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渗析复合隔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22310发布日期:2023-02-14 13:18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渗析复合隔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渗析装置,具体是指一种双极膜电渗析装置中的部件。


背景技术:

2.现有电渗析器的隔板,一般均为平面框板型结构。它具有中空框架,框架内空间布设有隔网,框架两端分别均布有较密集的方形或圆形的水通道,一般相邻水通道的中心间距小于50毫米。框架一端的水通道为进水通道,另一端的水通道为出水通道,每端的水通道相间开设有与中间隔网相连接的若干布水流道,且进水通道与对侧的出水通道所开设的布水流道相错。隔板的一面上覆盖有阴离子交换膜,另一面上则覆盖有阳离子交换膜,阴、阳离子交换膜两端上分别开设有与隔板上的各导液孔相对应的洞孔,但该洞孔的孔径均与隔板上的大导液孔相等。由隔板、离子交换膜、反向隔板、离子交换膜
……
依次叠合在一起即组成“膜堆”,其中每对阴阳离子交换膜之间夹着一块隔板为一个“膜对”,“膜对”内空间即为一个淡水室或浓水室,此时隔板与离子交换膜上的对应导液孔、洞孔串叠在一起即构成浓、淡水室的导液管,在膜堆的两端加上正负电极板即组成电渗析器。
3.上述传统电渗析器隔板存在的缺点是:
4.1、在加工中易造成隔板表面变形或不平整,从而影响隔板与离子交换膜之间的密封性而引起浓淡水串漏,特别是浓淡比比较高时;
5.2、在运行时离子交换膜容易陷入各布水流道从而引起串漏,特别是双极膜装置影响更为显著,由于串漏的原因使双极膜的酸或碱的浓度很难提高;
6.3、由于隔板的表面加工时不可能加工地完全平整或弹性不够,容易引起浓液向膜堆外部渗漏,这是现行几乎所有的隔板的通病;
7.4、隔板大都只适合于异相电渗析膜,由于在膜堆夹板的压力比较大时容易使均相膜或双极膜破损,而不适合于均相膜或双极膜。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现有电渗析隔板的结构进行技术改进,从而提供一种布水均匀阻力小、流通量大的一种电渗析隔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它由板框体、板心隔网、导液孔、布水流道构成。导液置于板框体中心与隔板外围;板框材料采用pp弹性材料;板框两表面复合弹性层。
9.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10.一种电渗析复合隔板,它包括板框体、导液孔、板心隔,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个导液孔为圆形导液孔,位于板框体的中心位置;在板框体的外围有3—5个导液孔;板框体内腔布设一张板心隔;在板框体两侧表面附有一层簿膜,簿膜厚度为0.05-0.12mm。当板框体与板心隔厚离相同时,具有更好密封效果。
11.作为优选,上述的板框体两侧表面的簿膜为一层聚己三烯高分子材料的涂层,簿膜厚度为0.1mm为妥。
12.由于电渗析膜堆所形成的组器内部,由于流道狭窄、流速较快,所以对于流道的设计变化导致流体的力学效果是不相同的。从细小的设计空间中,找到更有利于组器液体流动,以及防止漏液等常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采用激光切割法,使pp隔板的加工尺寸更精密、准确、平整,这些设计有效的解决了内部串漏的问题;
15.2、采用总厚为0.5-0.7mm的隔板,其中pp薄板为0.3-0.5mm,两表面聚己三烯高分子材料的涂层0.05-0.12mm。这种隔板的厚度在有效降低格室的电阻;
16.3、采用的板心隔网为厚度与隔板相同、弹性好的pp弹性隔网,焊接温度为85-95℃;
17.4、采用了整体法制备的隔板,无需焊接,从而解决焊接不平整与牢固度不强的缺点;
18.5、本发明的隔板可用在圆柱形电渗析膜组器,实现电渗析组器可耐受较高的操作压力;而矩形结构的电渗析膜组器无法耐受高压;所以本申请中为解决使用存在高压问题,采用矩形结构则无法实现高压情况下的使用;
19.6、水流从面积的中心进水向四周流出,实现流水的均匀分配;
