔,其特征在于:溢流管悬空套设在排烟管外,与排烟管通过环形板焊接连接。

技术总结
一种新型I型洗涤塔,有I型洗涤塔,在洗涤塔内,自上而下依次是主喷淋层、集水布气两用装置、冷却喷淋层、锥体结构,主喷淋层由多排主喷淋管组成,主喷淋管带有的喷口向下。冷却喷淋层是一排喷口向上的冷却喷淋管。锥体结构带有全封闭塔型布气结构,布气结构下方焊接有溢流管,溢流管内套设有排烟管,排烟管向上延伸至布气结构内。集水布气两用装置带有上下两层集水层,集水层下方设置有汇流盘,集水层由集水槽组成,上层集水层带有的集水槽与下层集水层带有的集水槽错位设置。本发明据有气体流动性好、排水安全等特点,有助于提高洗涤塔的运行效率,减少建造及运行成本,另外,还可有效降低底部锥体材料发生腐蚀的风险,提高洗涤塔的使用寿命。使用寿命。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孙凯强 贾淑洁 曲盈盈 王丽娟 马俊 吕岩 嵇智勇 张义明 片成荣 方芳 杜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05
技术公布日:2022/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