20.由于具有以上优点,该隔板可以适于电渗析的异相膜、均相膜、双极膜。
附图说明
21.图1双极膜电渗析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22.1、导液孔2、板心隔3、板框体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作具体说明:
24.隔板的板框体采用厚度为0.35mm的pp薄板制作;板心隔网采用流道专用的pp弹性隔网,在板面中心与外框圆周上开5个导液孔1,板框体3为圆形。以上形状使用激光切割,得到表面平整、尺寸精确的pp隔板,两表面有簿膜,所用簿膜为聚己三烯高分子材料的涂层处理,压平机压力20吨,厚度各为0.1mm,隔板总厚度为0.7mm,板心网焊接温度为88℃。
25.为了取得更好的导液孔在液体分布时的效果,在膜堆的堆积过程中,由一个中心管串成,在中心管上开设有与隔板相对应的孔道,为防止不同层的隔板间的串液,还可以在中心管上依次放置有密封层,用于阻隔不同层隔板间的液体互串。同时这种设计结构,也可以把膜堆组成的组器把浓水室、淡水室形成不同流道的通路。
26.实施例1
27.用国产均相离子交换膜,直径200mm阴阳膜20对,本设计的隔板40张,大小也为直径200mm。涂层簿膜厚度为0.1mm,隔板总厚度为0.7mm。
28.按两隔室双极膜次序把膜与隔板叠好,电极用钌铱钛电极,2cm厚的有机玻璃为夹板,夹板用不锈钢螺栓加固,螺栓加紧所用的板手扭力为23.0n.m,做成膜堆。
29.测试外漏量为0,内漏量为0,电渗析效率为95%。
30.实施例2
31.用国产均相离子交换膜,直径800mm阴阳膜80对,本设计的隔板160张,大小也为直径800mm。簿膜涂层厚度为0.1mm,隔板总厚度为0.7mm。
32.按2隔室双极膜次序把膜与隔板叠好,电极用钌铱钛电极,3cm厚的pvc板与不锈钢为夹板,夹板用不锈钢螺栓加固,螺栓加紧所用的板手扭力为35n.m,做成膜堆。
33.测试外漏量为0,内漏量为0,电渗析效率为96%。
34.实施例3
35.用国产均相离子交换膜,直径400mm阴阳膜50对,本设计的隔板100张,大小也为直径400mm。涂层厚度为0.2mm,隔板总厚度为0.9mm。
36.按2隔室双极膜次序把膜与隔板叠好,电极用钌铱钛电极,3cm厚的pvc板与不锈钢为夹板,夹板用不锈钢螺栓加固,螺栓加紧所用的板手扭力为40.0n.m,做成膜堆。
37.测试外漏量为0,内漏量为0,电渗析效率为95%。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渗析复合隔板,它包括板框体(3)、导液孔(1)、板心隔(2),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个导液孔(1)为圆形导液孔,位于板框体(3)的中心位置;在板框体(3)的外围有3—5个导液孔(1);板框体(3)内腔布设一张板心隔(2);在板框体(3)两侧表面附有一层簿膜,簿膜厚度为0.05-0.12mm;所述板框体(3)与板心隔(2)的厚度相同;水流从面积的中心进水向四周流出;在膜堆中,由一个中心管,在中心管上开设有与隔板相对应的孔道,在中心管上依次放置有阻隔不同层隔板间的液体的密封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渗析复合隔板,具体是指一种双极膜电渗析装置中的部件。本实用新型包括板框体、导液孔、板心隔,其中至少有一个导液孔为圆形导液孔,位于板框体的中心位置;在板框体的外围有3—5个导液孔;板框体内腔布设一张板心隔;在板框体两侧表面附有一层簿膜,簿膜厚度为0.05-0.12mm。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板心隔网为厚度与隔板相同、弹性好的PP弹性隔网,焊接温度为85-95℃;由于具有以上优点,该隔板可以适于电渗析的异相膜、均相膜、双极膜。膜。膜。


技术研发人员:朱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建德蓝忻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2
技术公布日:2023/2/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